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军闭门不出,还望将军请示君侯,是否攻城?”
任好跨步进来,还没站定就接话:“攻,为何不攻?把所有器械都用上,集中攻打一处,务必破开一道口子来。”
蹇丙得令,赶着下去布置。王官城墙又厚又坚硬,一般的方法很难攻破,饶是他们这些年改进了攻城器械和方式,也很难在三日之内攻破此门。晋军打定主意不出来,既如此,君侯下令攻城的用意在哪里呢?百里视不知君侯计策究竟为何,犹豫着要不要开口。
任好在地图前站定:“孟明,想问什么就问吧。”
“君侯,末将不明白,为何拼上秦国耍无赖的名声,也要刺伤先且居?那点小伤口并不致命呀。”
任好随口接道:“蹇丙的箭上有东西。”
百里视眉头一扯,君侯向来讲究忠信仁义,即便说兵不厌诈,可阵前挑战便得堂堂正正,为何要使这些见不得人的手段。
当然,这些话他不敢直接对君侯说。
任好瞥了一眼,瞧他喉咙里咽来咽去不知道在吞什么,笑道:“你放心,不是致命的毒物,晋国的军医随便就能治好。”
“那为何?”
点到为止,任好不说了。
百里视只好换一个问题:“末将还有一问,既然明知强攻不行,为何还要做?”
“攻城只是造势,孤真正的用意并不在此。”任好在王官城内画了一个圈,“不瞒你说,孤的人已经进去了。”
晋宫。
寺人通禀:“君侯,天子使臣来访。”
姬欢放下手里的奏疏,疲惫地揉揉眼角:“请。”
由余只身一人走上大殿,姬欢本来整理好衣襟,做好准备迎接天子使臣,看到眼前之人却皱了眉,满心不悦。
“你执秦国的牦节,如何传达天子的旨意?”姬欢眼皮一抬,“要造反吗?”
由余不紧不慢地回答:“晋侯容禀,外臣奉君侯之命朝见天子,此番是领了天子的旨意从王都而来。”
姬欢觉得事情没有那么简单,眉间一蹙:“既如此,为何不是天子亲派使臣,却要叫你来传旨?”
“因为此事事关秦国。”由余将牦节往地上一顿,缓缓道,“天子旨意:赐婚秦侯,以公主下降,着晋侯主持婚仪。”
公主下降列国,以诸侯主持婚仪的礼节是有的,但姬欢怎么都想不到天子竟会让他去主持秦侯的婚礼。
姬欢直立起身:“你说什么?”
由余奉上一卷圣旨:“天子旨意在此,请晋侯过目。”
寺人将旨意呈上,姬欢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还是不大愿意相信。秦晋交恶,崤山和彭衙之战更是让两国有水火不容之势,列国皆知,天子不会不晓,又怎会任命他为特使去秦国示好呢?
除非,天子对秦侯有别的用意。
君侯沉默着不说话,大殿内亦无人吱声,殿外有人趋步而来,传话给门口的侍从,又传给君侯身旁的寺人,晋侯听完急报,原本紧绷着的脸差点塌了,险些跳起来,顾及到由余还在,努力克制住自己的情绪,压在膝上的双手握紧了拳,咬牙吼出三个字:“关殿门!”
一声闷响,沉重的大门将阳光紧紧地关在外头。
由余露出一个微不可查的笑容——看来,秦军已经发动进攻了。
“晋侯这是何意?”由余故作吃惊。
“你以为孤不敢杀你吗?”
“你不敢。”由余抬眼对上姬欢的目光,“公主下降之事即刻便会传遍列国,外臣出使晋国,奉的不是秦侯之令,而是天子的旨意。”
“你威胁孤?”
由余恭敬一揖:“外臣不敢,外臣只是想提醒晋侯,君臣之道。”
君臣之道!
是啊,大周王朝还在,天子面前,再威风的诸侯都只是臣。
“天子为何会突然赐婚秦侯?”姬欢终于问出了这个问题。
“君侯德义列国皆知,天子赐婚是对诸侯修德的鼓励。”由余知道晋侯想问的不止是这个,自觉地补了一句,“天子还说,晋国乃姬姓王室后裔,以晋侯主持公主婚仪,更显王室天威。”
姬欢不屑:“王室天威?是秦侯的威风吧?”
由余微微一笑,不置可否。
姬欢方才觉出说错了话,他毕竟年轻,被由余一激便口不择言,此语不仅失了君主的气度,还有涨他人威风之嫌,气急败坏地坐在那里,憋得满脸通红。
由余见他半天不说话,禀道:“天子之意,还在秦晋交好……”
“交好?”姬欢匆忙打断他,“秦军在我晋国攻城掠地,秦侯就是这么交好的吗?”
由余的神情变得凝重:“晋侯知道,秦军之意并不在此。”
姬欢的手指抠紧桌角,他的确知道。秦军此次讨伐不是为了城池土地,而是报崤山之仇。
由余接着道:“征伐苦的是两国百姓,君侯仁义,只要晋国肯退一步,秦军自会相让。”
姬欢沉默了。秦侯好算计,一面大举攻战,一面拉拢天子,把他拎到屋顶,又把梯子撤掉,让他只能狼狈地滚下来。
52书库推荐浏览: 水木糖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