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宿敌成亲了_布丁琉璃【完结】(143)

阅读记录

  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岑司业自顾自气了半天,最后只伸手一指门口,冷声道,“出去!”

  魏惊鸿求之不得,当即拱手告退,眯着桃花眼出门去,撞见了迎面走来的姜颜。

  魏惊鸿一抖折扇,扇面上‘已婚’两字清晰可见,笑眯眯道:“恭喜高中!”

  姜颜的视线落在他的扇面上,当即了然,看来‘惊鸿踏雪’的两人喜事将近,便颔首回道:“同喜同喜。”

  与魏惊鸿错身而过,姜颜入了博士厅,朝两位司业行礼奉茶,报了喜讯。尽管会试失利对她而言已算不得喜讯,但少见的,荀司业并未指责她排名下滑,反而安抚道:“人生在世,总会出点波折意外,你不必慌张,好好准备后天的殿试。”

  岑司业还在为魏惊鸿的事生气,半晌才长吁一声,放缓语气对姜颜道:“近二十年的殿试‘时务策论’抄录本已收藏在典籍楼,你随师兄弟们一同去研读,今年的殿试难度与往年相同,多读多思大有裨益。”

  姜颜心中有了底气,垂首道‘是’。

  荀司业又补充道:“已从太常寺处打听到了殿试那日的天象,应是晴空万里、春日融融,因贡生皆是露天考试,拿到试题后你需趁着太阳还未炙热之时尽快动笔,待到正午时分,阳光猛烈,则不利于思考。”

  姜颜一一应允。

  到了典籍楼,翻开往年殿试时务策论时,姜颜竟看到了十八年前殿试状元姜韫川的策论文。

  姜韫川便是姜颜的父亲,如今的宁阳县县令。

  翰墨飘香,纸张中的话语不卑不亢条理清晰,看到阿爹当年意气风发的文字,姜颜心潮澎湃,热血沸腾,心中的信念更坚定了几分。

  三月初一,殿试日,贡生入场。

  鸿胪寺早已提前备好策题案,光禄寺在殿前布置了百张案几,再由礼部官员领着贡生入场静候。巳时,翰林院大学士及读卷官便簇拥着年迈体衰的皇上和太子入场,礼部鸣放鞭炮,贡生跪拜天子,各自归位落座。

  姜颜的桌案在第三排倒数第二,是个不太起眼的位置。刚落座,便有执事官捧着卷轴宣布今年的策论题,考的是对历朝律法的变更的理解。

  因姜颜从小爱听故事,故而经史子集中,蕴含朝代更迭的‘史’则是她的强项,又因阮玉一案伸冤无门,她亦是研究了各朝律法,故而此次殿试的题目于她而言无异于简单到信手拈来。

  简单,却也危险。

  历朝历代,大多君王都喜欢粉饰太平,若写歌功颂德之作最为保险,但却缺乏新意;若笔锋辛辣锐利,虽标新立异却也很容易激怒天子……

  如何写下去,是个问题。

  日头渐渐高升,挡在头顶的树荫褪去,暖洋洋的太阳洒了满身。姜颜定了定神,抬头朝殿门内望去,皇帝依旧是病恹恹的模样,歪在龙椅里闭目打盹,不太精神。按照皇帝的性子和身体状况,殿试也不过是走个过场,贡生的答卷多半由大学士代为审查排名……

  思及此,姜颜深吸一口气闭目,再睁眼时,她已定下胸中经纬,抬笔润墨,在三月倾泻的阳光中落下第一笔。

  不觉时光飞逝,日落西山,封笔交卷。

  考官挨个收好试卷送往弥封官处糊名,检查好每份试卷并无特殊标记后,再送至文华殿读卷官处批阅排名……

  而这一切繁琐的工序,皆与姜颜无关了。

  从初入国子监至今,已有三载春秋。离阮玉出事至殿试结束,又是九个月一晃而过。

  修习三载,九月苦读,她终于走完了人生中最艰难的时刻,紧绷的心弦一朝松懈,并无太大欣喜,反而只余无限的平静,满身轻松。

  走出宫门的那一刻,夕阳的余晖刚巧湮灭在山峦之后,天边晚霞如同展翅欲飞的火凤凰盘旋在西山之上。倦鸟低飞,鳞次栉比的应天府笼罩在一层昏暗的暮色余光中,静谧而巍峨。

  正阳门外,苻离早已等候在此。暮色将他的影子拉得拉长拉长,投在地上,像是一把锋利的剑。

  不知从何时开始,姜颜见得最多的,就是他默默等待的身影。

  望见他的一瞬,姜颜先是顿了顿,随即脚步越来越快,最后几乎是一路小跑过去,一身杏白镶黑边的贡生衣袍随风翻飞,飘飖若仙。

  苻离一直以为文人士子的服饰繁琐累赘,可穿在姜颜身上,却别有一番俊俏飘逸之感,不染尘埃,叫人看了赏心悦目。

  正想着,姜颜在他面前站定,背后映着庄严肃穆的巍峨皇城,气息微乱,笑着说:“我想吃滴酥鲍螺,想去望月楼看灯海,想喝酒喝到天明!”

  路边的杏花打着旋落下,鸟雀掠过,惊落一树暗香。

  苻离望着她眼里希冀又轻松的眸光,不觉柔和了面容,轻轻勾起嘴角道:“好,我陪你。”

  今晚的夜色很好,望月楼上,星空低垂,浩瀚银河好像触手可及。姜颜凭栏而望,任由夜风夹杂花香酒香拂了满面,她勾着小酒坛饮了一口,忽然侧首问道:“苻离,我们认识多久啦?”

  苻离侧倚着栏杆凝望远方蜿蜒的灯海,侧颜完美,不假思索道:“三年零一月。”

  “三年。”姜颜笑了声,托腮道,“三年前,我从未想过,自己会和你这么个倨傲冰冷的家伙在一起。”

52书库推荐浏览: 布丁琉璃 甜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