缰省真是大啊。
有时跑几百公里都看不到人,因而路上吃喝就成了问题。所以,好不容易看到牧民的帐篷或农舍,大家就迫不及待的停下车钻进去了。
只要先给里面的人递上香烟,然后用半不拉子的维族语问候一声你们好!
哪怕他们很是抗拒外来人,这时帐篷或农舍的女主人都会端上奶茶和馕招待大家。
这些可不就是淳朴热情的农牧民们?
刚来缰省,听着大喇叭广播内全是听不懂的维语,满眼都是穿着五颜六色戴着头巾的少数民族妇女们。
周娇还是有些不敢脱离大部队,试探了几次,实在没什么问题后,等闻到处处的瓜果飘香,正宗的羊肉食品,她胆儿就肥了。
可惜的是,在省城待了没几天大家就开始出发各处的荒山野外。
不过地处农村也有农村的好处。
与野地里、农田里干活的农民一交流,她更喜欢跟着大家跑野外跑。
真是长见识了!
当地农民在田间的午饭一般都是羊肉面条,加一些洋葱,因为如此一来,在野外做面条比较方便。
他们少吃、甚至不吃蔬菜,说那都是草,是给牲口们吃的东西。当然水果像特产的西瓜、哈密瓜、苹果、葡萄,他们还是吃的。
一地一风俗。
等周娇见识到当地农民们养鸡,但是他们都不怎么吃鸡和鸡蛋时,已经不奇怪,主菜是羊肉么!
靠在无害的笑容,早已熟练的维语,周娇倒是借机收集了不少物资。
要不是有当地汉族的老同志私底下提了几点让同志们注意安全,周娇都怀疑这还是不是传说中被夸大的缰省。
不过连老同志都说这两年撤销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改成纯农场,兵团战斗力和内在素质已经大大不如以前,有些地方也开始比较乱……
这话,周娇是相信的,内心还是多加了提防。
林子大了什么鸟多有,更别说这地广人少的自治区。真一旦出事,还真的谁都救不了你。
当然,老同志也真没夸大,虽然这样的现状如今比较少,但是随着她待的时间越久,经过的地方越多。
她也发现了一点,真想56个民族一家亲,这条路还有得熬。
当地人之所以抗拒外来人,除了历史原因,还跟他们的民族意识有关,这些思想已经融入到血液里,代代相传。
但这不能就说是他们错了。
谁没有地盘意识?
“周同志,我们都结束了,去不去饭店?”
“去,怎么不去!”
以后再想吃到正宗的当地美食,是不可能了,还是趁着有机会多吃点。
唉……不想了!
这些社会稳定问题不适合她这样贪生怕死的小人物多于考虑。她还是安安静静地当个小女人得了。
“吃了饭,接着去供销社买点东西寄回去如何?”
“行啊,我没问题。”
“出来一趟不容易,我跟你们去。”
听着男女同事们的交谈声,周娇失笑地点了点头,投了赞同一票。
等包裹到时,她也该到家了!
第1140章 出差回京1
周娇再次踏上京城已是盛夏,正午时分从车厢内出来异常闷热,汗水一冒出衣服粘声湿哒哒。
不由人不心烦。
不似正午能熔化石头般酷热的西北,只要待在室内或树荫下就会有凉爽的感觉,汗水也蒸发的快。
怎么办呢?
周娇貌似觉得自己还是喜欢“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胡路吃西瓜”的西北。
堪称黄金季节的七八月。
正是瓜果丰盛时,再每餐换着拉条子,抓饭、大盘鸡,烤羊肉串,对于美食爱好者的她来说无疑是遗憾的。
还有……
“你不跟我们出站?”
一位年约四十的中年妇女,此时身上背着、挂着,双手还提满包裹行李的女同事用胳膊肘拐了她一下。
周娇笑了笑,无奈自己双手也提着行李,只好用下巴示意外面,“我还得去找熟人拉东西。”
对方恍然大悟。是呢,这位败家的傻同志往车站拉了两辆装满大麻袋的驴车,东西是一点也没比他们少。
“那我们先走了。”
几位男同事相视看了看,往女同志们微微颔首,先打包小包地往外挪。不是男女有别,家人应该也在外面等候多时。
与他们六七个人不同,周娇这次没通知家里接人,主要东西太多,没一辆大卡车拉不回去。
两辆装满大麻袋的驴车?
开玩笑!
连她儿子都知道打战也不忘带石头回家,被她老子戏称钱串子的周娇如何会放过大名鼎鼎的和田玉?
虽然托耿大志的福,那一年分了不少,可一个馕能换两块石头的机会都放弃了会遭雷劈的。
周娇往车站办公室方向慢慢一过去,途中看到一位工作人员,她立即打招呼:“同志,麻烦你通知一下耿大志站长,就是他妹子来了。”
“好的,我帮你提。”
“不用不用,你帮我喊一下他就行。”周娇想想,大志这家伙不会以为谁纠缠他吧?她又补充一句,“我姓周,是他表妹。”
52书库推荐浏览: 红烧豆腐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