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六零来种地[穿书]_曹家大小姐【完结】(262)

阅读记录

  所以,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这句话也是很正确的。

  其实王思婉最开始的时候,是没想过考什么大学的。她从小接受的就是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教育,虽然会琴棋书画,但这些只是因为贵族女子都会学习而已。

  所以来到这边之后,她压根就考虑过以后要读什么大学。

  但许安告诉她,其实读大学更重要的,是能接受更新的知识,然后认识更多的同学,并且告诉她,这最早一批的大学生,未来会活跃在各个行业的顶端。以后对她想要开展的事业,其实也有很大的帮助。

  王思婉听了以后,认真的想了,才决定,她要读这个大学。

  在书里,其实也侧面写过这些,比如杨静和余学清,他们读书出来之后,就安排了工作。后来靠着自己的努力,余学清走上了仕途,而杨静很有成就。

  包括他们的那些同学,只要是后面真的参加高考,读了书的,几乎每一个都混得很好。

  现在还是76年,很快,这个国家就会大开放起来,到时候,才是遍地是黄金的,只要你脑袋灵活,你就能赚到钱。

  如果他们读了大学,大学生的身份,本来就含金量极高,如果你还是知名学校毕业的话,那就更了不得。

  这年代也很讲究校友情,为了以后那些活跃在各个顶端的校友,王思婉也要读这个书了。

  至于许安,王思婉没有细问过他的打算,但是她知道,许安也从来不是甘于平凡的人,他的谋算,或许比她的还要大。

  就在这一家人真正努力的学习的时候。

  斜对门的蔡家,汤玲正在和他男人蔡兴正在商量着一件大事。

  “老蔡,我说的你到底答不答应,你看看咱家大才,都十四岁了,好不容易我姑那边说给大才送到县图书馆去工作,就是得走动一下,要个二十块钱。可咱家这个钱还得攒着,我可是给你生了三个儿子,到时候都得娶媳妇的。眼瞅着孩子没两天就要长大了,到时候娶媳妇又是一大笔花费,我跟你讲,钱必须攒着,不然三个孩子都娶不起儿媳妇了。二队的老周家儿子虽然是个神经病,一发疯就打人,但小燕这丫头皮实,被打了也不怕疼的。再说了,老周家可是说了给100块钱,一百块钱啊,又不是一点小钱,把小燕嫁过去,咱们就能拿了这一百块钱。小燕呢也能过上好日子,只要小燕能生下儿子,那老周家不都是她的?你想想老周家多少钱?以后可都是小燕生的孩子的,也就是你外孙的。”汤玲手里拿着一捧瓜子,一边往地上吐瓜子皮一边说道。

  蔡兴以前是个老实人,年纪一大把了,才娶了蔡小燕的妈。蔡小燕的妈呢,其实是个脑子有问题的,他也不嫌弃,反正自己年纪大,有个老婆就行。

  后来蔡小燕的妈去了,他也带着蔡小燕,好歹是自己唯一的血脉不是。

  但是后来队里有些婶子看他带着女儿辛苦,又给拉了媒。说的就是这个汤玲,那会汤玲都已经二十多岁了,足足小了老蔡快一轮了。

  为什么会说给老蔡呢,是因为这汤玲一家,不是好惹的,在第三大队,是出了名的泼皮无赖一家。汤玲在家养到这么大,愣是没人敢要。

  后来这汤家想想不行,女儿都这么大了,不能一直在家里呆着,而且这汤玲本来脾气就不好,平时让她干点活还推三阻四的,吃的又多,那就赶紧给出去吧。

  甚至连彩礼啥的都不要,随便来个男人就行。

  然后就给老蔡说上了,老蔡呢,一看是这么个年轻姑娘,还觉得不行,要是给自己说个二婚啥的,都不说了,大家都是二婚,谁也不嫌弃谁。

  但汤玲还是个年轻姑娘呢,人家哪能看得上自己?

  可偏偏汤玲就看上了,为什么呢?因为这汤玲早就知道自己亲爹亲妈容不下他,她家里又是个烂名声,敢上门的,要么就是瘸子,要么就是瞎眼的,她可不愿意。

  蔡兴家她也知道,爹妈早就死了,就剩他一个人,以前娶了个傻子,生了个女儿,现在就是父女俩相依为命。就是年纪大了点,但这样的人好拿捏啊。至于那个女儿,她压根就没放在眼里,丫头片子一个,稍微长大点嫁出去就行。

  所以她就在家里又哭又闹的要嫁给蔡兴,蔡兴知道汤玲非要嫁给他的时候,还惊了好几天,然后又感动得不行。

  这可是个黄花大闺女,还比自己小那么多,虽然样貌一般般,但身体好,是个能生养的。非要嫁给这么一个老鳏夫,还说就看上了自己,非自己不嫁,你说这蔡兴能不感动吗?

  汤家又不要彩礼,这么好的事哪里找啊,后来这俩人就结了婚。

  这俩人也算是老夫少妻,老蔡因为感念汤玲这么年轻就跟着自己,心里很是过意不去,所以对汤玲很是忍让。一开始呢,俩人没孩子,老蔡把蔡小燕当成是自己唯一的骨血,还很护着蔡小燕。

  比如汤玲进门第二天就让蔡小燕拿着她换下的衣服去河里洗,那时候是12月份,冷得刺骨,河水都冻住了,蔡小燕那会才几岁大,豆丁大的小人儿,还没衣服高呢,咋洗?

  老蔡就自己拿着衣服去洗,不让蔡小燕干。

  后来一次两次的,老蔡都护着,汤玲就越发的讨厌蔡小燕了,她原本以为自己嫁到这边,老蔡应该要把她宠着的,没想到还是越不过一个小丫头片子。

52书库推荐浏览: 曹家大小姐 穿书 甜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