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四爷见她有些发愣,催促道:“动作快些,再耽搁怕是就晚了!”
苏鸾穿戴好,走到院门口望了眼山下,心中一紧。她咬了咬嘴唇,犹豫再三,终是开口道:“四爷爷,你们先上山,我得回村里头一趟!”
“不要命了?!这水若是涨起来,可不是闹着玩的!我记得你不会水吧!”赵四爷一脸严肃的看着她。
苏鸾摇摇头,执拗道:“没事,我快去快回。”说着,她冲进大雨中,朝山下快步跑去。
赵四爷伸手想拦,却被任一慈一把拉住:“国公爷,她那性子……拦不住的……”
赵四爷看了他一眼,又转头望了眼那飞快穿梭在林间的娇小身影,摇摇头,叹了口气:“罢了,我们先上山。”
其实,苏鸾也不是非下山走这一遭不可,可她心里头就是放不下。
放不下那一村子的人,也放不下他给她的木簪和那屋里头的宝贝。
她这个人心里头没什么大义,也什么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的功德心。
只是于心不忍,毕竟那村里头看着她长大的人不在少数,若是一朝被天灾吞噬,她却袖手旁观,始终觉得良心不安。
她到了山脚下,直奔里正家去,顶着雨疯狂砸门:“里正爷爷,周家嫂子,开门啊!”
一连喊了三声,里头才传了应门的声音,周家嫂子披着衣裳,撑着伞拉开门,一连困倦的看着她:“鸾妹子,这大半夜的,是怎么了?”
“周家嫂子,事出紧急,我没法与你多解释,你让里正爷爷赶紧鸣锣,让咱们村的人往山上躲躲吧,这几日雨势太凶,河道失修,怕是撑不住多久了!”
周家嫂子心里咯噔一下,瞬间睡意全无,倒不是她对苏鸾盲目信任,而是前几日娘家那边有人捎信过来说了此事,她没太在意。
如今经这么一说,她倒是警醒了,忙应道:“我这就去,这就去!”
“那嫂子,此事就拜托你了!”说完,她顶着雨匆匆往自家院子的方向走去。
她进门,直奔案上,将那簪子握在手里,红着眼摩挲了下,才塞进袖袋里。随后又从床下拖出两个空瓷坛,把箱笼里头的书稿和银票统统往那坛子里一塞,然后用麻绳将那盖子牢牢封住,直接塞进净室的炉灶地下。
最后,从枕头下面摸出那把唐明琲留给她防身用的匕首,飞快的出了院子,头也没回,一路朝山上跑去。
刚走出不远,就看见任一慈和赵四爷在半路接应她,看见她过来,均松了一口气。
而在她身后的雨幕之中,隐隐传来一阵又一阵锣声。
里正周老爷子一边敲锣,一边叫醒了一众村民。
然而,口说无凭,多数人根本不愿放下家当逃难。更对他口中那些上山躲难的劝诫嗤之以鼻,甚至嘲笑他年纪大了,胆子小了。
最终,只有几户人家随里正一家上了山,里正站在半山腰,看着大雨中的小江村,道了句:“尽人事,听天命,老爷子不愧于心,对得起大家伙了!”
乌云翻滚,风雨呼啸,桦川河的河堤终究还是破了。
水头混着泥沙,以万马奔腾之势漫过漫过河床,卷过堤坝。滚滚狂流,咆哮着涌入庄稼土地,人家田舍,瞬间淹没了整个小江村……
哭嚎声,求救声,骤然隐没在湍急的洪流中,化为乌有……
在山上躲难的村民,一个个远远望着山下的一片汪洋,看着那白蒙蒙的水雾,听着那哗然的水声,呆若木鸡,面色如纸。
若是晚一步……晚一步他们就……
周家婶子抱着放声大哭的小孙子,不住的哄着。众人似乎都被这哭声震醒了一般,朝周老爷子投去感激的眼神。
周老爷子长叹了口气:“走吧,大家伙儿找个山洞躲躲,别被雨浇得害了病……”
而小桦山的另一头,赵四爷轻车熟路的带着他们穿过灌木丛,进了个山洞。洞里头堆着不少干树枝和干草,一看就是早有准备。
赵四爷将裹在蓑衣里头的兽皮毯子拎出来,往山洞里头的干草堆上一铺:“歇着吧!一会儿在这中间打个火堆,暖和暖和。”
任一慈打量了一下四周,担忧道:“这离深山不愿,雨这么大,不会有野兽过来吧?”
赵四爷瞥了他一眼,说道:“这地界是老头子一早就占好的,洞口撒过熊血,气味重着呢,一般野兽都不敢靠过来。”
任一慈点点头,安心靠坐到一旁。他身子虽恢复了气力,可是到底还是被毒伤着了,脸色始终不太好看。
苏鸾虽然不待见他,但现在大家都在一条船上,还是要发挥一下团结友爱的集体主义精神的。
“任大夫,你脸色很差,要不要吃些东西?”
任一慈转过头,看着她的眼神有些复杂,半晌才朝她问了句:“你不怪我了?”
苏鸾轻笑一声,都这时候了,还关心什么怪不怪?!心可真大!
见他一脸认真的看着她,苏鸾清了清嗓子,道了句:“怪啊!但是,不管是我早有防备,还是你良心发现,你最终不还是没对我出手吗?!怪你,但是不至于盼着你去死……”
52书库推荐浏览: 初壹拾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