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这样的至高至上的崇拜力量,才能军民一心,才能只要给他们一点动力,他们发挥出最大的热情。
而围绕着新组建的指挥部,四面八方通往五一广场这个方向的一条条公路上,也烟尘弥漫、马达轰鸣,人民解放军十万救灾部队,正日夜兼程,一刻不停歇地向地震灾区飞速开进。
摇晃着鞭状天线的电台车,不时向前线指挥部发出联络信号;飘飞着红十字旗的卫生车上,各医疗队正紧急部署抢救工作。
无数辆满载士兵的解放牌卡车,此起彼落地鸣响急促的汽笛声音,在泥洼不平的公路上连成了一条条长龙。
此时面临着的就是一场战争,一场山崩地裂的战争,一场尸横遍野的战争,一场人类与自然界的战争。
任何一个当时参加过抗震救灾的军人,至今都没有忘记“七·二八”那一天的强烈感受:一支支救灾队伍仿佛是如与时间赛跑,正以最快的速度向被摧毁的城市开进。前方道路断了直接徒步,一切行动如此仓促……
他们更忘不了震后的黑色的雨。如历史上许多大震之后的情形一样,会有无休无止的暴雨。
上午10点,又下起了雨……
震后的黑色的雨,瓢泼般地倾向各个废墟,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腾山的废墟中开始一片一片地渗出殷红色的液体。
它越渗越多、越积越浓,像一道道细细的殷红色的泉水,从裂缝中淌出来,从灰白的墙壁碎土中渗出来。
这是从蒙难者尚未清理的尸体中流出的血水。
淡红色的血水缓缓地流着,在低处聚合成一条条红色的小河,在黑褐色的废墟上留下了一道道离逝了的生命的轨迹。
所有经历过“七·二八”震灾的救援军人们,都很难忘记那暴雨中这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惨景,尤其是那些沿着这一道道红色的轨迹,被拯救出来所幸存的人员们,他们此生此世更是难以忘却这场噩梦。
到了28日下午,来自全国各地的二百多个医疗队,一万多名医护人员,在这座夷为平地的废墟上迅速撒开。
空旷的地方立即插上了一面面红十字旗和一块块木牌。解放军总医院在此、空军总院在此、海军总院在此……
可还不够……
几乎每五个幸存的腾山人中就有一个重伤员!
伤员得向外转送!
大量的伤员通过指挥部一道道的命令往外输送。
而这一晚,解放军总医院的外科医生也在机场已经搭起的三个手术台,开始了最艰难的手术。
这是震后最早的重危患者手术。
——无法移动的伤员,生命垂危的伤员。
他们需要大量的清创缝合,大量的截肢,甚至还有开颅……
还有其他医疗队就近搭在泥土地上的芦席棚,几乎是踩在血泊中抢救伤员,一位军医他的解放鞋被鲜血染红浸透,可他顾不上这点细微处。
一双发红的眼睛已经告诉世人,他已经整整不停歇地站在手术台连续忙碌了十几个小时……
那么多生命垂危的伤员,明知抢救无望,大家也往手术台上抬,有时做两个小时的手术,仅仅就是为了延长伤员一个小时的生命。
第1031章 告急、告急
多少名死者就是这样死去的。
可是,人类有更顽强的渴生的本能,仍在奇迹般地为生命而坚持着、奋斗着。
这些奇迹,不仅仅是生命史的奇迹,而且是人类精神史的奇迹。
腾山大地震,以它震惊人寰的毁灭性的考验,留下了绝望,也带来了希望。
这批渴生者,他们无疑是人类的骄傲。
人类在未曾经历灭顶灾难之前,很难想到生存对于生命的涵义,也很少意识到生存本身需要怎样的坚韧与顽强。
常常,生命的消失不仅仅在于外在的灾难,而更在于绝望。
而十万多汇集的军绿色给了这些人希望!
更有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力量给予了这些陷入绝望的人们带去了对好好活下去的渴望。
救援工作有条不紊地一切进行着……
面对一大片废墟,淋着雨,从倒塌的板楼下、从塌陷的煤矿下,一条条生命奇迹般的被拯救出来。
拯救工作有效进行着,可一直连续几天未闭上眼睛的张国庆告诉自己还不能休息,他的工作还刚开始。
他无比明白人类首先面对的是死亡,是伤痛。
然而,当死亡的危险刚刚过去,当滴血的伤口刚刚包上,他们面对的便是饥渴,便是发泄。
会有人突然意识到自己正chi身luo体,会有人突然感到喉咙在冒烟,肠胃在痉挛。
倾塌的商店,在大地震颤时抛出了零星的罐头、衣物,有人拾回了它们,这会使人们意识到,在废墟下有着那么多维持生命急需的物品。
人性的丑恶就会在犹疑不决地走向那些废墟:埋着糕点的食品店,压着衣服的百货店,堆着被褥的旅馆……
他们起初也许只是为了生存,为了救急。
可是当人们的手向着本不属于自己的财产伸去的时候,有一些人心中潜埋着的某种欲望就会开始释放。
那未来很快会进入了一种空前未有的罪恶状态。
52书库推荐浏览: 红烧豆腐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