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袍泽_水木糖籽【完结+番外】(35)

阅读记录

  受封礼之后,齐侯姜小白在葵丘设祭坛,请诸侯结盟,邀周天子使臣宰孔观礼。

  各国诸侯依序排位,共执牛耳,杀牲歃血,焚文以祭天地,抛玉璧以慰山河,饮过同壶酒,食过同鼎肉,盟约乃成。

  齐侯当众宣读盟约:“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后,言归于好,共遵同盟法度:一曰国务自理,若有内乱,不可将祸水引向别国;二曰善待友邦,难时互相扶持,不可因灾荒囤不售粮;三曰稳固国本,不可任意废立储君世子;四曰尊卑有序,自国至家,不得以小换大、以幼替长、以妾代妻;五曰明白国事,不得纵容妇人外戚干政。”

  条条款款下来,倒不像是在宣读盟国约定,反而有些像天子在下旨宣告,几位大国诸侯约定好了一般,缄默不言,底下的小国诸侯便也不敢言语。

  盟约毕,齐侯宴请诸侯,宰孔先行归王都向天子复命,途中遇到了晋侯,他身体抱恙,故而久久未能到葵丘,以至于错过了这场结盟。

  宰孔与晋侯同为姬姓宗族,交往亲密些,探问了晋侯的病情,宽慰道:“盟约已结,晋侯既身子不爽,不必再前往了。”

  晋侯有些拿不定主意,犹豫道:“当初七国于首止会盟,缔约辅佐太子姬郑,郑国听信周天子使臣之言半途毁约,齐国还因此攻打郑国,后来太子姬郑继位,才重修旧好,齐国强大,若因孤未赴盟约而心存芥蒂,岂非给晋国带来祸端?”

  宰孔道:“恕老夫直言,齐侯年纪大了,深知留给他的时间不多,有意加快称霸的步伐。眼下,他少顾内政而致力于向外征伐,向北攻打山戎,向南攻打楚国,东边尚未有动静,却向西缔结盟约,显然,地处齐国西边的晋国暂时不在他的计划之内,齐国兵力有限,您大可不必担忧。”

  晋侯多心,向宰孔探听了几句盟约的情况,宰孔笑道:“晋侯只管宽心,并非每个诸侯都到场结盟,晋国强盛,虽不及齐国,总是位居众多诸侯国之上,晋侯安心养病,勿要多疑才好。”

  晋侯想了想,宰孔说得在理,且他贵为周公,又是天子使臣,他的话还是有些道理的:“大夫说得没错,是孤多心了。”

  晋侯忽然心中一阵绞痛,一名侍从连忙取了丸药给他服下,宰孔眼见着这一切,想起了平日里听到的一些传闻:晋国内部不睦,三公子自尽的自尽、出逃的出逃,如今晋侯又抱病在外,想来国内的形势更为严峻,低声劝道:“恕老夫多言,晋侯该担心的是内政,而非外交。”

  晋侯苦笑,应付了几句。宰孔离开后不久,晋侯便传令下去,调转方向回国。

  回国之后,晋侯的病情不仅没有向好,反而日益加重。感到自己命不久矣,晋侯召见近臣荀息,安排身后事宜。

  晋侯屏退了众人,只留荀息说话:“你跟了孤这么多年,孤的心思你都知晓,晋国多年内乱,孤深感无能为力,不能于政业上有所建树,自当面见晋国先祖请罪,唯有一事孤放心不下。”

  荀息跪在晋侯床边:“但凭君侯吩咐。”

  晋侯倚靠在枕垫上,望着桌案上批了一半的奏疏,苦笑道:“孤都这样了,他们还不想立奚齐为世子,孤这个君侯,当真这么做不得主吗?”

  荀息抬头看了一眼,晋侯满脸苦涩,身居高位者,也多身不由已。

  “都说孤宠信骊姬姐妹,逼死了申生,赶走了重耳和夷吾,可孤也是人,也知冷暖,只想找个贴心人。那些美人都惧着孤,亲生的儿子也都远着孤,只有骊姬和奚齐愿意时刻陪着孤,孤为何不能多给他们一些恩典?”

  晋侯越说越激动,荀息连忙起身替他顺了顺气,又给他喂了口水:“君侯记挂着公子夫人,也要爱惜自身,只有君侯的身子好了,才能保护他们。”

  晋侯指了指桌案上的笔,对荀息道:“拿过来,孤要立世子。”

  荀息愣了一下,瞧着他坐起来都费劲,犹豫道:“是否需要臣代笔?”

  “不,孤要自己写。”晋侯坚定地坐直上身,在荀息的帮助下握笔拟旨。

  盖上晋侯大印,奚齐的世子之位尘埃落定,荀息将旨意收好,晋侯倚在床头止不住地咳嗽。

  “君侯躺下歇息吧,臣就不打扰了。”

  荀息欲退下,晋侯叫住了他:“你过来,孤还有话对你说。”

  荀息复又上前,晋侯道:“奚齐年幼,恐不能应对朝堂众人,孤若将他托付给你,你会如何待他?”

  这样的话甚似临终之语,荀息不知该作何回答:“臣惶恐,君侯福寿延绵,定能亲自教导世子成才,荀息不过尽臣子本分而已。”

  晋侯虚扶一把,叫他抬起头看着自己:“你知道孤的意思,但说无妨。”

  瞧晋侯这样,恐时日无多,为着不叫他忧心,荀息答道:“荀息为晋臣,自当竭尽全力辅佐晋侯,加之以忠贞,以报君侯之万一。”

  晋侯问道:“何谓忠贞?”

  荀息道:“国家之利,知无不为,事君如父,不敢自专,此为忠;为臣者,对新君无愧,先君亦无愧,以一事之,此为贞。荀息愿为君侯之忠贞者,从君侯之命。”

  晋侯又问道:“如今晋国内乱不断,多少人盯着孤、盯着这晋侯的位子,若孤不在了,你可愿如此对待奚齐?能否助他顺利继位?”

52书库推荐浏览: 水木糖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