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穆桐站到了叶子煜这边,他也得再重新部署一些事情了。儿女果然都是父母的债。
“爹,你最好了。”
穆宁看着穆桐笑容,头疼地朝她摆了摆手,“去做你的事,别在我眼前晃悠了,见到你就觉得头疼。”
穆桐飞快地朝穆宁行了一礼,跑开了。
当穆桐再回到莫府时,并没有过去多久,那时书湖也刚刚给穆桐收拾出来了一个包裹。
书湖一见到穆桐回来就知道自家老爷又惯着公子任她胡作非为。
无可奈何地向着一心想要往外跑的穆桐絮絮叨叨交待起包裹中的东西。
穆桐边听边点头,表示知晓。待到书湖交待完以后,对书湖说道:“这几天家里的事都交给你了,辛苦了。”
“一路平安。”书湖将包裹递到穆桐手中。
当穆桐重新回到李木匠家里的时候,叶子煜已经在那儿等待她了。
作者有话要说: 文言文都还给老师了,写得匆忙,都不知道有没有写错什么……
☆、第四十四章
院中除了叶子煜和张王氏二人,还多了两名劲装男子站在叶子煜身后。
“这是?”叶子煜看着他们,提出了疑问。
“这二人乃是我的护卫,此次与我一道前往。”叶子煜解释道。这次出门担心半路有什么事,带着他们也能方便一些。
穆桐了然的点了点头,毕竟这次去往黄源县并非只有她和叶子煜两个人,张王氏并未习过武,万一路上遇见什么意外,这二人也能护着张王氏的安全。
一行五人快马加鞭,路上没有一点耽搁,仅仅耗费两天半,就赶到了黄源县。
距离黄源县越近,穆桐一行人就愈发警惕。他们的行踪并不隐蔽,右相一派应该已经知道他们掌握了证据的消息,他们绝不可能轻易让叶子煜一行人将张连所留下的证据给带走。
进入黄源县后,他们随着张王氏径直往张家过去。
这时,张家门前的灯笼上糊着的还是纯白的灯笼纸,门上的白布也未取下。上一场的丧事还未落下帷幕,这个家就又失去了一位主人。
张王氏拿出钥匙,将门上的铁锁取下,徐徐推开木门。
张家不大,一共不过半亩多地的大小,有四五间房和一个不大的小院。
进入张家,张王氏快步往柴房方向赶去,木材堆满了房间,她吃力地不停将木材搬出柴房,见状,穆桐他们也赶紧一起帮忙。
移开柴火后,张王氏跪在地上,挨个轻轻敲打地上的石砖,终于听见有两块石砖下面传出了闷声的空响,她小心地将石砖挪开,露出了里面的两个小箱子,两个箱子大小相同,不过箱子顶上的雕花一个是牡丹,另一个是劲竹。
看着这两个箱子,张王氏有些感慨,曾经她和张连约定一起将他们的秘密都放在这两个箱子里,谁也不能偷看对方的木箱,这一晃眼已经过去了十年。
小心地将雕有劲竹的箱子打开,张王氏与穆桐几人讲道:“这个箱子就是连子的。”
在箱子里有着各种零零碎碎的小东西,这些小东西上面摆放着一封颇有些厚度的信封。
穆桐和叶子煜对视一眼,关于白银失窃的所有真相应该都在这封信里面。
张王氏拿到信后,并没有立即打开,反而将它递到了叶子煜手中。
这两天张王氏不断回想她与张连最后的对话和留给她的那些话,连子他并不是一个十分冷静的人,但最后那次见面中连子的情绪却十分平静,又从李木匠那里的信到现在她所拿到的这封信,她心中隐隐约约有了一个猜想,在那件失窃案中,连子恐怕确实在其中参与了什么。
不管是被迫还是有意,这都让张王氏有些不敢面对。
叶子煜接过信件,将其打开,开始查看张连留下的最后信息。穆桐也凑到叶子煜的头边,一起看了起来。
一盏茶后,叶子煜缓缓将信纸重新放回了信封,张王氏看向叶子煜的目光充满了不安。
穆桐看完信,看着张王氏欲言又止,有些不忍说出真相。
张王氏一见穆桐这般神态,心中顿时了然,一时间失了力气跌坐在地。
叶子煜将信好生收在了怀中,看着一脸颓然的张王氏道:“信中张连陈述他确实参与了白银失窃案,但虽然有罪,还罪不至死,现在证据确凿,本王定会还他一个公道。”
张王氏笑得悲凉,伏地拜道:“多谢殿下。”
这次拿到证据是超乎预想的顺利,这也让回程显得更加危机重重。
“此案紧急,不便耽搁,夫人并非习武之人,从京城如此奔波到这儿已是不易,再这般快马赶回京城,恐怕你的身体会难以承受。我将两位护卫留给夫人,先与友人先行回京。”叶子煜与张王氏说道。
若路上有刺客阻拦,恐怕在围攻下,难以保护好张王氏,张王氏没有信件对右相一派的人威胁不大,他们分开走对张王氏倒还更加安全一些。
张王氏并无异议,这事就这么定了下来。
如此一来,来时五人,回京时只剩下叶子煜和穆桐两个人一起疾驰赶回京城。
因为在路上耽搁越久,其中的变故就越大,再加上两位都是习武之人,所以晚上他们索性也未入住客栈进行休整,在需要休息的时候就在路边随意停下度过这个夜晚。
52书库推荐浏览: 麦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