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笔款子出了问题。”陈大顺想着妻子素有见识,就与妻子说了,“原是二弟张罗的一位客人,财政厅白厅长的外室的兄弟,与二弟相熟,咱家做衣料子生意,一直是在咱家拿衣料子,账一年一结。如今这到年底了,这位小夫人的账,二弟去白家结了几次,账都没能结回来。”
“咱家是第一年与白家做生意吗?白家太太我倒是见过一回,说来也早了,还是小东家与潘小姐成亲时,有幸见过一面。”褚韶华一向记性极好,不论是看过的书还是见过的人,称得上过目不忘了。
“白家倒不是第一次打交道,白厅长是近年才发达的,以前他家是书香人家,家里太太奶奶的来咱家置过衣料子。因咱家价实物真,就时常来咱家置办。白太太是个极好说话的,这回听说是他家老太太自老家过来了,如今白家的事都是老太太做主。那位小夫人,极不入老太太眼,如此,这账才不好结啊。”
褚韶华觉着有些不大对,“账不好结,于生意人家也不是什么大事。小叔子怎么近来畏畏缩缩的,生意虽与他有关,可这事委实怪不得他。”
陈大顺犹豫一二,还是不想与妻子说,可他这一犹豫,便叫褚韶华看出端睨,如何能放过他,必说不可的。陈大顺就悄悄的同妻子说了,“这事儿你可别说出去,二弟如今想来也是悔青了肠子,二弟素爱交际,白家因早些年就打过交道,这位小夫人的兄弟,与二弟是旧相识,也不知怎么回事,二弟与小夫人也熟的很。”
褚韶华倒抽口凉气,“不会是他给白厅长和小夫人牵桥搭线的吧?”
陈大顺摇头,“不至于。顶多是机缘巧合。”
褚韶华想了想,倘陈二顺有给厅长牵桥搭线的本领,不至于现下都一事无成。只是,由此事也可见陈二顺在外都是与些什么人交往!不是褚韶华说话难听,书上有句话,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民间说,鱼找鱼、虾找虾,乌龟找王八。这些话再错不了的!外室是什么?妾都算不上!好人家儿的闺女,哪里会给人做外室去!
便褚韶华乡下村姑出身,也看不上这样的人。
没想到,小叔子倒与这样的人家相熟。
褚韶华暗暗摇头,心下越发看不上陈二顺,也不愿多理陈二顺的事,而是问陈大顺,“那这账要怎么着?不然跟白厅长说说,把小夫人这笔账分摊到白家其他人头上些,也就过去了。”
“若是在别人家,自能过得去。白家这位老太太可不成,老太太自己就有一笔账,什么时候用了多少衣料子,记得真真的,她要查账的。”
褚韶华也不禁犯了难,“这叫什么事?”一双玉雕般秀气的脚在水盆里踩了踩,低头思量一回,又问丈夫,“小夫人这笔账有多少?”
陈大顺道,“约摸千把块大洋了。”如今大总统管事,以前人们都是用银子铜子交易,现下政府铸了银元,民间也叫大洋。每块大洋上有额度标记,比起银子倒便宜不少,人们便开始以大洋交易。
千把块大洋可不是小钱。想也知道,倘百八十块,估计陈家父子不至于发愁若斯。褚韶华的侧脸在油灯的灯光下一晃一晃,她也跟着发起愁来,“这笔钱若要不回来,大半年岂不就白干了。”
“可不是么。”陈家父子眼下就是发愁此事。
不说陈家父子,褚韶华都不能甘心的,褚韶华虽一时也没有好法子,却是眉毛一扬,与丈夫商议道,“白家既是老太太当家,你们大男人家,怕是不好与妇道人家论长短。要不,我过去试试看。”
其实,褚韶华眼下并没有什么好办法,一则她不认识白家老太太;二则具体白家为什么卡着这笔钱,总得有个原由;三则,褚韶华是与这些有钱有势人家打过交道的,潘家也是名门。这样的人家,将脸面看得比什么都重,而且,越是讲究的人家,越是讲理,褚韶华相信,这笔钱,白家虽则眼下卡着,可只要她诚心去要,白家不会不给。
只是要弄清楚这里头的症节。
褚韶华毛遂自荐,陈大顺却是有些舍不得,见妻子泡脚的时间不短,就把她往炕里一抱放到炕上去,陈大顺出去把脚盆里的水倒了,回头望着妻子道,“白家我去了好几遭,就见着他家老太太一回,老太太就一句话,那外头的不是她白家人,白家不能出这笔钱。很是不好说话,我过去碰个钉子倒罢了,我不想你去吃人冷脸。”
褚韶华并不觉这是什么吃人冷脸的事,不是为了把钱要回来么。褚韶华已是擦好脚,把脚放在被子里暖着,自窗台上拿起把桃木梳慢慢的梳拢着长发,这是潘太太教她的法子,自从生产后,褚韶华就觉头发掉的有些多,陈太太是再不管这事的,毕竟在陈太太看来,儿媳妇头发是多是少对家里一点影响都没有。再者,依陈太太的见识,对于掉头发的事儿,她也没什么好法子,掉就掉呗,掉成秃子也没法的。潘太太则不同,潘太太是个极细致讲究的人,又是这样的年纪,什么都懂一些,听褚韶华说头发掉的厉害,潘太太就给了她一个吃芝麻核桃粉的法子,再有就是让她闲时多通通头,对头发有好处,长期坚持,对身体也好。
褚韶华虽说自己头发掉的厉害,这只是她自己的感觉,她本身头发黑密,极漂亮的一头黑发。且,若别的女子成天盘着头发,那头发必然要弯曲打卷的,褚韶华的头发则不同,天生的既黑且直,不论怎么盘发,放下时仍是顺直如黑瀑一般。更兼她头发洗的勤,发间总有一股说不出的馨香。陈大顺便也跟着上了炕,接过妻子手里暗红的桃木梳,为她通起头来。
52书库推荐浏览: 石头与水 现代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