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笙_南墨离【完结】(581)

阅读记录

  文国公次子文韬,与其母族表妹谢婉容,定亲了。

  这亲事一定,邺京城内又不知碎了多少芳心。

  由于陆铮与文韬接连定下亲事,落在杜奕衡跟林子轩身上的目光,便更多了起来。

  这日,陆铮、杜奕衡、林子轩应文韬之邀,到文府小聚。

  陆铮还好,杜奕衡跟林子轩,几乎可以说是逃一般地来到文府。

  时隔数月,兄弟几人再次相聚于文府,感慨亦是良多。

  杜奕衡一手把着酒盏,一手指向文韬跟陆铮,摇头唏嘘道:“你们俩这亲事一定,可是坑苦了我跟文山,我俩现在出门一趟,都不容易,可家里也待的不自在,我娘急的不行,非要在太子殿下大婚之前,将我的亲事定下来,我现在看见我娘,就想跑!”

  林子轩对杜奕衡这话可谓深有感触,不过,这也不妨碍他调笑杜奕衡。

  “子正你怕的怕不是杜伯母,而是杜伯母手里的花名册吧。”

  这话一出,几人都笑了起来,连杜奕衡都没忍住,摇头笑得无奈。

  所谓的“花名册”,还真不是林子轩杜撰,乃是确有其物。

  杜奕衡的妹妹杜婉菁成了准太子妃,杜奕衡的亲事,便成了杜母的心头“大患”。

  再加上陆铮跟文韬的亲事先后定下,杜母就更加着急,赶紧给儿子定一门好亲了。

  为此,杜母将如今京都适龄的待嫁女子,专门列了一个小册子,便是林子轩口中的“花名册”。

  杜母现在只要一看见儿子,就肯定要拿出这花名册,跟儿子商量未来儿媳妇的人选。

  虽说婚姻大事,应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是,杜母还是决定率先考虑儿子的意见,若是能选一个大家都满意的女子,也是皆大欢喜啊。

  可这样,便苦了杜奕衡了。

  出门被人追不算,在家里,还要想方设法地躲过杜母的“追击”。

  杜奕衡处在“内忧外患”之中,林子轩也没比他好到哪里去。

  而归根结底,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跟陆铮和文韬分不开关系,故而,杜奕衡跟林子轩对陆铮和文韬的“怨气”,可是非常大的。

  不过,面对好兄弟的“抱怨”跟“指责”,陆铮却非但没有不乐意,反而还十分自得。

  嫉妒,这些人都是嫉妒他找了个好媳妇。

  不过,鉴于陆大将军面瘫的功力过于深厚,纵然是好兄弟,也没从他那张没多少表情的脸上,看出自得意满的情绪。

  否则的话,杜、林二人怕就不会像此刻这般平静了,说不定就要撸起袖子,跟陆大将军好好“打一场”来“泄愤”了。

  而文韬则只是端着酒杯笑,却不接话。

  有些事情虽说想开了,但是,如今还是未到能大大方方拿出来说的地步。

  不过,这些都会随着时间流逝而改变的,文韬相信。

  想起几日之前,与表妹的那次深谈,文韬才知道,表妹当初为何要与母亲请辞。

  他与安笙有缘无分,怨不得旁人,但是,他却不该伤害其他女子。

  南诏风气尚算开放不假,但是,也没到对女子名节一事全然不在乎的地步。

  自表妹上京那一日开始,外面人就已经都认为,表妹定是他的未婚妻无疑了,若在此时亲事作废,表妹一个女孩子,又该如何自处?

  淮安之行,改变的,又何止是一个人?

  亲眼看到安笙与陆铮如何的情真意笃,文韬知道,自己真的该放下了。

  别说他现在已经明白那二人之间是不容外人插足的,便是他们之间感情产生了裂痕,那这个破坏的人,也绝对不该是他。

  何况,他并不觉得,这二人会让这种情况出现……

  第487章 宴饮

  转眼间,炎炎暑月已过,嘒嘒蝉声尽褪,紫霞山上叶似流金,已是初秋时节。

  时近九月末,匈奴使者终于到达了邺京城。

  鸿胪寺卿在惠帝吩咐下,将匈奴使者安置在了四方馆。

  宫内,太子一派跟大皇子一派官员,就应派谁去接待匈奴使者,纷争不休。

  太子一派官员,言说太子乃当朝储君,匈奴使者身份特殊,理应由太子接待。

  然大皇子一派官员又言,匈奴来的只是使者,非是匈奴王,按理说,应由大皇子前去接待,更为妥当。

  双方各执一词,皆不肯相让,吵得惠帝头大如牛。

  就在两派人马吵得不可开交之时,却有一个人,一言不发,微微垂着头,好像被大殿里雕刻精美的地砖吸引去了全部视线。

  这个人,正是镇北将军陆铮。

  惠帝见陆铮一言不发,心中一动,忽然有了打算,于是,便朝群臣们摆了摆手。

  百官们见惠帝有了动作,皆明白这多半是心里有了主意,于是皆不再言,垂首等待惠帝示下。

  然后,惠帝就做了个让大皇子一派十分不满的决定。

  “陆爱卿,你常在西北,与匈奴打过多次交道,想来应该对他们十分了解才是,既如此,朕便将接待匈奴使者的差事,交予你,如何啊?”

  这看似询问的口气,却不容人拒绝。

  陆铮也没有多犹豫,当即就出列,恭声应道:“微臣谨遵圣命。”

52书库推荐浏览: 南墨离 穿越重生言情 甜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