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看向老伴,希望他给个主张。
张爹也想到这点。人的脸皮算什么?老周家真要在大院那地方闹上,周老弟的脸上可就不好看,哪怕理站得住,可背后一定有人借机颠倒是非,尽量添乱抹黑。
“老太太请大夫了没?”
“去了城里医院看了一次,也不知得了什么病,没过几天他们就带着老太太回家。现在已经不能下地,整天在炕上。”
张老二说完,看了看父母皱眉的脸色,说出自己的看法。
“爹,老周家不会不管老太太,你忘了老太太可是有退休工资,每年还有不少福利。她要是撒腿走了,这些待遇就没了。
所以你跟娘呢,别担心什么久病无孝子什么的。我看老太太不差人照顾,就是考虑要不要通知周叔他们父女俩……”
张爹还没等儿子说完,立即摇头,“老周家都没通知我们,你就当不知道,也别去打听,省得让人知道。”
说完,朝老伴说道:“孩子娘,我想小五这个暑假别回来了。这一路上也不安全,加上这事,还是让他们两口子安心待在外边。”
“行。省得回来要是有人提到这事,让娇娇为难。就说我们年底过去看他们,让他们别回来。先这么骗着,往后的事情往后再说。”
张老二见一旁侄子听得津津有味还一边点头,连忙吩咐道:“千万别在信里告诉你小叔,知道吧?”
喜子听了点点头,心里则不以为然。瞒他小叔干吗?万一他们好心干坏事呢。他小叔多聪明的人啊,还用得了瞒着他。暗暗琢磨该怎么写比较合适。嗯,爷奶他们的话也要写上。
张老二满意地笑了笑。这孩子还是比较听话的,丝毫没怀疑。
“这事就这么定了。等他们递话给咱们了,那会再说。你先去拍个电报给小五,让他别回家。”
张爹拍了板,这事就这么订下。
张老二见事情谈好,这才起身到炕前看小儿子。只见小家伙睡得正香,刚才那么大声都惊动不了他。
张母打趣道:“想到儿子了?”
“嘿嘿……娘累不累?”
“这孩子跟平安一样,吃了睡,睡了吃,很好带。你就歇了让他去托儿所,不是我嫌弃那里头的阿姨,真是不怎么样,居然让我抓到虱子。”
张爹在一旁也不插言,笑眯眯地看着母子俩。老伴自从去了几趟大院托儿所,那眼界真高多了。谁家小孩子不长虱子,也就是大城市讲究。
他还记得自家几个孩子小时候虱子太多,最后没办法才剃了光头。也就是从老伴没下地了有空闲爱折腾,孩子们才干干净净,否则跟过去那样天天守在田里,谁顾得上这些生活细节。
第493章 哥哥有你就行
张国庆自从那天从车站回来,脑海总是出现所见到一幕幕画面。为了避免妻子多想,他是一句话也不敢透露。
周娇一直有个心理疾病——对孩子易心软。
张国庆担心这姑娘犯倔性子,亲自冒着暴露空间的风险去救济孩子们。为了让她避开外面的纷纷扰扰,他以孩子马上很久没和自己俩人亲热为借口,提前结束平安的托儿所生活,接回跟着自己夫妻俩人身边。
——果然儿子一在家里,妻子的注意力集中在孩子早教上。
周娇是个认真的好母亲。自从平安学会千字文开始,她以往的一些亲手所编的寓言图画,已经满足不了平安对知识的迫切需求。
订阅的儿童报、杂志也被平安翻得纸张起毛。床前故事也已经不再满足于寓言童话故事,反而热衷与听评书。
为了不辜负孩子的天赋,周娇重新投入到编书工作中。这次少了绘画插图,进展快速不少。
如何教育孩子,她没经验。加上这事也不宜对外宣传,经过深思熟虑,周娇以三十六计为总纲编了一部少儿话本。
值得庆幸的是以平安的理解能力没有浪费她这一份心血。
一家三人又开始深入简出,除了必要的应酬再也没出去闲晃。
东北的电报被送来时,周娇还有些想不出有什么事情,会让公公婆婆舍得下本钱?
“娘可是说了一个字三分钱,除了天塌下来别给她拍电报。这是怎么回事?就六个字爹让你别回家。”
张国庆摇摇头,“应该爹担心我们回去又花钱,路上也不安全。过段时间来信就知道怎么回事。”
一旁林丽珊笑道:“吓我一跳。不是让你们快回家就好。”
陈婶闻言看了眼她,这人说话……她紧接说道:“对呢。让你们快回家那才是坏消息。这‘别回家’啊,说明老家挺好,让你别担心。”
张国庆笑了笑。
能让老爹不让自己回去,除了路费,最关键应该又有什么事会让自己为难。自家老爹手上有余粮,父母安稳,其他事情他懒得费心去推测。
林丽珊见没事了,问道,“我要去街上买点东西,你要不要跟妈一起去?”
周娇朝外一看,摇摇头,“热!你跟陈婶一起去。”
“姥姥……”平安听了扑上去,抱着她大腿,“我好久没上街了。”
52书库推荐浏览: 红烧豆腐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