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娘俩雄赳赳气昂昂迈开大步,出征沙场,一旁的小丫鬟脸色难看到了极点,她眼看着史氏脚都迈了出去,再不说就来不及了,把心一横,一步上前拦在了前边,“奶奶,我的奶奶,宝少爷是不对,可那鸡......是三房厨房跑出来的呀!”
史氏一听,一下愣在了当场。
这鸡是人家的,人家要杀要剐管她家何事?何况厨房里跑出来的鸡,本就是养着吃的,倒是她儿子善心泛滥,搞错了立场,瞎闹了一顿罢了!
史氏脸上一阵青红,回头看了静宣一眼,见静宣也抬头瞧她,“娘,怎么不去了?说好了要去的!说好了的!”
这话可把史氏弄得难堪之至,上一息还立志要把这事闹到侯府,下一息却偃旗息鼓了去,当着儿子的面出尔反尔,偏这蠢儿子还一直怂恿她,若她真真去了,可就不光是打了自己的脸,还要被人家打脸了!
史氏气得头顶冒烟,一把将静宣甩在了地上,“没出息!我看你就是欠揍了......”
......
梅花胡同住得挤,前院唱戏,后院听戏,一个字都不差的。
大太太解了头上的抹额,眼睛瞧着史氏院子的方向,不耐地出了口气,“连个孩子都教不好!相她的时候瞧着一张巧嘴会说话,谁晓得人前倒行,教孩子却不会,打哭有什么用?也怪不得静宣不讨那边的喜......”她说着,实在听不下去史氏院里的喧闹,招了丫鬟,“把那娘俩叫来!”
去的人很快回来了,史氏牵了静宣进来,一眼瞧见婆母汪氏闭着眼,脸色不善,也晓得自己吵着她了,当下开口就道:“娘不知道,静宣是个没用的,非要抢三房的鸡来喂,抢不过还哭闹,媳妇也是被他闹得没法办法了!”
说着扯了静宣一把,“吵着祖母歇息了,还不去给你祖母赔罪!”
静宣哭得走路得劲儿都没了,被史氏一扯,踉踉跄跄地上前,“祖母......”
“好了,好了,赔什么罪,原不是你的错!”汪氏打断了静宣,眼神示意丫鬟将他抱到自己身边来,将怀里瓷瓶里装得几颗蜜枣递过去,“男子汉别哭,吃个甜就好了!”
她不看史氏,只哄着静宣,史氏心里晓得婆母这是嫌弃了自家,站不住了,陪着笑上前,“娘疼他。是这孩子拎不清,同人家抢人家的鸡,这也站不住道理呀!”
“呵,”汪氏忽的哼笑一声,“他们家的?你怎么就知道是他们家的?”
☆、第38章 好风凭借力
? 为着韩烺认亲,韩瑞请了韩家大太太和三太太妯娌帮忙。亲事没在侯府办,认亲自然要热闹热闹的,不想人来了,却没热闹起来,不欢而散了。即便如此,韩瑞没有不答谢一番的道理,他从不送真金白银,只送了些吃吃喝喝的东西,细论起来,也值不少钱。
大房三房却从不细论这一笔账,一边絮叨着侯爷兄弟抠门,一边一通好吃好喝。这只鸡也不例外,乃侯府分去三房的谢礼。
汪氏递了水给将蜜枣吃了一干二净的静宣,话却是问着史氏,“你说,你三婶子气走了人家儿子,这谢礼果真该给她?她这是上赶着帮倒忙,便是一粒米,也不该归她家吧?”
史氏听得一愣,婆母汪氏说得还真是这么个理,她换了神色,“娘说的极是,娘前后出力,三婶闲着不说,还坏了事,若我是侯爷,这些东西一点也不该分他家,合该分到咱家才是!”
道理绕到了自家身上,史氏立时觉得腰板直了不少。
汪氏却没再多说,目光从她身上到脸上绕了一下,脸上有露出了些许嫌弃,“行了,没得眼皮子浅!这些都算不了什么,等静宣进了侯府,把事定下来,才是正经!”
她说这话本是提醒史氏的,谁知一旁的静宣忽的呛住了水,一口喷了出来。幸庆没喷到人身上,伺候的人赶忙过来收拾,汪氏见静宣皱巴着一张脸,问他,“怎么了?呛得难受了?哪里不舒坦定要同祖母说。”
汪氏待孙辈从不打骂,便是不甚亲热,也算得温和。静宣被史氏吵嚷惯了,心里一万个觉得汪氏好,当下汪氏一问,他嘴瘪了起来,“祖母,我不想去侯府住!”
汪氏还从没听他说过这话,讶然挑眉,“好端端的,这是怎么说?以后跟着你二叔祖父和三叔父,要什么有什么,怎么不想呢?”
史氏也皱着眉头看儿子,静宣摇着头不停道:“我不想去,我不要去!”
他是不要去。二叔祖父住在东边一圈套一圈的大院子里,据说以前那是他们家住的地方,她娘说他以后也要过去,同二叔祖父一道住,可二叔祖父一月中有十几天不在府里,府里除了话都说不利索的老太君,没一个主家。
还有那个传说中的三叔父,他也只有前几日,才头一回见,却被那凶相吓得做了两夜噩梦!那三叔父是锦衣卫,能吃人的锦衣卫呀!
他不要去,真的不要去!
静宣头摇得想拨浪鼓,反反复复地也说不清楚理由。汪氏看得直皱眉,故意道:“你不去,静宝可就去了!”
谁知这回搬出冤家静宝也不管用了,静宣就是摇头,“我不去!”
汪氏再没了耐性,摆了手,“静宣累了,带下去睡觉吧。”
52书库推荐浏览: 鹿青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