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昨儿过去探望,奶奶说是今儿回来的。”静漪将她扶起来,陶因润过来帮忙。
“梨花还不开。”陶因泽坐在桌边,叹道。
静漪和陶因清姐妹都看向窗外。
“再不开,我可要回去了。”静漪笑着说。这次来,心里总是不安定。也许是存了心事的缘故。
“骧哥儿又得出去了,你回去也是在宅子里囚着,不如在这多住几日。”陶因泽说。
“大姐,那你这账就算错了吧。就是老七又得出去了,最好还是放她回去吧。要不又得多少天见不着?”陶因清一本正经地说着,望向静漪,“静漪,你那三哥还真是能耐,平叛这种好差事,也派给老七。怎么别的好事儿就不见得派过来呢?”
静漪怔住。
陶家姑奶奶们在一处常议论政事,她习以为常但从不参与。她知道她们对南京的很多做法都有不满,但是这样当着她的面说出来,是她所没有料到的。
陶因泽只是盯了四妹一眼,陶因清看静漪脸涨红了,借着喝茶,闭了嘴。
屋子里沉寂下来。
“起风了,满天黄沙,这梨花还是别开了……”陶因润打破沉默。
静漪再看窗外。可不是么,就这么会儿工夫,起了大风,黄沙漫天的……春天里的沙尘暴是很有些吓人的,或许再过一会儿,就什么也看不清了吧?
果不其然,她从陶因泽那里离开时,屋里已经要掌灯。天空昏黄暗黑混着,辨不清这到底是白天,还是夜晚。
静漪惦记着老祖母。到底让人去道观问问。得知她因天气不好,在道观再留一晚才安心。
这样的沙尘天,门窗紧闭,桌上都落一层细细的尘,只好闭门不出。
静漪坐在窗前看着眼前这几棵在狂风中摇摆的梨树……挂了满枝头的尘土,还要怎么开花呢?
她叹了口气。
树且如此,隔壁一院碧草,怕更要被沙尘掩埋了呢……
“小姐,宋妈来传话,姑奶奶说天气不好,让您晚上就别过去了。”秋薇进来。说着,把手上一个暖手炉递给静漪,让她暖着肚子。“张妈刚熬了红糖水,回头给拿来。”
静漪抱着暖手炉,仍望着外面,说:“好。”
她也懒怠动。肚子疼的跟有刀子在扎似的。
“小姐,晚饭也好了,吃点儿?”秋薇问。
“先搁着吧。”静漪说。没再听到动静,她觉得不对劲,回头看,果然秋薇呆站在那里,“怎么了?”
秋薇摇头。
静漪了然,笑了笑,坐下来,招手让秋薇过来,问:“你又不是不知道我的事。就是不太舒服,没胃口罢了。对了,你编的那个毛线围巾呢?上回不是编好了一条?还哄我说是给我的,都不知道哪里去了。”
“那个不是给小姐的。”秋薇在她脚边坐了。
静漪逗弄着秋薇的耳坠子。
薄薄的金叶子,一拨,乱颤……
“那什么时候轮到我?”静漪故意问,“你到底是不是我的丫头?怎么先都尽着外人?你数数,都多少人得了?老太太、老姑奶奶、小少爷……姑太太也有,别说八小姐还得了两条……阿图!还有阿图……”
“小姐!”秋薇鼓了腮。
静漪手指戳了下她的腮,说:“阿图都有,我没有?嗯?”
“小姐真是的,这个给小姐还不成么?”秋薇说着,拖了一个大布袋来,从里面掏出来两挂绒线给静漪看。一团白的,一团黑的。“小姐喜欢哪个颜色?这是八小姐带我上街自个儿去挑的呢。我挑了最好的。”
秋薇拿起绒线来,贴在静漪面颊上。
柔软而温暖的绒线,让静漪瞬间心里暖了暖。
“不如,小姐和我学吧?白色这个衬小姐。小姐你戴白色的围巾好看的……哦哦,什么颜色小姐戴都会好看的。”秋薇笑着,指着黑色的那个,“黑色的嘛,不如等小姐学了,编给姑爷吧。我想着,这几年,小姐你也没给姑爷做什么贴身的东西,这以后……”
静漪扯过绒线,对着光看着,说:“什么现在以后的,我要黑色的。”
“那白色的给姑爷?”秋薇促狭地问。
静漪拿了绒线打她,她躲着。
闹腾了一会儿,静漪只觉得身上出了汗,身上也舒服点了。
“他不稀罕这个的。”她说着,拆了绒线。
秋薇看看她神色,虽淡淡的,还是有些黯然。
她把绒线拿过来,套在手上,让静漪缠线团。
静漪将线缠的太紧,勒的手都没血色了,秋薇急忙提醒她:“小姐,手不疼么?”
静漪把绒线好不容易从手上剥下来,再缠,就放松了好些。
“小姐,你打算什么时候和姑爷说?”秋薇小声问。
静漪发了会儿呆,说:“再等等吧……又不是立时三刻就走得了的。”
“去那么远的地方,小姐……德意志是什么样的?”秋薇好奇地问。
静漪想了想,还是没办法跟秋薇形容,只说:“等你去了就知道。”
“哦。”秋薇点头,“是不是当年老爷和太太也去过德意志?”
静漪慢慢点了点头。
静静的涟漪,曾经父母眼中莱茵上静静的涟漪,也许只是父亲的,但最终变成了她的名字……她停下手上绕线的动作,发了会儿呆,说:“等你跟我回来,都多大了……秋薇,你也该嫁人了。”
52书库推荐浏览: 尼卡 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