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子罃宽慰:“胜败乃兵家常事,父侯莫要过度伤心。”
“不只是伤心,孤更是后悔。”任好看向世子罃,他的眼窝深陷,额头、眼角、嘴角均生出许多皱纹,随着他说话的神情而扯动,“若是当初孤听了右相的劝,就不会有这么多将士回不了家了。”
“父侯。”
“你别说话,孤不想听那些。”任好缓缓地转过身,问道,“将士家人的抚恤做好了吗?”
“兵马司已经在做了。”
任好手一抬,吩咐道:“传内史拟旨,崤之战殉国的将士,每户赏金二十,由公造司统一筑建勇士陵地,世子罃亲自主礼祭奠。另,宗伯赢絷,奉命监军出征,壮烈殉国,特追封为‘信尚君’,赐良田三百顷,子孙袭之。”
世子罃领旨:“是。”
任好长叹一口气:“孤去看看二位相爷,还有子沛。”
宗伯府挂起了黑色幔帐,满朝文武都来了,赢沛在里头给前来吊唁的客人回礼。
走到门口,任好忽然就不敢进去了,他该怎样面对子显呢?他是为着自己的野心,执意要打这一仗,子显本可以不用上战场的,要不是替他亲征壮军心,他可以好好地呆在雍城继续做他的宗伯,根本不会身丧异国他乡。
跟何况,如今灵堂里盛放的不过是他常穿的几件衣裳和常用的几套器物,而他身为君侯,连将士们的遗体都运不回来,有何脸面进去祭拜?
任好朝着灵堂的方向,深深地鞠了三个躬,转身离开了。
百里奚不在府上,夫人杜娘红着眼迎接君侯,他们唯一的儿子如今流落晋国,生死未卜,她实在没有太多精力应对。任好没有久留,转道去了蹇叔府上。
蹇叔好像早就料到君侯会来,一早在正堂等候。
任好见到蹇叔,什么话都不说,深深拜倒。
蹇叔连忙去扶:“君侯折煞老臣了。”
“孤有愧,悔不听右相之言,方招致今日大祸。”任好嘴唇干裂,嗓音嘶哑。
蹇叔亲自奉茶:“事已至此,君侯要向前看。”
任好端着杯子却不饮用:“右相宽心,孤已经着人去想办法了,孤已经痛失三万将士,绝不能再失去三位良将。”
蹇叔摇摇头:“君侯不必想着宽老臣的心,当日犬子离秦,老臣本就抱了诀别之心,此战已成定局,老臣方才说了,君侯要想想以后。”
攥着杯子的手青筋暴起,杯中水随着他颤抖的手倾洒而出,任好咬牙道:“右相放心,秦晋正式决裂,此仇,孤一定要报!”
晋侯姬欢继位不久,便在崤山一举战胜秦国,俘虏三位秦国大将回到都城,满城文武列队恭贺君侯大捷。
是夜,晋侯在将营设宴犒劳将士们。姬欢年纪不大,酒量浅,不多久便有些上头,离席回宫去了。
孟璇领着众人在晋宫等候,好不容易等到姬欢回来,自然又贺了一轮。姬欢吹了风,本已醒了大半,这么一来,又有些晕乎了。
孟璇亲自替姬欢揉帕子擦脸,趁着他迷醉,问道:“君侯打算如何处置秦军三将?”
姬欢嘿嘿一笑,回道:“孤首战告捷,俘获的又是秦军大将,自然是要杀之以扬国威。”
孟璇心中一紧,吩咐姬欢身边寺人道:“君侯醉了,去煮碗醒酒汤来。”
支开寺人,孟璇方才继续:“君侯大捷自是要贺的,然君侯细想,秦晋结好,文公新丧,秦侯哀伤悲痛,送来丰厚祭礼,怎会授意三将行灭滑之举,挑拨我晋国与秦国之间的关系?这定是他三人不守军令私自为之,若是叫秦侯知道了,一定恨不得食之肉、噬之骨。君侯继位不久,要以仁义立国,既然同是杀人,为何不放任秦国去做,何必你亲自动手,反而在列国之间落下个嗜杀的名声?”
姬欢倚在床塌上,孟璇温柔的动作让他仿佛回到了小时候。父侯国务繁忙,生母身份低微且常年卧病,他自小便是孟璇带着的。儿时身子弱,常易盗汗梦魇,每回深夜惊醒,总有母亲守在身边,替他擦汗,同他说话,正如同此刻一般,只要母亲陪着,他总能安心地睡去。此时的姬欢迷迷糊糊,孟璇的话听得不大真切,但总觉着母亲是为着自己好,便含糊着答应了,然后卸下了全部防备,在孟璇柔和的拍打中安然入睡。孟璇紧着示意荷香去传旨,不论如何,总归救人要紧。
寺人取来醒酒汤,孟璇却示意他放到一旁,轻声道:“君侯已经安睡,你好生看护,不许叫任何人打搅。”
姬欢果真翻了个身,发出轻微的鼾声,寺人只能听从吩咐,好好地服侍君侯安寝,不再言其他。
百里视三人出了大狱,方才拐过街角,便瞧见一驾马车停在那里等,三人担心晋国人改了主意,警惕地停下了脚步。一名穿着斗篷的人从车上下来,取下遮住大半面容的兜帽,灯笼照清楚她的脸,百里视有些惊讶:“女公子!你怎么在这?”
孟璇微微一点头,算是打过招呼:“妾身已在此等候多时,总算是顺利出来了。”
三人略一思量,明白这大概是孟璇的计策,蹇术道:“多谢女公子周旋,末将等方才能出了晋国牢狱。”
52书库推荐浏览: 水木糖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