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好邀他同坐:“说起来,子桑也是我赢氏后裔,孤得尊一声兄长才是,回了秦国这许久都不曾邀先生喝茶,是孤的不是了。”
君侯突然套近乎,赢支有点意外,连忙行礼道:“君侯折煞微臣了,微臣担不起。”
“子桑不必拘礼,今日孤没有别的意思,只是兄弟之间说说话。”任好示意他坐下,问道,“子桑家中还有什么人,可娶妻生子?”
赢支坐在软垫上,放松了些,回道:“劳君侯记挂,子桑已娶妻,夫人也是秦国人,只是还未曾生育。”
任好笑笑:“若是子桑得了孩儿,务必要告知内廷司,到底是我赢氏儿孙,既然子桑已经回国,你和你的孩儿自然还是要入宗册认祖的。”
又是一道恩典,赢支有些招架不住,连忙推辞:“子桑不才,后辈更是难有功绩,怎敢入赢氏宗册,恐有污赢氏先祖尊名。”
“子桑这话不对,我赢氏子孙千千万,正是因此才得以继任祖宗留下的大好江山,子孙不嫌多,只要是忠心秦国的赢氏后人皆可入宗册,唯有那些背主二心、不记祖宗先德之人才不配入宗册,至于子桑……”任好拿起杯子吹了吹,小啜一口,接着杯子遮掩的档隙偷偷看赢支。
他的话已经说得很明显了,提及母国和先祖,又言及本家后代,若是有二心之人此刻多少会有些局促,但赢支没有。他细细地思量着君侯的话,之前的不安好像已经消失,目光纯粹淡定,看来是真心回国报效,至少心中无亏。
任好稍稍放心,打趣道:“这本来就是天生命定之事,谁还能挑选自己的祖宗不成?子桑就不要推辞了。”
赢支心想,这或许也是君侯对于宗室们的一种掌控,官僚腐败最容易从贵胄宗族中滋生,君侯想将大权握在自己手里,必得对赢氏同宗们留有后手。反正自己清清白白、问心无愧,与其遮掩推脱,不如坦诚地将自己的一切交待干净,于是对着任好的方向拜了一拜:“子桑领命,回去便整理自家俗务,一一上报内廷司知晓。”
任好点点头,把玩着手上的杯子,似是随意提起,问道:“晋国与虞国联合攻打虢国,此事你怎么看?”
突然言及政事,赢支不知任好是何用意,中规中矩地回答道:“虢国乃周文王后裔之地,实为正统,可虢国多难,又因着地形与诸国之间的纷争,这些年来不是迁徙分散而居,便是在被灭与复国之间。虞国是因为收受了晋国名马和玉璧之贿,借道攻虢,虢国刚与戎族一战,兵力不甚强劲,居于下风,这才失了上阳城。”
避开关键只言事实,看来他还没有放下戒心。
任好直接发问:“若子桑还在晋国,晋侯对于借道一事发问,子桑会作何回答?”
赢支心头一惊,难不成秦侯以为他是晋国的探子,不信任他?这听起来并不是在询问,而是在探听他的态度。
赢支微微一颔首,笑道:“君侯自有计较,子桑作为臣子,自当听从君令。”
任好走到赢支身边,他的目光始终追随着自己,恭敬而谦和,任好面对他,言语中放低了姿态:“子桑在晋国游历,与诸国能人打过交道,见多识广,孤是个粗人,只好些征战用兵之事,如今孤有意尊子桑为师,想听先生解惑。”
赢支不大了解任好心性,但他素知为君者多疑多心,可此番任好诚心发问,倒叫他不好含糊应对,略为思量,方道:“子桑以为,借道出兵他国一事当作两种考量,借道方或有其他意图,中间国自身难保,借道方若真心联盟,中间国也难免不会成为下一个被攻击的对象。不论出于何种目的,除非中间国国力强盛,外不惧他国挑衅,内能保自身无虞,否则同意借道,对于中间国来说,有弊无利。对于借道国来说,跨国征伐,路远劳兵,途径陌生之地不知其形势,本就不是上乘兵法,借道行军,莫不是铤而走险,便是另有所图。”
“谁又知道,晋国的目的究竟是不是虢国呢?”任好嘀咕,见赢支眼神一闪,任好连忙道,“哈哈,孤不过随口一说,先生不必放在心上。”
正说话间,公子絷求见,禀道:“九方皋先生回来了,君侯可要传召?”
“皋先生外出三月寻良驹,一定是有所收获。”任好大喜,立马从与赢支的谈论中脱身出来,吩咐道,“不用传召了,叫子良过来,孤同他一起去瞧瞧。”
任好急匆匆出门,擦身而过时,意味深长地看了公子絷一眼。公子絷和赢支躬身送他离去,两人方才一同往外走。
赢支来秦国这些年,严谨修身,很少与其他大臣有私底下的往来,跟公子絷因为出于同宗,年下祭祖之时相识,交谈过几次,关系倒是不错。
见赢支有点闷闷的,犹豫再三,公子絷首先开口:“其实方才我在外头,听到先生同君侯的谈话了。”
赢支有些无奈:“我不知道君侯想听什么,我只能猜到,有些话君侯一定不爱听。”
公子絷严肃地看着赢支道:“你错了,你不敢说的,正是君侯想听的。”
“君侯他……”赢支有些不敢置信,以他在晋国的经历来说,为君者多喜听顺从之言,故而方才他的话语间不敢有与君侯相悖之言,“我赢子桑虽不懂为君之道,但也深谙为臣之法,忠心不二,顺从君意,乃为人臣子本分。”
52书库推荐浏览: 水木糖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