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的几个问题,足矣让六一和五一哥俩好好反省。周娇无意对儿子说教,孩子们虽小可他们也有自尊心。自己也只能时不时给点提醒,避免他们思想出现偏激,至于他们能从其中体会多少,这得他们自己动脑子了。
而显然她的教育方法更适合早慧的孩子们。
听她这么一说,六一和五一哥俩相视一眼,随后六一垂头丧气地说道:“妈妈,我大意了。”
五一瘪了瘪嘴,懊恼道:“我也忘了何谓因小失大。在老家见过很多穷人家怎么过日子,再瞧二伯他们,还以为尽量节省就是对的。妈妈,以后再遇上这些事情,我一定会多多考虑后果。”
张国庆欣慰地笑了笑,安慰道:“你们还小,现在如此优秀已经很不错,慢慢长大,不着急的。”
听了他的安慰,哥俩到底是少了些懊恼,可心里还是忍不住想了很多很多。比如他们已经九岁了,其实不小了,是不是该再好好努力……比如大哥已经开始军训了,他们是不是也该干点有意义的事情……
周娇原还想多说一句,优越感什么的藏在骨子内就行,随即想到他们如今身处的环境,自己真一味地压抑孩子的天性,未曾就是好办法,再三琢磨也就算了。
孩子们真要成了纨绔子弟,只要有底线,不会无法无天,那就纨绔子弟吧。身为母亲,她惟愿孩子一生平安足矣。
第1014章 老太太的离开
七二年和七三年缓缓过去,周娇毫无意外地升了一个辈份,有已成家的侄子外甥,自然逃不离侄孙的出世。
这两年,她一直不停地往老家随礼,从麦苗结婚之后,陆陆续续的左右哥俩和子武也成家了。
而她一家人也一直没机会再回老家。一来请假更是不便,二来底下已经汹涌四起,周家受到压力可想而知。
这一切更是让周娇不敢轻易离家。
外人戏称周孝正是“常年青”,在调侃他年过五十后还依然年轻外,也有他处于中立一直稳如泰山之意。
可谁能知道为此,私底下她爸和张国庆付出了多大的心血?
——既要暗暗相助无辜战友们,还得应酬数字团。这其中已经不是一言半语都解释的清楚。
自古孤臣最难为,尤其是周孝正的老首长已经日渐年迈,人老了总有一天离开人世的那一刻,哪有什么真正的万岁?
而周家能做得就是与易家、还有其他人家一样静观时局,保持他的立场。可既然已经处于风雨中,又不与某些人同流合污,又何来的稳如泰山一说。
今年又有人大起大落,经过长时间冷板凳的煎熬,这次重新复出主持中口实际工作,可瞧着想纠乱反正还是不易。
七四年的日子可想而知要过得多揪心……
不平静的一年又突发程老太太再次入院。
这次可不是受点感冒那么简单,人老了身体机能越来越减退不说,她最亲密的几位老战友也遭遇意外离世了。
这接二连三的打击一下子摧垮了程老太太。她就不明白他们这些老同志风里雨里几十年,战火中走南闯北数十载,从未有什么让他们倒下,为何到了如今年迈古稀,毫无反击能力时,却遭遇不白之冤,不明不白地走了。
这位老人就是到了这一步,这番心里话也没对外露出一点口风,她还是不想让下一代卷入风波。
反而她用了冠冕堂皇的理由。用老太太的话来说,她该办的事情都完成了,是时候要走完这一生了。
病房内周娇泪流满面,哽咽道:“谁说的?平安他们还没娶亲,我还什么都不懂。姨奶奶,你不能这么说,我姨老爷听了该多伤心。”
老太太握着她一只手,伸出另一只手擦去她脸上的泪水,轻笑道:“傻孩子,人总有走的一天,我比你奶奶来已经活了够久……”
“不准说,我不听。”周娇拼命甩头,强忍着眼泪,反手紧抓着她的手,“姨奶奶,你听话啊,一定不能这么想,好日子都在后头呢。你陪我们活个一百岁,我还想带你瞧瞧重振后的顾家。”
老太太失笑地拍了拍她,“好好,我活出人瑞,这下总行了吧。”
不管老人家此话是不是出自真心,可四九城已经不能让她静心休养。唯有远离,多出去走动走动,好疏散内心郁气。
这一晚,被周娇耍赖着逼着吃下一碗粥的程老太太入眠后,程家留京的人和周家齐聚一堂,反复考虑后最终还是程老打算等老伴身体恢复一些力气,他们老俩口就出门四处探亲访友。
“年轻时,她就十分向往四处走走,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这次我们也总算可以如愿以偿。”
程老看着担忧的晚辈们,微笑着说着宽解人的话,“这次我们先去老二那走走,顺便去看望老朋友,之后再去老大那待段时间,我也想孩子们了。”
程如珠闻言说道:“我刚好也想出去走走。”
程老瞪了她一眼,“你现在可走不了,上有老下有小,走什么走?先将家里照顾好,等退休了让从文陪你随便去哪都行。”
“可你跟我妈出门身边没人怎么行?”
“谁说没人了?阿姨和卫兵不是人啊?好了,就这么决定,你们在单位好好工作,我们走一圈还会回来过年。”
52书库推荐浏览: 红烧豆腐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