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摸摸鼻子,无言以对。
眼见太子眼神总往小娘子身上溜,赵侍郎忙道:“殿下,王爷,快到用晚饭的时候了,咱们不如先回歇息之处吧。”
再逛下去太子殿下强抢民女怎么办?
这是来赈灾,不是来游玩,真闹出这种事来,皇上定然会把他骂得狗血喷头。
太子不想回去,拿眼瞄着郁谨。
“那我把二牛叫回来。”郁谨手指抵在唇边,吹响嘹亮的口哨。
不多时,一条威风凛凛的大狗由远及近跑来,身后还跟着一串毛色、体型各异的犬。
见这么多狗跑来,众人不由吓了一跳。
二牛停下,扭头叫了一声,那些狗立刻停下来,乖乖坐下不动了。
“二牛,你这是——”
二牛冲郁谨急切叫了两声,咬住他裤腿。
郁谨深深拧眉。
众人不解,问道:“王爷,这狗……二牛怎么了?”
“二牛应该是有了什么发现。”郁谨严肃道。
二牛一听,叫得更厉害了,似是赞同主人的说法。
众人好奇又吃惊。
好奇的是二牛跑出去一会儿能有什么发现,吃惊的是这狗竟真听得懂主人的话。
“二牛,你发现了什么?”郁谨微微弯腰摸了摸大狗的脑袋,认真问道。
二牛围着郁谨转了一圈,突然抬起一只前爪用力拍打着地面,而后往地上一躺,肚皮朝上做出个四肢僵硬的动作。
郁谨脸色一变,心中却好笑不已:二牛这家伙还真会演戏,不枉他的一番调教。
见郁谨变了脸色,太子抢在众人之前问道:“七弟,二牛是什么意思?”
郁谨看向太子,脸色苍白,浓黑的眉更是深深蹙起:“二牛告诉我,此处将要发生地动。”
一听“地动”二字,众人登时变了脸色。
“王爷,您莫不是开玩笑吧?”赵侍郎脱口而出。
郁谨脸色一正:“这种事小王怎么能开玩笑?”
“可——”赵侍郎看一眼还在装死的大狗,连连摇头,“就算二牛是这个意思,可仅凭一只狗的反应就得出此地会发生地动的言论,是不是太轻率了?”
“二牛不是普通的狗,它能预知危险。”郁谨再次强调先前的说法。
如果说刚开始听到郁谨的说法众人还抱着稀奇有趣的心态,此刻却不同了。震惊、恐惧、怀疑种种情绪交织而过,最后只觉荒谬。
“王爷,一只狗怎么能提前察觉出地动呢?就算是正五品的狗也不可能的!”
郁谨扬了扬眉:“是么?据多处史料记载,大灾来临之前鸡鸣狗吠、蛇虫出洞,种种迹象表明这些禽兽会比人先一步察觉危险。而二牛在同类中是佼佼者,能察觉地动为何不可能?”
一番话问得众人哑口无言。
二牛听到主人表扬它是同类中的佼佼者,忙从装死的姿态站起来,得意抖了抖皮毛。
郁谨干脆绕过众人,直接问太子:“二哥,这里要发生地动了,咱们要不要离开此地?”
太子猛点头:“必须的啊!还等什么,赶紧走!”
娘啊,在太庙前经历那一场地动已经把他吓得魂飞魄散。太可怕了,他要离一切危险远远的!
第552章 何惜此身
太子几乎迫不及待了:“七弟还等什么,赶紧走吧。”
什么热闹,什么娇俏小娘子,一切都没有安全重要。
他是太子,等回到京城想要什么有什么,无论老七的大狗能不能预知危险,既然这么说了,他就一点风险都不想冒。
还是那句话,他要是有个三长两短,不就便宜了那些王八羔子。
太子一叠声催促着。
以赵侍郎为首的众人面面相觑。
真要因为一条狗而离开?想想还是荒唐啊。
太子不高兴了,脸一沉,冷笑道:“赵大人,你们若是不相信,那就继续在这镇子住着,我与燕王去别处。”
赵侍郎一听,给众人递了个眼色,笑道:“俗话说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既然二牛有如此反应,那咱们还是离去好了。”
反正住哪里都是住,何必与太子唱反调呢。
太子登时满意了:“七弟,咱们走吧。”
郁谨却没有动。
太子诧异起来:“七弟,怎么不走?”
郁谨看看太子,又环视众人一眼,问道:“就这么走了?”
太子被问得一怔:“不然呢?”
难道要把他刚刚瞧中的粉衣小娘子带上?
他是有这个想法,不过这种事也是有讲究的,不能这么大张旗鼓落人把柄。
郁谨扬了扬下颏,目光注视着来来往往的镇民与逐渐升起的袅袅炊烟。
“镇上的人怎么办?”
赵侍郎陡然严肃起来,几乎惊恐望着郁谨。
燕王什么意思?难不成要动员整个镇子的人搬离?
仅仅因为一只狗?
荒谬,这太荒谬了!
郁谨悠悠道:“各位大人,钱河县一场地动,伤亡万余人,因疫病又折损万余人,整个县城人口折损小半,后果何等惨重?”
52书库推荐浏览: 冬天的柳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