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爹倒是心里有数,估计是他们村里前三四个月放开肚子霍霍了。不过,他不想说出口。他老儿子更祸害口粮,他们老两口子永远是白米饭多,地瓜基本都看不到,更别说早上还有面条。他说出去都没人相信。
张爹笑道:“反正现在也没什么活。你们就当提早猫冬,在当老儿子家享福了。”
黄父苦笑着摇摇头,“我家老二孩子多,负担大,就那么点口粮。不怕你们笑话,要是有办法我也不来城里。”
“没事。眼前一关过了,明年有了收成就好。刚好咱们哥几个还可以作伴。你要待烦了,我带你去找一些老头子们唠嗑。”张爹只能安慰他。他也没好意思提对方还有大儿子,戳人伤疤不厚道。
张母见炕桌上空荡荡。她还真不习惯,“老大家的,快给你爹娘拿点口吃的。家里还有吧?”
“不用,亲家留着给孩子们吃。饿了不跟你们客气。”
黄翠兰为难地看了看婆婆。
她家还真没,全被喜子锁上了。那孩子鬼精得很,他小叔一给东西就生怕被哥哥姐姐抢了似的。什么东西都紧紧抓住手上,那么多东西情愿给石头都不愿意给她侄子侄女。难怪人说外甥狗吃了走。孩子们都忘了早些年待在黄家,吃了多少东西。
黄父赶紧站起身,“你们要是忙着烧东西,我就真走了。”
张爹拉着他,笑道:“好好。不提吃的。咱们好好聊聊。”
那边张母也笑道:“我还想问问你们我娘家那边咋样,急啥。”
黄母倒是知道,“我来城里之前,还看到你嫂子回娘家。她还问起你,让你们有空回娘家看看,说他们都挺好,让你放心。”
张母闻言大喜。这段时间太忙了,她可很久没回去了,“我打算没说回娘家干啥吗?她那人太硬气了,问她都是很好。不会家里出事了吧?”
黄母回忆当时的情景,摇摇头,“不会,一脸喜气。当时胳膊肘还挂着竹篮回家,我看挺重。她刚好歇口气,我出来遇上。”
张爹笑道:“你要是不放心让孩子们去看看。”
张母摇摇头。没事就行,干嘛还要孩子们来回受累。
第386章 冤家宜结不宜解
两家亲家聊了许久,眼看要做晚饭。
黄父刚站起身要告辞,就听到外面张国庆的声音。
他朝张爹笑道,“你老儿子追来了。”
“爹娘,你们怎么不等我回来?哎哟,稀客。黄大爷,大娘可是好久没见过你们了。这次过来待我嫂子这多玩两天。刚好我爹娘跟我回去。”
黄父看着一脸笑呵呵的张国庆,“可别。我住你黄二哥家。你爹娘跟不跟你回去,就看你办事了。”
黄翠兰在一旁说道:“小五让爹娘在家住吧。你大哥想爹娘了。”
她一说完,大家哄然大笑。
张国庆摇头笑道:“我大哥跟二哥一样。这么大了还想爹娘,都七老八十了,还跟奶娃娃一样。”
“你怎么过来了,这么早下班?”
张国庆来到他娘身边坐下,随手将手上一个包裹放在脚下,“我估计你跟爹会溜走,回家一看,娇娇说你们早走了,如今也没车,她也不知道你们到了没。我就过来看看。娘,算了,我不拉你跟爹回去,不过过个一两天你们可要回家看看。”
张母笑着点点头。她知道老儿子怕他们饿着。
黄父朝老伴使眼色让她走。见她一脸不情愿,他赶紧朝张爹说道:“亲家,我们先走。明天上我老二家坐坐。”
“这么早回去干吗?吃了再走。”
“不了。小五有空记得去你黄二哥那坐坐。”
张国庆站起身,送他们出了房门,“一定一定。黄大爷没事多过来走动,刚好我爹娘在这边没熟人。”
看着张爹他们一群人出了院子。张国庆赶紧提起东西,拉张母进东屋。
张母来不及问出了什么事。
张国庆已经解开包裹,从里面拿出糕点、饼干、藕粉塞进炕琴抽屉里,余留一半放在木箱内。这样就是补贴给喜子三兄弟,也不怕老两口没得吃。
最后将包裹里的花生、松子、板栗等下酒菜全部放进衣柜内,余下包裹里的炸鱼干、肉条那些熟食,让他傻眼了——还真没地方放了。
张母低声骂道:“你这败家儿子,全拿过来,你们吃什么?快带回去。我们想吃了就回去。”
“嘘……”张国庆低声说道:“你老儿子像傻子啊?放心吃,吃完了,你老儿子再给你找。你藏起来咱们自家人吃,别给黄家。”
想想,他又不放心地说,“别抠我爹啊。没了跟我说。咱们家地窖还有,你老儿子还可以上山。”
张爹进来就看到老伴和老儿子鬼头鬼脑嘀咕,闻闻香味,伸出手。
张国庆递给他,“这没法藏先吃。这里酒还有吧?你没事让大哥陪你喝,喝完了我们还有。爹,你和娘在这闷就回家。西屋炕都一直烧着暖呼呼,半夜回家也不怕。谁给你气受了,你千万别忍。”
张爹笑着白了他一眼,“我又不是平安。你可真啰嗦,比你娘还啰嗦。”
52书库推荐浏览: 红烧豆腐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