张老二皱了皱眉,他原本想说是不是给了太多彩礼钱,可想想他当初给丈母娘刮走的彩礼钱,啧啧嘴,终究还是没开口。
张国富好笑的瞥了眼二弟,看向张青山,“一辈子就这么一回,别委屈了孩子。娶儿媳妇总比嫁闺女合算。”
那倒也是,娶进来是添丁进口,嫁出去的闺女就是泼出去的水。张青山想想自己家两个女儿真是心疼坏了。
张国庆听了一通,看了一场,暗自摇头笑了笑。有多少能力使多少劲,真要是掏空家底办婚事有必要吗?
虽然他也跟老二一样怀疑这话的真假性,但是要是没有张大伯的老家底,就靠张青山夫妻俩人上工那点收入还真够呛。
两百块啊,要多少个工分,要多少钱?
张国庆特意多瞄了几眼大房那几个堂哥,脸色还行,就是不知道他们家的媳妇心里会怎么想。
“你家喜子也该找对象了吧?”
张国富摇了摇头,“刚工作不着急,孩子想稳定后再找。”
“还是喜子争气。现在他一个月有五六十块工资,他的婚事都不用你发愁。迟点就迟点,这么好的条件不担心找不到好对象。”
“大哥,你可说错了。他啊,是个个儿子都不用愁。小左现在在革委会,小右在部队,他有啥好愁的。”
张国富摆了摆手,“都是自家兄弟,我也就是面上光。”
张老二见话题绕到他老实的亲哥身上,立马笑道:“咱们老张家的下一代算是起来了,来,喝酒。”
这话让粗汉子们乐得举起碗。
出息的可是他们的亲侄子,他们出去也是脸上有光。其他先不说,逢认识他们的人,谁不说他们老张家尽出能人。
第934章 手艺生疏
“小五,今天干吗呢,咋都没看到你们一家子?”
张国庆笑了笑,“能干嘛,带孩子们去附近走走,拜访几位长辈。”
“我们还以为你带儿子上山打猎。平安都这么大了,你不教他?”
张国庆瞥了眼在座兄长们,笑着摇了摇头,“我这几年都没动弹,自己都生疏了,还是算了。”
“可惜了,大哥还想你带咱们哥几个上山。这会农忙队里刚好缺肉,顺便打点存在家里慢慢解馋。”
张国庆就知道事儿来了。张青峰性子直,在自家兄弟面前,他可没什么该、说不该说的话。
一旁张青山看了看张国庆,类似解释道:“三爷爷昨天跟我提了一句,我寻思着下面一个月更忙,有你带队,队里年轻人上山安全也能有保障。”
张国庆笑而不语地摇了摇头,低头喝酒。
一旁张老二瞥了眼这位大堂哥,想解围的心思都荡然无存。真当他家老弟傻的,尽给你们使唤?
想肉吃?呵呵,没小五也没见你们嘴上缺油!
他现在有点明白他家小五为何说手艺生疏了。是得这么干!
张国富笑眯眯地摇了摇头,“你还想咱们小五上山?这还是县里没传开他和娇娇回来消息,他们两口子哪里有时间。”
“哦……”
张国富与张老二相视一看,笑了笑,绕开话题。有些事情值得他们这些人好好寻思,他家小五随他爹,太好说话了。
“人的名,树的影。”
张家村这个生产队多多少少受了周娇与张国庆夫妻俩人的保护。这不止村里人明白,就下乡的知青们也心里有数。
出了二大娘家,周娇拉着儿子们还没走多远,迎面遇上了一群十七八岁的年轻人。
有了北大荒那三天,对于这些知青,周娇感官无疑是好了很多,或许他们其中有人也有小心思,可谁没点私心?
“周,周同志。”
周娇看着眼前有些拘束的年轻人,浅笑着朝他们微微颔首,“你们好。”
见她真如传闻里一样态度随和,大家也褪去紧张,领头的一位女同志笑道:“你们这是回去?”
“是啊,你们这是外出?”
“嘿嘿,我们几个想去河边。”
周娇了然的点点头,语带双关的笑道:“小心点。”
小心点什么大家都心里有数,可没想到她会善意提醒,一时之间让这些年轻人也不急着离开。
“平安,你们要不要一起?”
“我们就不去,哥哥姐姐们不要出了村子,遇上事了喊一声,咱们村口有人会出来帮忙。”
“你们是不是要回京了?”
“还有几天,我爷爷奶奶还是会经常回村。”
离开后,周娇若有所思的看了看三个儿子。她真没想到孩子们居然与这些知青相处挺融洽。
“妈妈。你是不是觉得很奇怪?”
“有点。”
“其实他们很不错。有的干不了重活,也会努力跟上。而且有时间他们会给队里的小孩讲故事。”
“我瞧了,他们对我们三兄弟是比较热情,但对村里的小孩也没多大区别,都是聪明人。聪明人好!”
确实如此,聪明人懂得分寸。
以张家村这边的条件,能来这插队的与北大荒那些年轻人相比,是挺幸福。老队长不是苛刻的人,张青山更是厚道。
52书库推荐浏览: 红烧豆腐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