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五十年代有空间_红烧豆腐干【完结】(557)

阅读记录

  “干嘛小五?”

  “娘,别推来推去。你没看娇娇都吓走了。这新钞是她去银行换给你包压岁钱。那两个红包图个吉利,没多少钱,你跟爹收着。”

  张爹伸手拿起一扎钱,笑眯眯地递给老伴,“拿着,这个给孩子们发压岁钱还挺稀罕。你正月回娘家用这个发。”

  张老二开着玩笑,“娘,你去大舅家,看谁顺眼就多给点,没了再向小五他们要。小五,你们怎么想到去换新钱也不通知我?”

  张国庆笑笑也没回答。周娇也不是特意去换新钞,不过是恰巧收到京城那些亲戚们的压岁钱,去邮局取钱想起。

  这话他也不好说。他儿子的压岁钱还有更多在他老丈人那,要不是怕树大招风,估计会吓倒县城邮局里的人。

  张国庆转移了话题,问起今晚自家人去村里带什么礼物过去。要不然这么多人过去还真不好看。

  张母听了呵呵直笑。她可是早早就准备好口粮交到村里,这傻孩子更忘记了自家可是捐了老母猪和不少鸡。

  吃晚饭钟声提前响起,张爹领着一大家子来到食堂。

  此时食堂异常热闹,如同往年举行祭祖大礼。

  几十张桌子挨挤在一起,每张桌上摆放四大件,肘子蹄子大杂烩、红烧鲤鱼、排骨炖萝卜、母鸡蘑菇汤、猪肉酸菜炖粉条、地三鲜。

  难得的丰盛年夜饭,让人忘记了忧愁,男女老少高兴的眉开眼笑。哪怕排骨炖萝卜里面都是萝卜,哪怕母鸡炖蘑菇里面只有一两块肉,哪怕红烧鲤鱼为了喻意不能开动,可依然阻止不了大家过大年的喜悦。

  村里唯一存留的一坛子酒孝敬了上桌的长辈们。爱闹的年轻人倒上热水当酒,苦中作乐。

  厨房里干活的大娘大婶们抬着几个木盘出来,里面是主食窝窝头和玉米饼。大人五个窝窝头,两个玉米饼;孩子两个窝窝头,两个玉米饼。幸好玉米粥晚上管饱,总算有点过年的喜气。

  最高兴的还是孩子们额外多了一个馒头两个粘豆包。

  一时之间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大喊大叫,生怕错过。那着急的模样,引得周围人们哈哈大笑。

  真要让周娇说,这还不如以前的杀猪菜实在。可大家图的就是高兴,图的就是团圆,图的就是过大年的乐趣。

  张家村年前的一场围猎有个好处,比起别的地方,靠山的人家不会太缺油水。因此这会大家尽量的将桌上可数得着的肉块、骨头全夹给孩子们吃。

  大人们谁也不愿意伸手进去。就连村里一些极品,这天也不会冒天下之大不韪,引得大家反感。

  这天是孩子们的节日,是千百年来长辈们守着儿孙的团圆日。

  家有长辈,省下一口肉,乐哈哈地看着自家儿孙,何尝不是一种爱。

第401章 炮响新年来

  过年了,从除夕这天开始一直到正月破五前,谁家也不愿意骂孩子。这段时间将是他们肆意妄为的好日子,也是他们年头盼到年尾的快乐时光。

  孩子们吃饱喝足,拿着拆开的小炮竹三三五五一班人跑到外面玩闹。飞着鹅毛大雪的冬夜寒气逼人,也阻挡不了孩子们爱玩爱闹的天性。

  没到夜深,老队长让每家分一碗饺子带回去,至于有些人家没有锅,该怎么加热,他没说,大家也没提起。

  后来周娇才知道每家的这碗饺子是已经拜祭过各家祖宗,当然各自带回家。要不谁吃别人祖宗口水。

  各家当家人端起手中那十个饺子高兴地领着家人回去挂灯笼、分压岁钱、吃饺子、放鞭炮、守年夜。

  随着人群解散,渐渐只剩下食堂帮工的大娘大婶们收拾残局,还有一桌正首位的老族长他们这些长辈们。

  张爹位列其中,今晚他还在陪着族长他们喝着小酒,聊着家常。

  张国庆见状,对平安比了比张母。很快他就见平安抓着他奶奶的手不放,拉着张母要回家。

  夫妻俩人偷偷地闷笑,抱起儿子,拉上张母回了自家小院。

  各家门口,张国庆三兄弟一起高喊,一起竖起来木柱子,点亮红灯笼。红红的灯笼下是各家家人们欢快的笑容,孩子们欢呼跳跃。

  三家大门大开,张家三兄弟不约而同的地开着院子,谁也没合上院门。似乎如此,能让张爹张母知道孩子们等他们回家。

  周娇从张国庆那得知食堂消息,她就预计到今晚的年夜饭会很简单结束,提早就准备了部分菜色。

  此时,她开始准备属于自家的年夜饭。

  炖鲤鱼、母鸡炖板栗、猪肉酸菜炖粉条、地三鲜、炖豆角、玉米松子虾仁、拔丝地瓜、

  红枣发糕、粘豆包、加上罐头大杂烩这道甜品。

  随着她烧制的一道道色香俱全的菜色被张国庆端出厨房,摆上客厅大桌上,很快占满整个桌面。

  张母在老院拜祭完先人,开始在三个儿子家里来回转悠,观察三个儿子家里有没有什么犯忌讳地方。

  她刚开始没注意,随着一阵阵香味传来,进来一看,吓了一跳。好家伙,这比食堂还丰盛。

  张国庆不等她出言,笑眯眯地朝她做了个手势,往他娘嘴上塞进一块发糕。看着母亲笑眯了双眼,他觉得值了。

  今晚这个年夜饭是经过他们夫妻深思熟虑后的决定。今晚过后,想要在今后每年年夜饭,三兄弟与父母美满团聚在一起基本上不大可能。

52书库推荐浏览: 红烧豆腐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