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娇一明白过来,立即把平安塞给张母。来不及说句话,拉着还在哭个不停的大婶往外跑,边喊着,“先带我去看孩子。你怎么不把孩子带进来?瞎客气什么?快点,别哭了。没事的。我有药。不行咱们送医院。”
跑到门外,就看到牛车上一个小媳妇紧紧抱着孩子,眼巴巴地盼着。
周娇急忙上前摸摸孩子的额头,探探他的呼吸,一只手搭着脉搏,数着心率。用另一只手解开孩子领口,看了前后没什么红疹,顿时松了口气。
“没事。没其他毛病。孩子好好的。先把孩子抱进来,我给他喝药退烧,过半个小时还没退烧,我带你们去省城。”
说完,周娇跑回卧室,拿出家里常备的药,想了想,又端出十斤一坛子的高粱烧关上房门。
来到外间,看到张母抱着平安,远远地站在外面。她连忙指了指正房的位置,见她婆婆,会意心里一松。
等对方抱着孩子进来,周娇接过手直接放在炕上,解开还是外套,盖上被子。灌进磨成粉的药物后,立即拿着一个木盘,倒酒进入,用毛巾一直擦着颈部、腘窝、腋下、肘窝、大腿根等处。时不时摸摸额头,过了几分钟后,看孩子神情终于舒缓,周娇微微笑了笑。接着用酒一直擦,不停的擦。
“好了,退烧了。真退烧了。孩子有救了。”大婶激动地只喊。
周娇理解她的心情——孩子是男孩子,看她媳妇年龄,这应该是第一个男孙。要不是实在没办法,他们绝对不会上门。就看对方到了如此地步还记得礼数,不带孩子进门。这家人为人不错。
“大婶,没事。你应该没找到周大夫,要是他在就不会没办法。孩子好好的。你别担心。你在边上看着他,我给他喂点水。”
周娇赶紧拿出白糖加盐调成一壶热开水,端到孩子身边。等稍微冷了,开始让孩子喝进去。
这孩子喝了一口就睁开眼,急忙忙的要再喝。
房内房外站着的人,看到孩子清醒过来,都替他们高兴。醒了就好,醒了要水喝,这孩子就没事了。
周娇等他喝得差不多了,见他开始出汗,赶紧用棉被捂住他。
“小狗子真乖。我们等汗出来就好了,先让汗流出来好不好?小狗子要是乖乖听话,就奖励你奶糖,给你好多奶糖,好不好?”
看孩子恢复精神,奶声奶气地说好。周娇摸了摸他的头发,湿润润的。汗真出来了。出来就好。
孩子他娘到现在才放下心,顿时软到在地上。脸上地一直笑着流眼泪,被她男人拉起来后,夫妻俩人相互撑着盯着孩子。
周娇安慰了几句孩子她娘,让她回去拿孩子衣服——等汗出了就要换衣服。
“不用了。出汗就好了。我带回去。不能再麻烦你了。”对方满脸感激的说完,求助地看着她婆婆。
周娇不等她们做决定,立即说道,“还不能回去。等下午三四点看孩子还会不会发高烧?没什么可麻烦的,孩子比什么都重要。你赶紧带衣服过来,我给他换了吃点东西,让他好好睡一觉,养养精神。”
大婶听完也没反对,她现在就相信周娇,“去吧。人情欠大发了,不在乎多点。回去小心点。你们小两口一起回去。”
不一会,黄翠兰端着木盘进来,里面盛着一碗白米粥。她笑眯眯地安慰着大婶:“我婆婆说她养了这么多孩子好好的,让你放心。
孩子喝了白米粥什么都没事。马上就好。她现在带着小孙子不好过来,让你安心呆在家里,等孩子好了再回去。别孩子没好急忙忙的回去,让孩子受罪。”
大婶从见到白米粥就开始抹眼泪,等她一说完,感激的说道:“你婆婆还是和当年一样热心肠,我欠你婆婆都还不清。现在我孙子这条小命都是你们家救的,替我好好谢谢你婆婆。”
周娇喂好孩子,看他眼睛盯着桌子上糖,低声对他说,“你乖乖的不生病。等会喝完苦苦的药。这些全给你。谁来也不给。好不好?”
听着孩子奶声奶气要求现在就能喝药,看着他眼里的渴望,周娇直接把糖端到他前面,藏在他身后。
看他笑得眼睛都看不见,惹得她跟着笑,真是可爱机灵的小家伙。
等孩子换好衣服,看着他笑着睡着。所有人都松了口气。
张国庆一回来就听到事情经过,担忧地看了看孩子,见没事了。想了想,他立即骑着自行车跑去找周大夫。
没专业人士看过,他担心孩子还有什么不好,再加上这孩子在他房间呆过,大人不怕传染,可他还有儿子呢?
下午三点多,张国庆带着周大夫回来。
孩子已经恢复正常,活蹦乱跳。张国庆看得暗暗吃惊。这到底是孩子身体素质好?还是县城医生医术不行?
周大夫检查了一下孩子,听了周娇说的处理办法,连连点头,看着周娇拿出的药丸高兴的说道:“我估计还是这药丸加烧酒起作用。好了,可以抱着孩子回家了。要是担心,带片药要回去。晚上要是再发烧直接给他吃了。
没事了。哈哈……这往后家里备些常用药。这是经验。烫伤药、止血药、止腹泻、治感冒的,都得备些放家里。你看你们要是家里早有退烧药。等孩子发烧了早点给他吃了。都不用去县城。”
52书库推荐浏览: 红烧豆腐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