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华的小时空直播间_弄雪天子【完结】(524)

阅读记录

  这是个姑娘,二十三四岁的模样,身材修长,装饰简单,月白的袄裙,外罩一灰扑扑的旧斗篷,这颜色本来寡淡的很,但她却偏偏穿出几分雅致的锋芒来。

  展昭还未曾走过去,那姑娘反而走近前,不待包拯行礼,便随意地摆摆手:“虚礼且免了吧,我是晚辈,还得叫包大人一声世叔。”

  包拯也不推辞,只笑道:“郡主不是回了西北?”

  “本来已经准备回去,只是听闻襄阳王寿辰将至,家父在时曾于王爷手下任职,我与他的独生女儿彩环郡主昔日也是手帕交,他老人家过生日,我既然入关了,哪有不到之理?到是包大人,展大人不过须臾光景便来襄阳,哎,让若华有一点担忧啊!”

  包拯一笑不语。

  方若华的视线还是未曾转移,只在这座城市上逡巡,半晌忽然语不惊人死不休,“公孙先生看这城池如何?”

  公孙策沉吟半晌,只道了一个‘好’字。

  方若华点头:“西为龙首,南北开阔,这么个藏风聚气之所在,便是皇城也做得,怎能不好?”

  包拯顿时哭笑不得:“别乱说。”

  不说就不说吧。

  一行人未进城门,就见襄阳王亲自率队而出,摆齐了仪仗,他亲自步行至城门口,尚未看包大人这个奉皇命来搬旨的钦差,先向方若华一揖到地,面露敬意,郑重道:“郡主大驾光临,赵爵不胜荣幸,终有机会能谢过郡主,一谢郡主八年来驻守边城,三退西夏之恩。二谢郡主三年前援手之恩。”

  方若华连忙还礼:“王爷客气,若华也要谢过王爷这些年的资助之情。”

  包拯诧异:“王爷与郡主莫非……还有什么渊源?”固然刚才已听方若华提过,她大约认得襄阳王,但看来这已经不只是认得这般简单。

  襄阳王年不过四十,英姿挺拔,今日未曾穿正装,只穿了一身半新不旧的黑色衣服,但是气质卓然,抬头笑起来,笑声清朗的很:“包大人有所不知,我与老侯爷相交莫逆,有袍泽之情,后来老侯爷去了,只留下若华这么一个苦命的孩子,我哪里能不担心,不免关注一二,哎,这孩子酷似她父亲,也是忠肝义胆,三年前本王出使辽国,回程竟然遭遇截杀,幸亏这孩子当日就在附近,身边侍卫不足百,却愣是将那些手持军中硬弩的千余高手杀退,但她的侍卫也是折损不少,人人带伤,真是让本王愧疚不已。”

  “王爷哪里话,我为大宋子民,又受陛下大恩,得封郡主,不要说是王爷遇袭,即便只是普通百姓遭此横祸,我也必然会尽力救援。”

  方若华笑道,“到是王爷年年接济我西北,不是粮草就是银粮,时常解我燃眉之急。”

  “应该的,都是为了我大宋,为了太后和陛下。”

  寒暄几句,襄阳王便领了众人进城,先去襄阳王府,王府比起这座王城来却是简陋的多,王爷的居所虽说不至于是什么草棚木屋,但也只是普普通通,毫无修饰,园子很小,不过有一片花园,里面的花草树木也很寻常。

  摆起香案,襄阳王接了旨,受了陛下的赏赐,再叩谢皇恩,一应程序走完也不过片刻工夫,襄阳王赵爵就笑盈盈带着包拯和方若华参观他的王府,又去参观练武场,顺便他老人家亲自下场耍了一套刀法,连展昭都不得不赞叹:“襄阳王这一身的硬功夫着实了得,连展昭也看得出,若是到了战场上必然所向无敌。”

  包拯和方若华都是一路奔波,赵爵说好晚上设宴给二人接风洗尘,便安顿开封府一行人在东面的偏院住下,方若华则住在西面。

  方若华略作洗漱,换了身衣服,就溜达到包拯那儿去,笑道:“咱们既然来了襄阳,肯定要尝尝这地方的特色美食,东面诸葛面馆就不错,油泼面配上大头菜,味道一流。”

  包拯笑应了。

  一行人去面馆坐好,一人抱着一碗面慢慢吃,方若华漫不经意地道:“我听说前阵子展大人和黄河三义里的老三谢婷对上,还让对方跑了。”

  展昭:“……郡主到是消息灵通。”

  黄河三毒,老大李风,老二欧阳谷,老三谢婷,两男一女,是结义兄妹,虽然外人背地里叫人家三毒,可实际上当面还是要叫人家三义,在江湖上也算是享有盛名,三人联手,便是第一流的高手恐怕也难胜他们。

  展昭叹了口气:“正好有庞太师给襄阳王送贺礼的队伍经过,谢婷的毒着实厉害,展某担心误伤,就没有追得太紧。”

  “哦,然后谢婷就进了襄阳。”

  展昭:“……展某什么都没说。”

第417章 清廉范儿

  从一开始,虽然开封府里没有一个人点明,连皇上也没有明说,但既然怀疑襄州刺史劫掠军饷,就绕不开身为藩王的襄阳王。

  这是个极敏感,也极危险的问题,没有切实证据,谁也不能给一位实权王爷乱扣帽子。

  “我也什么都没听,吃饭吧。”

  方若华笑眯眯地吃了个七八分饱,顺便劝道,“包大人也多吃些,别指望襄阳王府的接风宴,不要说接风宴,就是他老人家的寿宴也吃不饱的。”

  包拯笑着指了指方若华:“郡主真是促狭。”

52书库推荐浏览: 弄雪天子 女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