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个把小时,周娇就没在意牛车问题。她接着问道:“这一路过去,周围有村子吧?不会都是荒地吧?”
“不会,都是村庄。各个几里路就是一个村子。我娘家就在前面不远。可惜我还得上班,要不然陪你去县城好了。”
周娇听了心里有数了,连忙拒绝:“你快迟到了,先去上班,我也不等牛车,边走边等,个把小时也没多远。”
林婶想想这一路都有人家住户,一点也没危险,她笑着点点头,“也行。遇上事儿记得喊人。看到牛车就上车。”
周娇跟她告别后,疾步往前走。心里则想,真要遇上事儿,她用得了喊人?不过这个林婶还真放心自个。
她边走边摸了摸脸蛋,有些怀疑自己是不是长丑了,不符合对方的审美观点。要知道每次自己要是这么瞎逛,身边的人都要劝阻。
自恋的周娇一路过去,还真发现这块地方不错,起码没出现什么二流子,田地上到处都有人干农活。身边经过的牛车也会下意识地减慢速度,车老板也会朝她看了看,见她没喊话才会加快速度赶路。
走了半个小时,又有一辆牛车经过,这次上面还有位老大娘大喊着问她是不是去县城,见她点头,立即让人停下,让她上车。
周娇乐得呵呵直笑。真是热情!
看老大娘几个人挪出位置等她上车,她也没拒绝,赶紧爬上去,“谢谢大娘大婶。”
“丫头,你咋不在路边等会?走路都费鞋子。”
“闺女,你哪儿的?”
“不用问,俺看这姑娘应该是城里人。闺女是不是?一看就知道这孩子趁着没开学下乡玩了回家。”
“大妹子说得有理。闺女,往里靠靠,小心被颠到地上。”
周娇盛情难却之下,往里挪了挪。听着热心的大娘们不一会又聊起谁家闺女年底嫁人,她们该出多少份子,还有商量几时去人家家里帮忙做新被子。说着说着,居然各自讲起自己成家那会都带了什么嫁妆。
到了县城门口,周娇迷迷糊糊地随着她们下车,要不是几位大娘大婶各自分开购物,她还真想继续听八卦。
比起有些村子那些老娘们的荤话连篇。这些热心大娘可是讲得件件趣事,让人听了情不自禁跟着呵呵地笑。
这座县城与老家县城相比,还是显得小了点,可该有的配套设施一点也没少。尤其中心那个卫生院规模不小,青砖瓦房也有不少。
周娇毫无目的的乱逛,遇过收购站不远,看到几个小姑娘背着竹筐,交谈着卖绣品。她一时心血来潮地跟上。
收购站门前,排着卖土特产和草鞋队伍,周娇听着里面传出的价格和算盘声音,遗憾地摇摇头,可惜不能在对面摆摊!
“姐,人家真的不收绣品。你说咋办?”
“就是,早知道不听二姐的,咱们还不如把家里的干货带过来卖了。”
“好了,别怪小朱,留着给你们当嫁妆也不错。”
“死丫头,不害臊,啥话都说出口。”
“别吵了,接下来咱们怎么办?下午我还得上工,快点想办法。”
“这会回去也没车,咱们凑钱买完面条咋样?”
“我可没钱。”
“二姐你最小气!”
周娇听了她们交谈声,乐得闷笑不已。见她们要走,她跟了一段路,发现这几个姑娘是出了城门,赶紧上前打招呼。
“小妹妹,你们是不是要卖绣品?能不能给我瞧瞧?”
其中一个姑娘瞪了她一眼,“谁是小妹妹呢?人小胆子倒不小。明明比我们小,还喊我们小妹妹……”
她身边的一个姑娘连忙拉住她,朝周娇歉意地笑了笑,“我二姐脾气有些冲,你别见怪。”
周娇倒是看着刚才那个姑娘,乐得呵呵直笑。
她家儿子平时可不就是这么讲话的?
眼见她们误会,她笑道:“我儿子都五岁了。你们是不是要卖绣品,可不可以让我先看,合适的话,我就要了。”
几个姑娘被她那句我儿子都五岁了,惊得张嘴,俨然没听进去周娇后面的话。
周娇无奈地指了指她们背着的竹筐,“不卖吗?”
最开始回话的那位此刻立马回醒,将竹筐放下,从里面取出一块枕巾,展开给周娇观看,急忙说道:“这些布是我们几姐妹自己织的,听说城里有些姑娘不会绣枕头顶,有人卖了回村一说,我们还以为真的,没想到都是骗人。”
周娇倒是有些明白这事她们几个姑娘是误会,人家肯定是私人交易,没走收购站这个渠道。她也没打算向她们解释,这个时候投机倒把可是严重错误,一个搞不好会让这些小姑娘身败名裂。
“你们打算卖多少钱?”
“啊……”
不料想周娇一开口,几个姑娘家傻眼了,她们还真不知能卖多少,只听村里人说可以卖,以为上收购站,人家就会给出价格。
周娇无语地拍了拍自己脑门。考虑到自己最终目标不是这些,她只能说道:“除了这些绣品,你们织的土布卖不卖?”
“卖!不过你要跟我们回去才行。”
52书库推荐浏览: 红烧豆腐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