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方若华一看不好,赶紧劝说——“你要真把我卖了,那小鲜肉,呃,人才就只剩下这一个,你要是不卖了我,以后可能源源不断,说不定有哪个脑袋一热就留在西北不走了,咱们稳赚不赔!”
钱县令琢磨了琢磨,的确是这么个道理,这才罢手。
事实上,就是方若华乐意,人家小鲜肉也不一定乐意,那小子能耐不差,眼睛却瞎,来了没几天就被狐苏迷得神魂颠倒,不知今夕是何夕,连是男是女都分不清了,狐苏哪里像女人?之后又被党项人吓得高烧不退,让她赶紧把人送回去,再有人才缺口,这小子也不能留,真留下,不是让狐苏给削成人棍,就是自己把自己给吓死。
后来又来了一个,到是挺规矩,似乎比较想联这个姻。
那是个只有二十岁出头的小年轻,叫孙元祖,家里世代书香,他自己更是温文尔雅,说话未语先笑,有些腼腆。
这人瞧着不错,又是借口想去大儒明泽门下读书而来,明泽是被方若华从江南那边‘掠’来的教书先生,在镇西城八年间教导出一个状元,两个探花,十数个进士,从此声名远播。
方若华觉得可以把他留下做个几年的苦力。
“哎。”
到今日她还记得,孙元祖当时被忽悠到小学里教书,没想到正赶上开封府四品带刀侍卫展昭,追捕刺客来到镇西城,还让刺客冲入学校。
镇西城的学生们可不是手无缚鸡之力的单纯儒生,一看不好,个个机灵的不行,反应迅速,登时跑得无影无踪,只剩下孙元祖懵懵懂懂就被刺客抓为人质。
展昭因此投鼠忌器,被刺客偷袭,受伤中毒,方若华没奈何,只好扔下军务处理此事,和小鲜肉比,显然御猫更要紧些,至少表面上方若华甚是冷酷无情地表示自己不认识孙元祖,不关心对方死活,一声令下,镇西城的武林人士一拥而上,人海战术拿下了刺客,夺回了解药。
当然,小鲜肉虽然没伤到皮毛,还是被吓得脸色煞白,两股战战,当天就头也不回地离开了镇西城。
方若华叹了口气,本着不肯吃亏的原则,顺手扣下御猫给她打工。
御猫到也没有那么不情愿,而且留下这只猫,后头骗来了五只老鼠,划算。
要不是包大人写了信来,十分可怜地表示展护卫不在,他家开封府的大门一晚上让刺客踩了十八回,害得包大人不得不头一天躲王丞相府里,第二天躲皇宫中去,着实给同僚们添了大麻烦,方若华还不打算放过这般好用,能文能武,扔哪都任劳任怨的好劳力。
那几年的确挺苦,非常非常累,累得西北这些人看到人才眼珠子都是蓝的,坑蒙拐骗什么手段都想用,人才到手里就轻易不肯放走,以至于后来西北人才济济,连峨眉神算子欧阳伶都道,西北人杰地灵,气运独占七分,可钱县令还是抠唆的很,但凡入了他口袋的人才,有人想捞走就跟割他肉似的,奈何人终究要走,西北培养的人才,终究要走遍大宋全境。
第442章 奇事
有关那位传奇公主方若华的热度经久不衰,虽然也有些牝鸡司晨的胡话,但没传起来就让一大堆男人和女人给怼回去,总体来说还是极风光无限。
没几日,一幅从陪葬物中被挖掘出来的画卷被传到网上。
那是一幅夜宴图,月色下公主宽袍广袖,宴请亲朋,赵祯皇帝和包拯都是座上宾,庞昱百无聊赖地趴在桌子上喝酒,展昭与白玉堂似是在吵架,画卷栩栩如生,人物用的白描手法,纤毫毕现,而且保存得极好。
画一出现在网上,就引来无数网友嗷嗷叫,尤其是站在长公主身后阴影中,只露出半张脸的狐苏,登时让网友们沉醉痴迷。
从此电视剧里演狐苏的那些以往也被称为美人的男演员们,个个都被批得灰头土脸,幸好后来大家一想,似乎也没有哪个演员能演的出狐苏先生的半分风姿,便是骂人也没了力气。
不过,一时间各种传闻甚嚣尘上,无数史学家都跟着凑热闹,开始更深入地去研究这一段历史。
苏正嘴里很嫌弃这帮人胡说八道,可其实他也很感兴趣,家学渊源嘛,他们家哥几个都喜欢听那位的传奇。
闲来无事便把各种书籍,传说中的自传残本,还有好多靠谱不靠谱的电视剧都看了一遍,看得上瘾,又去自家老宅的书房里翻看各种古籍记录。
要说为什么我们的国家被称为文明古国,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传承没有断绝。
无论古人还是后世人,用的都是汉字,于是,今人古人的故事才能千百年的传颂。
不过,苏正对自家祖先留下来的资料,有很多都是半信半疑。
比如说,宋朝开封出了名的纨绔公子,安乐侯庞昱,史书上记载,他风流花心,一生没做过一件正事,不学无术,但苏正的祖先却对其十分推崇,说其曾在镇西城县衙处理积年旧账,一年的账目他一个晚上就能理得清清楚楚,丝毫不出错,十几个老账房加起来也没有他厉害。
书中还说,庞昱是个正人君子,他身边美人虽多,但几乎都是走投无路的可怜人,而且大部分都被他出一笔丰厚的嫁妆,风风光光地嫁了出去。
他一生都没有娶妻,从始至终都是开封城大家闺秀,小家碧玉心目中的偶像明星,深受女儿家喜爱,年过五十上街时还是掷果盈车,颇有古时卫玠之风。
52书库推荐浏览: 弄雪天子 女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