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因为是早产儿,幼年更是没好好调养,一直体弱多病,每年医药费用都很高的李欣然。
这些孩子都需要钱。
其实孩子们都有最低生活保障,有一部分残疾的孩子,也有残疾补助,再加上时不时也有一笔两笔的捐款,还有政府拨下来的福利资金,生活并不是过不下去。
只是贺奶奶总希望孤儿院的孩子们得到好的,更好的生活,而不仅仅只是活着,才一直如此艰难。
方若华总觉得,世间像她老人家这样的人或许已经很少,如此稀罕的物种,便是她自以为冷心冷性,也不禁动念,希望她长寿平安,万事如意。
“所以,其实还真需要赚点钱回来。”
她总觉得自己私心里,好像有些视金钱如粪土的潇洒气派。
明明很穷,可却并不把钱太当一回事,也没怎么花费心思想赚钱。
这种不合时宜的想法,还是得改上一改。
回到南燕道,直奔‘文房四宝’,方若华最近在这家铺子打工,写个字,画个画什么的,顺便还充当一下售货员。
他们这小小的胡同,鱼龙混杂,卖什么的都有,‘文房四宝’就在一条小小的巷子里,整个巷子都是贩卖文玩古籍一类的文化用品。
除了临着街道,大大小小三十多家店面,巷子里摆摊的也是数不胜数。
第777章 画作
方若华每每路过,心里都有些惋惜。
这里还是太小,南燕道胡同整体又破旧的很,从房子到地面,再到里面的老头老太,诸多居民,看着就低端,不成气象。
如果下点力气,改造一番,方若华觉得此处完全可以打造个传统文化街,吸引一波外地游客。
所有的店面好好装修装修,整理得漂亮些,多添加复古元素,运作运作,在旅游名片上添上一笔,最好找几个旅行社合作,生意肯定就好做多了。
要是能打造个‘网红爆款’,那说不得还要客似云来呢。
方若华如此说,‘文房四宝’的老板邵侠,邵大爷就笑:“谁不想?可咱们没钱,这破地方也拉不来投资。”
话虽如此,可方若华还是不觉得没钱是什么都不做的必要条件。
她自己每天吃饭花不了十块钱,衣服一身破旧的凑凑合合,离穷困潦倒都不大远,可她却总有一种狂妄无知的自大,或者说自信。
方若华想做的,一定能做成!
唔,志向远大的方姑娘手脚麻利地把店面打扫干净,铺开宣纸,准备画一幅水墨,现在刚过晚七点,街面上的灯光亮起来,却还不到晚上的客流高峰期,还有时间,画着玩吧。
其实他们店里做得最好的生意,都是机器大批量生产出来的装饰画。
从二十块钱一幅,到一百钱一幅的都有,看大小规格,通常二十块的小幅卖的最好。
现在文化市场是挺红火,可是会到他们这地方买东西的客人,那真是很一言难尽了。
反正,不可能有真正喜欢画的文化人,收藏家。
方若华打工一个月,机器画卖出去不少,清空了两个货箱,水墨画卖出去两幅,都是她画的工笔山水花鸟图,色彩绚丽,一幅三百八。
比那些装饰画,贵不了多少。
至于那几幅耗时耗力,价格定得很不便宜的油画,目前还摆在柜台的玻璃框内装门面。
估计这么下去,十年八年的别想卖出去。
“若华,你给小财它们把狗粮给添上,该吃晚饭了。”邵侠韩了一嗓子。
方若华正细细描摹杜鹃春睡图。
大片的杜鹃花绚烂盛开,寥寥几笔勾勒出懒洋洋的老叟,稚子和花丛中入睡的绝色美人,美人分不出男女,却是极具妍态。
方若华自己看过,都觉得自己笔锋之下缓缓出现的美人很是动人,更难得的是很真实,整幅画都蕴藏着一点真意,好像她当真是在古庙旁边的花地中,看到这些人,这些美景,于是落于纸上。
然后最后一角的香车宝马没有画完,方若华搁下笔去翻出两个食盆,一个装狗粮,一个装猫粮,又翻出一只海碗,里面装两个满头,顺手做了两个煎蛋。
狗粮摆在年仅一岁半的小狗崽子灰耳朵面前。
猫粮扔空调上就行。
他们胡同的一霸,大杀四方黄霸天,通常喜欢在高处用餐,而且不喜围观。
馒头和煎蛋,塞给躺在门外台阶下,凉席上的步一君。
方若华特别温柔地眯着眼睛把饭递过去的。
通常情况下她在孤儿院叫院内的孩子们吃饭,从来不会这么温柔。
那也没办法,谁让那帮野孩子们没长人家步一君这样的脸,没有人家这样纯净动人的气质。
在整个南燕道胡同,上到八十岁的老人家,下到八岁的小孩子,无分男女,面对脑子似乎有点问题,不爱说话的步一君,声音都低个七八度。
邵侠老爷子就好几次说过,如果把步一君打扮打扮,做成海报挂在他们门上当广告,他有信心一个月的销售量赶得上以前一年的。
这世道,美色是优质资源,能换取巨大的利益,可惜,步一君不喜欢照相,更不喜欢见人,就像现在,他整个人蜷缩成一团,躺在凉席上面,身上披着和麻袋差不多的灰褐色的大斗篷。
52书库推荐浏览: 弄雪天子 女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