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阙书_季岭【完结】(109)

阅读记录

  卖胭脂的小贩急红了眼,却也不好出声劝阻,只能指着倾倒在地的胭脂,无助的看向缓步上前的杜思齐。那人没有注意到身后的目光,在铺子前专心的挑选着。他睁大眼睛,仔细对比了好一会,终于是选中了心仪的那块,便直接揣进怀里,叫着笑着就奔走而去。

  小贩在后面叫了他好几次,却都没有得到回应。杜思齐看着那人的身影渐渐走远,没有再尝试上前将他拦住。直到他彻底消失在前方,杜思齐才微微垂眸,从怀中掏出钱袋,僵着声音道:“别喊了,我来赔。”

  等到付完钱,杜思齐再次朝城门处望去,那里已经没有人了。他回到府前,抬步走上台阶,在看见台阶上的黑色残灰时,又短暂停住了步伐。眸间浮现出一丝莫名的情绪来,他逼着自己忍住鼻尖的酸涩,昂首走进了那扇朱红色的大门。

  后来,人们便很少再见到杜家二少爷。

  京都城外那间破旧的小木屋边,却多了一位整日疯疯癫癫的乞丐。而杜家祠堂上,属于杜思志的牌位却安静的立在那里。

  檀香渐渐,午后的阳光透过窗户射进屋内,洒在木头做的桌案上。那一场火,最终带走了两个人。

  九月末,大瑞派援兵出征。

  天气渐凉,风吹得叶子呼啦响,姜婉在府门前送杜思齐。

  那人骑在马上,回眸朝自己的娘子看去:她比刚进门时瘦了许多,眉宇间也似有愁云,可她却从来没向自己抱怨过。

  不知怎么,杜思齐莫名就在姜婉身上看见了顾宓的影子,一样的体贴也是一样的隐忍。

  脑中蓦然回想起那个醉倒在台阶上的身影,杜思齐微微垂眸,复望向姜婉,叹道:“外面风大,不用送了,回去吧。”

  说完,他便扬起马鞭奔着校场的方向去了。

  姜婉闻言,眸子先是一怔而后便被无边的喜悦填满。

  她连忙上前几步,右手揪着胸襟,左手撑在杜府门前的柱子上,眷恋的望着相公离去的背影。就这么看了许久,等到那人彻底消失在视线内,她才低下头轻声笑了。

  光斑落在石阶上,同块黑色逐渐融在了一起。

  ☆、孤军

  天蒙蒙亮,营帐外传来巡逻队的脚步声。

  同营帐的人大都已经起床,顾暮睁开眼盯着帐顶看了一会,才翻身从床铺上坐起。昨天晚上被子没盖好,今早起来有些着凉,她咳嗽了几声,一边揉着鼻子一边掀开帐帘走了出去。

  帐前有士兵路过帐前,与顾暮打招呼道:“叶队长,今日有好消息!”见对方带着疑惑的看向自己,他又咧着嘴笑着补充道:“早上张监军才说,援兵已经出征,说不定过个几日就能到了。”

  士兵的笑容晃得顾暮愣一下神,她木讷点点头表示知道了。待到那人走后,才反应过来,缓缓舒了一口气。援兵出征,在无形中鼓舞了先行军们,胜利似乎也就离的近了。

  可这劲头却没有能维持多久,储备的粮草日益减少,可援军还是没有来。前线的将士们盼了一日又一日,等来的却只是瀚北方的约战书。长期的辛苦作战加上饮食不足,先行军的战斗力飞快的下降着。

  张光炜几乎是每天都往京都寄着询问援军日程的信,可每次的回复都是一句‘援军已出征,请将军静候’。

  再到后来,甚至是连回信也没有了。

  刚刚看见一丝曙光的先行军们,又陷入黑暗之中。

  顾暮内心那处模糊的猜测,随着日子的推进变得越来越清楚。她整夜整夜的睡不着觉,祈祷着援军快些到来。可陷在边关的他们,却像是被遗忘了一样,没有人来拯救。

  瀚北又下了约战书,不同于往常,这次却是点名叫叶惘之出阵。

  那人手臂上的纱布还透着红,在听到与自己对阵的是扎特齐时,便是苦涩一笑。他挥手叫军医退下,站起身接过士兵递来战甲,伸手穿好。却又在无意中扯到了伤口,眉毛暗暗一抽,压着疼痛道:“随我应战。”

  李虎抱拳领命,面上严肃,走出营帐的步子却是慌乱的。他得赶着去将士兵们召集起来,应对这场格外重要的约战。

  叶惘之装好佩剑,从站在帐边的顾暮身边走过,抬手拍了拍那人的肩膀,轻声安慰道:“没事的,别担心。”

  顾暮的嗓子口像是被堵住了一般,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她想叫住叶惘之,想将自己的猜测全部告诉他,然后放下这些乱七八糟的所有抽身离去。可顾暮最终还是什么都没有做,她望着心上人离去的背影,暗暗攥紧了手中的峨眉刺。

  叶惘之走出营帐,翻身骑上马,率领着部下向约战点走去。这次等待他们的不是瀚北将领,而是一匹休养多日,攒足怒火的狼。

  防线外,敌方已是等在那里多时。扎特齐坐于马上,身边的副将则是一名年轻人。叶惘之不认识,也无暇顾及到他,全部的注意力都凝聚在那个手握板斧的人身上。

  对方怒视着自己,眼神仿佛是想立刻将自己斩于马下。

  叶惘之拉住缰绳,语气中竟能还透着些玩笑的意味,昂首道:“扎特齐将军,多日不见,可还安好?”

  话音顺着风,传到库木江的耳中。他用余光扫去,果真见身边人浓眉高立,一副将要破口大骂的模样。

52书库推荐浏览: 季岭 天作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