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娘敛财手册_茗荷儿【完结】(145)

阅读记录

  辛氏摇头,“你爹最大的心愿就是像你曾祖父那样入阁拜相光复门楣,咱们不能给他添乱,尤其你一个姑娘家,不用跟着瞎操心,即便天塌下来,自有你爹爹撑着。”

  说罢,掏帕子给杨萱擦擦眼泪,拿过她才刚拟定的礼单瞧了瞧,将秦家划掉。

  杨萱不解地抬头,“以后跟秦家就不来往了吗?”

  辛氏轻轻叹一声,“立场不同,没法再走动了。我实在也没想到,秦大人竟然豁出去前程用密件换了周路死。”

  周路死了?

  杨萱低呼一声,随即明白。

  秦铭临阵倒戈,在靖王这边已无立足之地。

  而太子那边白白折损一个四品武将,想必也有人对秦铭心存不满,何况叛主这种事情,走到哪里都会被人诟病。

  仕途定然是毁了的。

  杨萱却隐隐有些羡慕秦笙,并非每一个爹娘都愿意舍弃即将到手的荣华富贵,只为保全女儿名声,替女儿出气。

  转念一想,如果秦铭不反水,靖王未必能败,而杨家就不会受牵累。

  追根究底,秦家的所作所为间接影响了杨家的命运。

  可自己当初如果不替秦笙隐瞒,也未必能有后来这些事情。

  兜兜转转,都是命中注定吧。

  腊八之后,辽东连连传来兵败的奏章,先是辽海卫失守,接着沈阳卫沦陷,女真人直驱辽阳城下,大有一举破关的阵势。

  朝野上下一片哗然。

  有人奏请太子再度率兵御敌。

  启泰帝愤然道:“难不成除了太子,万晋朝数千万子民就无人能领兵作战?朝廷养这几百将领都是废物?”

  太子自然未能成行,而是举荐了他身边一个得力将领出征。

  靖王仍是奉旨筹措粮草。

  腊月十八,朝廷如往年一样封了大印,诸事暂且搁置不理。

  纵然朝政如同暗涌翻滚不止,可对于京都百姓来说,仍然是个安稳年。只是上元节灯会的花灯还不曾散,辽东那边又传来噩耗,失守的重镇已多达五个。

  据说是冬衣未至粮草不济,士兵们冻得手都握不住刀,怎么御敌打仗?

  靖王辩解道:“辽东与宁夏不同,辽东以屯兵为主,无需全额供应粮饷。”

  便有人轻轻一笑,“王爷许是只顾着淮南盐场了,不知道辽东连年饥荒,这两年都在打仗,士兵哪有工夫种地?”

  又有人道:“七十万两白花花的银子,估摸能供辽东将士吃穿好几年。”

  启泰帝盛怒,一头扎在龙椅前。

  早朝不退而散,启泰帝卧床不起,朝政尽数掌握在太子手里。

  夏怀宁坐在东宫花厅,手里捧一杯沏得恰到好处的云雾茶,面上波澜不惊,带着与他年纪不相称的老成。

  这阵子,他已经成为东宫的常客,也是太子幕僚中最为年轻的一个,无需经过通报即可出入花厅。

  这世的变故比前世提前了两年。

  不出意外的话,等靖王将他贪得的银两吐出来,辽东战事就会以全胜而结束。女真人俯首称臣,作为万晋附庸永不会再犯。

  万晋国只需每年拨给他们少许粮食即可。

  消除了外敌就该清算内患。

  沐恩伯要被斩首示众,靖王会圈禁到死,所有被靖王驱使为靖王摇旗呐喊的人都要逐个清算,其中就包括白鹤书院的辛氏一族以及杨修文。

  夏怀宁当然不会眼睁睁地看着杨家阖家入狱,他要杨家人求他,最好是杨萱亲自来求。

  杨萱心软单纯,为了全家人的性命,肯定会心甘情愿地嫁给他。

  唯一不足的是,这阵子太忙,他没腾出功夫来赚银子,尚未购置宅邸。

  不过,这也不算什么。

  大功告成之后,太子殿下论功行赏,少不得给他丰厚的赏赐。

  正如夏怀宁预先打算的,二月底,靖王再次筹措粮草之后,辽东战事大获全胜。

  战死辽东的士兵家眷俱都得到了优厚的抚恤,那些伤病残疾的军士也获准回乡养病。

  其中便有夏怀宁的长兄夏怀远。

  当年夏怀远离京时才只十岁,还是个满脸稚气的孩童,如今已经年满十八,生得肩宽腿长,高大魁梧。

  夏太太看着阔别八年的长子,哭得肝肠寸断,几乎喘不过气来,半晌,拉着夏怀远左右打量了个仔细,关切地问道:“阿远,你写信说受伤,是伤哪里了?”

  夏怀远笑道:“之前左胸中过箭,伤口早就好了,里面留下些症候,没什么大毛病。这次正好有这个机会,上峰顾及我,借口回家养伤,让我在京里谋个差使,举荐信都写好了。”

  说着从怀里掏出张银票,展开来,递给夏太太。

  夏太太斗大的字认不得一箩筐,却识得“纹银二百两”的字样,端详好半天,咧开嘴惊喜地问:“这些都是给娘的?”

  夏怀远郑重点点头,“娘生我养我,而我这些年却一直未能承欢膝下,心中实在有愧。这些银两,娘留着买些滋补药品来吃,添置几身体面衣裳。”

  夏太太欢喜万分,小心地将银票对折,再对折,收在自己荷包里。

  夏怀远又看向夏怀宁,笑道:“弟弟也长这么高了,弟弟学问好,年纪轻轻就考中秀才,咱家祖坟也算冒青烟了……爹若是泉下有知,肯定也会高兴。弟弟有出息,哥以后就仰仗弟弟照拂。”

52书库推荐浏览: 茗荷儿 穿越重生言情 种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