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子,虽然还没法跟生病前比,但比之前瘫在炕上二便失禁的时候好太多了。
小秋到家第八天,王利民也终于从省城回来了。
见到王利民一脸笑容,神情放松,小秋也就放了心。等避开老娘和姥姥悄悄一问,果然,县城的风已经刮过去了,二堂嫂已经放出来了,南风服装店也筹备重新开业。至于跑出去的二堂哥,干脆去了南方,大概要些日子才能回来了。
王利民回来后,小秋跟他做了一次密谈,爷俩分析一番,确定这次事件,还是因为自家冒头太快,被人惦记上了。
然后,小秋将接下来可能出现的‘阵风’,给王利民打了个预防针。包括他们的生意,也包括二堂嫂的穿着打扮等等诸般,王利民经过这一次,也有了个教训,对小秋提出来的事情也颇为认同,答应一定小心谨慎,再不会招风惹事了。
这件事放下,小秋在家里住着,就完全放松下来,接下来的时间,她除了每天上午去镇上给王奶奶施针治疗外,其他的时间和精力,就都用在了两位哥哥和弟妹们的学习上。
她把弟妹们的学习成绩摸了底之后,就带着几个小的学习、复习,又预习新学期的课程。成江成河两个哥哥,小秋就委婉的多,一般都是拿出自己的准备的题和两个哥哥一起研究,然后讨论各自的思路、解题方法等等。
在家里的生活放松又充实,有爹娘依赖着,有弟妹和哥哥们作伴,日子过得特别快,好像昨天才刚到家,却已经过去了二十多天,眼看着到了八月底,新学期即将开始,小秋也不得不开始准备回京。
这次暑假回家,小秋过得无比充实。王奶奶的病情有了明显好转,已经不用人扶,自己拄着拐杖到院子里走动了。两位哥哥和弟妹们的学习也都有所进步。二哥成江的学习一直好,效果还没那么明显,三哥成河被小秋盯着补了二十几天的课,那成绩可谓是突飞猛进,几个小的更别说,接下来一年的课程都被小秋带着预习了一遍。
第五百九十三章
再次回到京城,除了熟悉的街道熟悉的人,迎接小秋的还有邮箱里的五封信。
之前将近两个月不写信,没想到第一封信发来之后,后边一个月中,吴戈竟然连续寄来了五封信。
看着躺在邮箱中的一沓信封,小秋突然咧着嘴笑开了:臭家伙,大概也尝到一点等信等不到的滋味儿了。嘿嘿,活该!
回到京城之后,小秋才了解到,国内许多地方都刮起了清理倒算风,包括江浙东南沿海许多地区,不但刮了风,据说还刮得很厉害,闹得人心惶惶出了不少事,这才惊动了上头,全面整顿刹风,全国形势才再次好转起来。
回到京城,各部运转都很顺利。
包括港岛公司的开办申请都很顺,再过些日子,那边的公司就能够成立运营,届时,进出口贸易,内外联络都将方便许多。
小秋甩手惯了,回到京城也没怎么管生意上的事,略一准备就去医院报到,紧接着又是新学期开学,忙碌的生活再次开始。而在开学前,她终于提笔给吴戈写回信的时候,已经接到了吴戈的又一封信。
经过最初的不合拍之后,小秋和吴戈的信件来往渐渐稳定下来,差不多保持在一周一封信的频率上,不会太多,也不会觉得少,两个人写信也很随意,无话不说,又都对彼此有所保留。
比如吴戈就从来没说过当地环境的恶劣,气候的多变,甚至连训练中的辛苦也提的很少,他写的信中,从来都是边境风光的壮阔美丽,少数民族的种种风俗趣事,还有当地的特产美食、矿石、玛瑙美玉。又会提及巡逻路程上遇到的野羚羊、野马群,又一次还救回一只受伤的松鼠,那只松鼠伤好了之后,就在他们营房中的松树上安了家云云。
而小秋说的就是秦戎上大学了,很光荣地成了清大的一名新生。说一群小伙伴的光荣事迹,说京城的糖炒栗子上市了,满街飘着糖炒栗子的甜香。又说什刹海的结了冰,薄薄的一层,到冻得结实了,他们体育课还别出心裁地去冰面上练了一节课溜冰……而关于吴奶奶的身体不太好,吴海港的旧伤复发了一次这些,小秋却提都没提。
小秋回到京城后,秋意渐浓。考虑到西疆的气候,小秋早早收拾了一些防止感冒、冻疮的药物给吴戈寄过去。另外,诸如纯羊绒的鞋垫、袜子、保暖衣裤等,都是能套在里边的。棉衣和外套她没准备,吴戈去当兵部队里会发冬装,会要求统一着装,也就贴身的能穿家里的。
收到这些,吴戈给小秋回信,难得地说了夜里站岗巡逻会比较冷,裹着大衣都不顶用。吴戈心里有一句:要是有一口烈酒就好了,指定暖和许多。
喝酒,在军营里是不允许的,更何况是站岗巡逻的时候。
但,小秋是学医的呀,普通烈酒不被允许,药剂(酒)却是不受限制的。当然,喝太多也不行,但带一点在身上,冻狠了的时候抿一口,比单纯的烈酒可又能好处太多去了。
于是,小秋根据一个强体抗寒的古方配了药,又请郑秋实把过关,这才用上好的高度酒配了药酒,装进她特别定制来的扁形金属酒瓶里。这种酒瓶只比她的巴掌大一点点,金属材质,拧好盖子后密封很好,能够轻松揣在怀里。若是吴戈夜里站岗巡逻揣上这么一瓶,冷狠了喝一小口,就能最大程度减轻冻伤的可能。
52书库推荐浏览: 红小酥 年代文 穿越重生言情 高干文 种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