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清看着高升的太阳,深深地叹了口气:“先吃,午膳吧。”
这会出去,也不知道她手里那点银子够不够吃饭的。
在将军府住了一个多月了,梁清不仅得了许多钗环首饰,还得了四两银子的月钱。
第一回看到四个银晃晃的大元宝时,梁清稀罕地偷偷摸了半天,后来想到电视上吃一顿饭就是几个大元宝的,梁清瞬间便又收回了自己那副财迷模样。
指不定这几个元宝就只抵四张红票子,有啥好稀奇的。
待梁清吃了午膳,揣上银子,一撩裙摆兴冲冲准备出门之时,绿娥手中拿了一个篮子出来。
“拎,这个,干什么?”逛街向来都喜欢轻装出门的梁清忍不住开口问道。
那么大一篮子,多不好走路呀。
“奴婢将备用衣物装在里头了。”
“什么衣物?”
“备用的,就是夫人若不小心弄脏了衣物,可以换。”绿娥慢慢解释道。
“不必。”梁清摆了摆手,“一会子就,回来,不必带。”
只是去一趟十五分路程外的地方,哪里需要这样。
绿娥看看手中的篮子,又朝梁清看看,最后听话的将篮子放在了一旁,心里头感叹着,原来大家夫人也有这般不讲究的。
梁清这会儿以为这回终于可以走了,不想,她一迈出门,原本在外头候着的几个婆子便尾随而来,而她被簇拥在几人之中。
这派头,哪是出门啊,简直就是出巡了。
梁清抹一把脸,停下步子,很有主子派头的开口道:“除了绿娥,你们,都回去,不必跟来。”
她只是想偷偷去练个听力而已。
几个婆子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一道福了一礼应声道:“是,夫人。”
看着几个四五十岁的女人一脸卑微地朝自个儿行礼,梁清心头有些个不适应,不过她微蹙了一下眉便也受着了。
这里是正经儿的古代,可不讲究什么人人平等。
不管现在还未来,向来都是人去适应社会的,可没有社会适应人的。
梁清愿意抱着宽容的心去看待这些人,毕竟这会儿她也算是受益者,却不会妄想搬出什么人人平等这套不合实际的言论。
何况,在标榜生而平等的现代,也不是有拼爹拼妈的么。
哎,就是不知道被年纪大的人拜一拜,她会不会折寿啊。
梁清眯着眼思考着。
而她这一个问题还未想明白,便又遇上了另外一个。
虽然梁清真心是想要走路出门,但是曾管事却已然很贴心的安排好了出行的马车,且他人也等在马车边上,连带着,还有两个人高马大的护卫。
“听闻夫人想去西市瞧瞧,不带婆子也便罢了,如今外头不太平,护卫还是带上的好,若是夫人出了什么事儿,将军怪罪下来可如何是好?”曾管事笑眯眯开口道。
这么一长串话,恕梁清听不懂。
但是她看那两护卫,大抵也能猜出来。
虽然上回碰上了意外,但是一路看下来,这儿也没想象的那般危险吧,她去的又是闹市,带个绿娥该是够了。
还是当不懂吧,梁清微笑着想着。
只是,曾管事是个奇人啊,端看他给梁清选的书便可见一斑。
连续将同一句话念叨了七回,曾管事一脸亲切地问道:“夫人,可听懂了,要不要小人再重复一遍?”
梁清眼角抽了抽,抬眼看了看天色,深深地叹了口气败下阵来,憋屈道:“懂了。”
“夫人,当心脚下。”
梁清如愿以偿的出了门,只是,身后跟着凶神恶煞的两个护卫,别说直勾勾盯着她瞧了,大部分衣着一般的百姓甚至很是自觉地给他们让道,路过身边时连说话都刻意压低了声音。
这还有什么搞头?
梁清在一天之内不知第几回想要叹气,行吧,行吧。
山不来就我,我便去就山。
这总行了吧!
迦南城的西市很是热闹,沿街是各种木结构的商铺,路边上也摆了许多小摊子,人不算多,大抵此地为军事要地,前些时候又在打仗,比起当初的武绍城确实是多了几分不曾散去的压抑感,以及井然有序的森严感。
梁清带着两个护卫往路边的一个包子摊子前一站,那一身粗布衣裳的妇人脸上立即显露一点惶恐来,强撑着笑问道:“夫,夫人想,要些什么?”
“怎么卖?”这句话梁清说的甚是熟练。
“一文钱一个。”妇人答道。
一文等于一分还是一块啊?
梁清一边思索,一遍从荷包里拿出一锭银子来,“来四个!。”
妇人看看那硕大的银子,又看看眼前客人那张不知人间疾苦的脸,眼角余光中瞥见周围不敢上前的行人,只能自认倒霉,赶紧包了四个包子给递了过去。
“夫人看着面善,这便当送给夫人吧。”
一遇上买东西,梁清觉得自己的语言天赋立马被激发了,一句话听得明明白白。
只是,听得明白了,梁清反倒是又疑惑起来。
看着面善?
这都第二回了吧,古代都是看脸就能免单的么?
“不,”梁清只能摇头,不管是男是女,她都不随便收人东西,又将银子往妇人眼前递了递,“收钱。”
52书库推荐浏览: 墙角养蘑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