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强看着他爹为难的样子,真替他爹担心,连忙笑道,“大伯,你别急。我爹哪会不乐意。他是担心今儿小五去省城这几天回不来。
娇娇干爸非拉着两口子去省城住几天。你看现在他们一家三口全在县城,也不知道接下来还有什么安排。我爹是担心耽误村里的事情,不好答应。你放心,等会咱家有人去县城一看到小五就告诉他。”
“娇娇还有什么干爸?我怎么不知道?”
张国强暗暗吐槽,你不知道的事情多着呢。看他大伯父盯着他,没法,他只好解释了赵传光和周孝正的关系。
张大伯听完,果断地决定,让张国庆忙自己的。还找了借口安慰自己,没了小五,村里难道就没人上山了吗?
张爹父子三人听了哈哈大笑。
张爹说起了老二国强过几天上班的事后,没等张大伯反应过来。他就转话题打听张大妮的情况。
张爹三兄弟,张大妮和张大伯关系最好,有事也喜欢找老大商量。平时张大伯是副队长,常和各村队长有来往,要是遇上那边有亲戚的人家,他也会上门打听。多多少少早知道点张大妮的情况。
张大伯摇摇头,“上个月听人说他们两口子还和往年一样。两口子身体还好。我听了也就没问别的。只要大妮和妹夫好好的,咱们张家人也管不到他家的事。那几个外甥的良心全喂狗了,说是管不着自家媳妇不听话。我看就是他们不孝。
婆娘不听话,往死里揍,还不服就休了,看会不会孝顺?本来我想过去,可你大嫂说那几个孩子记恨着咱们。只要大妮没事,别凑过去,免得惹人厌。我想想是这个理。咋地?你想过去看看?”
张爹递给他烟斗,“我是有这个打算。大妮早年的家底估计没了,想过去给点钱。咱们当兄弟的都不过去,怕没人撑腰,她吃亏。
这两年除了小五成亲,她都没回来。这次平安洗三礼她都是托人过来,刚好借着回礼过去看看。”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原以为她嫁的人口少,是非少,可谁知道败在自家孩子手上。就这么个姐妹,我只想把她拖回家,省得她替他们刘家做牛做马。”
张大伯他心想周家这事闹得这么大,按理大妮听到风声,早就赶过来。可不知怎么的,这次迟迟没来。他和张爹商量等孩子满月后再看情况,那时没来再去。
第241章
县城院子,天还没透亮,张国庆就起床,沿着街道慢跑。
途中看到不少老年人在副食品店前排队,他和几位相熟的老人家打了招呼,这么一圈跑下来。看着沿路的店面和行人,听着大家谈论声,大致上了解些如今县城生活水平和大伙的生活习惯。
等天透亮看到一些人家开院子,里面传出大人的谈话声,孩子的嚷嚷声,他才带着早点慢慢往回跑。
张国庆还没跑到门口,左右两边的邻居男主人刚好全都出门。此刻看着他跑过来,他们都热情地打着招呼。
他赶紧停下,边等他们上前暗暗观察,边笑呵呵地的喊着两位中年男人叔叔。向他们问好。
左边院子的王大胜已经和张国庆打过交道,这会他先乐呵呵地指着另外一个男人介绍,“这么早就跑步,小伙子真够精神的。
小五,这是你右边院子的陈叔叔。你陈叔在粮食局上班,他媳妇在供销社,有啥要买的你找你陈叔。老陈,这孩子就是张国庆,小名小五。”
老陈点点头,笑道:“大名鼎鼎的张国庆谁不认识。呵呵,你小子看到,我该认出来了。”说完,朝他挤挤眼。
笑着对王大胜解释道:“前几天我在前面饭店吃饭就见过他。听我媳妇说隔壁新搬进来一户人家,小伙子叫张国庆,长得很精神,带着小妻子和刚出生的儿子。我一听就想起来,可能是同一个人。”
张国庆早就知道这片住户家底都不错。可看到这俩人还是微微吃了一惊。先别提肉联厂的王大胜,就说眼前的老陈——身材矮矮壮壮,面色红润。一点也没有时下大众的面黄肌瘦,俩人衣服也没打半块补丁,再看料子也不错。
果然什么时代都有贫富差异。
听完,张国庆立即笑道:“陈叔,这是缘分。谁想到咱们再见面就是老邻居了。以后你和王叔可得多多关照我这小辈。你们这是打算去哪?”
老陈听了张国庆的话,更是笑得开心,往前指了指,笑道:“老王干什么我是不知道,我是去买早点。”
王大胜手搭在老陈肩膀上,拖着他往前说道:“走,刚好我也买早点。小五快进去,小心早点冷了。往后有事找帮手记得在院子里喊一声。”
张国庆笑呵呵地点头,等他们离开不见背影才往家里进去。
张国庆站在院子里见卧室里没动静,提着包子回了厨房,放在锅里温着。他估计昨晚睡迟了,周娇一定没醒。
回了卧室,果然见周娇俩母子睡得正香,一点也没察觉他进来。他无声笑笑,放轻脚步,收拾好屋子,端着一家人换洗衣服和儿子的尿布回了院子水井边。
洗好衣物、收拾干净院子后,张国庆看看时间还早,回了书房拿起一本书,靠在那开始翻阅。时不时抬头往里屋看看。
周娇一觉睡醒,见孩子还没醒,急忙上完厕所出来,朝闻声进来的张国庆笑笑,跑去洗漱。洗漱好后,张国庆已经端上俩人早餐,还为她准备了份燕窝粥。
52书库推荐浏览: 红烧豆腐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