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出仕(士)_黄姜【完结】(137)

阅读记录

  “晓得了,我们两个都是人高马大的大人了,要你操那么多心!进去。”

  “进去。”

  因为黎池他们并非是说悄悄话,左右队列和后面排队的考生也听到了一些。对于这个存在于传说中的‘黎和周‘,众人给与了他注目礼。

  黎池与黎棋和黎湖告了别,在众人的注目中走进了贡院。

  会试的种种流程和规矩,其实与乡试的相差不大。只是在每个流程上,要求要更加严格些。

  就比如在这入场核检一项上,会试就要求考生将衣裳全脱光了检查,就连贴身的亵裤都不放过。

  好的是核检的房间内,四个墙角都燃着四盆旺火,将整个屋子都烘得暖烘烘的。否则这二月初的天气里,像这样脱光了检查非得冻得着凉不可。

  黎池姿势奇特地在屏风后站了一会儿之后,终于递进来一条检查完毕的亵裤,于是赶紧接过来穿上。

  然后一件一件的,黎池的一身衣服终于检查完毕,他这才重新穿戴整齐走出屏风。

  屋内有三个同考官,黎池出了屏风后,三人就比照这报名文书上,仔细核对了上面记录的黎池的长相:

  十七八岁年纪,身材颀长匀称,肤白无须,面容俊秀。

  “考生黎池,江淮行省、临淮府、浯阳县、黎水村人。

  带有竹编考篮一只,内有笔墨砚台一套,敞口陶罐一只,干粮若干。

  下穿一条短亵裤、四条单层长裤,上穿八件单层长衫。

  以上物品,尽皆核检无异,可准许入场。”

  其中一个同考官念到,左边的一位同考官即时记录着,写完后三人都签上名字。再递给黎池看,“看后若无误,就签上你自己的名字。”

  黎池接过登记的册子,在下笔签名时,笔尖一顿。

  最后,在三位同考官名字下面,黎池切换回他以往的‘台阁体‘笔迹,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核检完毕出了屋,又有一个士兵上前,在前面引路,将黎池带到了他的号房外——甲十号考棚,然后就站着不动了。

  黎池暗想,这是一对一盯防了?这士兵应该是专门负责盯他的,若是他事后被查出有舞弊行为,这士兵应该也要被连坐。

  这样的话,这个士兵必定会全力盯他。

  不过这于他没有影响,他本就没存舞弊的想法。

  黎池进入甲十号号房,看清号房内的情形后,他忍不住惊讶地挑挑眉。

  哟呵,真是没想到啊。

第60章

  会试与乡试,除开一个是中央考试、一个是地方考试,参考考生生源范围不同、考试难度不同等这些之外。其实在考试流程和形式等方面,是差不多的。

  在科举革新之前,会试和乡试都是‘考三场、每场考三日‘。科举革新之后,会试和乡试也都改成了‘考三场、连考九日‘。

  但这次会试的考场环境,可比乡试时要好上太多了,到底是刚修缮过的。

  洁白的墙腻子将号房里刷得亮堂堂的,里面也没有阴冷湿气,与乡试时阴暗潮湿的号房相比,这会试的号房终于可以叫回它真正的名字了:考棚。

  考棚里依旧配备的是拆开为书案与板凳,合上即为木板床的两块木板,这没什么可说的。

  值得一说的是,叠放在木板床上的那一张青白色被子。

  黎池上前伸手摸了摸被子,然后又提起抖了抖。得出个结论,这不是木棉被、柳絮被或其他什么被子,而是与乡试时赵俭赠他的那张被子一样,是轻薄保暖的鸭绒被。

  黎池一边查看墙边放着的满满一盆木炭,以及一桶清水。一边心里暗诽:

  谁说古人就很笨的?这鸭绒被不就说明古人很有一份巧思,只要特权阶级肯动心思,别说鸭绒被了,什么东西弄不出来。

  入夜,考棚门被从外面锁上。

  黎池用陶罐烧了一罐开水,然后就着干粮吃罢晚饭,就卷着铺盖卷,舒舒服服地睡下了。

  第二日一早,在体内生理闹钟的作用下,黎池早早地就醒过来了。

  起床穿戴整齐,叠好被子,又生火烧了开水吃过早餐,才有报时的士兵在考场内走动报时。

  辰时一到,三名主考官开始发放考卷,依旧是同乡试时一样,三场考试的考卷全部一起发给考生。

  黎池拿到考卷后,粗略浏览一遍,就对这次会试的考卷有了大概了解。

  会试和乡试的考试科目一样,依旧是一场‘杂宗场‘,一场‘经义场‘,以及一场‘策问场‘。

  此次经义场和策问场的考题,循规蹈矩的,除了考题的难度相应加大外,没有什么新鲜变化。不过就算题面上难度没有增加,考生也会在作答时主动增加难度,否则如何能从七八千人中脱颖而出?

  杂宗场倒是有些变化。乡试时是三百道填空题,这次会试是两百道填空题,外加一道写判书的公文书写题。

  杂宗场的变化,对黎池来说没有什么影响。因为诏、诰、表、判等这个时代的各类公文,黎池早在乡试之前就已经专门练过了。

  在心里对考卷有个大概认知后,黎池就将经义和策问的考卷放到考篮里,将杂宗场的试卷展开,开始做题。

  上次乡试时,黎池选择先做最难的策问试卷,是感染风寒后不得已而为之。这次没有了身体方面的担忧,他选择按照正常的场次顺序来,杂宗场、经义场直至策问场。

52书库推荐浏览: 黄姜 穿越重生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