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哎哟,我的乖孙受苦了,快,吃碗面,大早晨都没吃多少东西。”
奶奶慈爱地给他端面碗,好大一碗,上面还有两个煎蛋,两大块牛肉。
这年头牛肉可不容易吃到!
方家大姐和细妹一左一右,嘘寒问暖,一家人一字不提,一字不问他考试的情况,方若华喝了口茶,哭笑不得地劝了姐妹坐好,干脆把要说的话给咽了回去。
别的县,县试大部分要考三场,碧水县这等小县,往常多数为一场,人数多时便是两场,今年也有两场。
第二日,方若华赴考就轻松多了,家里上下也不像第一次那般紧张,高房二公子更是只托人捎了话,说考完去聚一聚,并未露面。
到了县衙后院,连院子都显得空旷,显然第一次考试刷下去一批考生。
方若华顺顺当当地把县试给刷了过去,回家该做什么还做什么,照常上学读书,回家去后山休闲,偶尔和山上的邻居们办个聚会,聊聊四下的八卦。
不过从他考完县试,八卦内容就变了,变成碧水县还有州府考生的状况。
方若华就听了哪个县的考生不知怎么回事,县试时一个喷嚏接一个喷嚏打个不停,还有某某考生考完之后出了考场就大哭大喊地撞马车自杀,他自己到没事,反而吓到了被他撞的倒霉考生,害得对方请了大夫吃了好几天的药。
就在这一大堆的八卦中,县试发了案,方若华名列榜首。
他那便宜爹登时就坐在地上,老半天起不了身,便宜奶奶更是乐得嘴巴都快要合不上。
方若华左顾右盼,再看细妹小小年纪,瘦瘦巴巴的,居然拖着鞭炮去放鞭炮。
什么时候买了这么多?
方若华吓了一跳,连忙捂着额头抓了高家过来道喜的两个学生帮忙点,自己把细妹远远拖走。
别开玩笑了,看看过年的时候多少人因为放炮进医院?
大姐一把抱住方若华大哭,鼻子眼泪都抹在他肩膀上:“呜呜,人们都说今年县试特别难,咱们碧水县,几百人参加,一共才录取三十个,呜呜,我们都以为你考不上了,三姑还说让你出去躲躲,来年县试再回,要不然光闲言碎语就能折磨死人……”
方若华哭笑不得,一开始还劝,劝到后来干脆随她们去,反正后面还有府试,院试,次数一多,想激动也激动不起来。
果不其然,府试一考,考了个第二名,家里人这回镇定得多,虽然还是高兴,到底不曾过分失态。
方若华马不停蹄又去考院试。
先生到没说什么,背地里好些碧水县的学子到颇有嘲讽之意,戏谑道:“咱们这位遇仙的方小郎可真着急,莫不是怕神仙把他那颗开了窍的脑袋给收回去?”
也难怪他们戏谑,院试才是科举取士中正式考试的第一场,前面县试和府试只是预备而已。
县试和府试虽难,但只要用功,再有一点方法技巧,不是太笨,总能过的,可是到了院试,考过之后便为秀才,摇身一变,成为正经的统治阶级,那可不是只在家里死读书就能考得过。
院试要考杂文和时务策,若对朝廷政务没有一定的了解,根本作不出来,作出来也空洞无物,即便院试只考最简单的,那也很难,普通人家出来的学子,能过这一关并不很容易。
方若华到是不怕,对这个他比较擅长,何况……院试考的真的非常简单,没有偏题,怪题,就是正正经经出题给学生们答。
第238章 拜师
方家人这回到是都镇定自若的很,便是有些人‘好心好意’地劝说:“院试太难,最好过几年再试着考,要不然你们家二宝信心十足却不中,容易伤了锐气,看看咱们县那几个老童生,考到七十岁还是没过院试,成不了秀才,可他们年轻的时候也是要被人称一声天才。”
一开始听了,方家的人也忧虑,忍不住旁敲侧击地点一点方若华。
只是他既然都被赶鸭子上架似的,因为不好意思让这一家子失望,又念着原主的念想,没拒绝参加科举,那肯定想一口气快点考完,中就中了,不中就拉倒,外人的闲话又能奈他何?
院试要还过几年再去考,那他早没了考科举的耐心!
方若华在方家人面前还是很能装的,自没说如此直白的话,只说去考试试,考不中也算累积经验,便把一家子打发掉。
方家人对自家的宝贝疙瘩那是十万个有信心,尤其是方若华遇仙开窍之后,如今自是他说了算,面对或者真担忧,或者假挂念的亲戚
可他这漫不经心的情绪落到高家家学先生们的眼里,却让这些老人家忧心忡忡,私底下都议论,觉得方家这位小郎君傲气太过。
到是那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房老,这回居然冒了头,对这等话嗤之以鼻:“没有傲气的都是庸才!”
果然没过多久,院试结束,方若华又是案首,那些先生们一个个心悦诚服,再见房老更添几分恭敬。
房老面上得意,回家就躺在椅子上抱着老妻的画像哼哼:“切,本来觉得那小子这回得栽个跟头,没成想居然顺利让他过了!”
房玉山:“……”
虽然已经不是第一次看到爷爷人前人后两个模样,但每每还是觉得……心口好疼。
52书库推荐浏览: 弄雪天子 女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