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小花农_子曰与诗云【完结】(337)

阅读记录

  不管怎样,回头一定要和阿狸好好说说,不能真的让鸽群们成为阿狸的储备粮了。

  从网上找出来的资料来看,养鸽子还是可行的,回报高成本低见效快。而且还不需要花那么多的精力打理,只要将鸽子养熟了,就不要每天都关在笼子里了。

  鸽子恋家,到了时间会自己回来,有时说不定还会带外面的鸽群回来的。洛桐承认,她就是少女心发作,想自己体验下亲手喂鸽子。

  这边两人脑袋碰在一起,交换着两人看到的信息。这关键点还是落在阿狸的身上,只要阿狸能够控制住自己,这鸽子和鹌鹑就能够平平安安地养大。

  正当两人讨论地热火朝天的时候,牛牛过来叫她说准备将泡好的大米上石磨上磨了。

  洛桐也顾不得再看资料了,拔腿就往厨房那边去,盛栖梧收起手机,无奈地跟在她的身后。

  洛桐到厨房的时候,余招弟正指挥着陈靖将泡好的大米送上石磨。按理来说这大米需要浸泡五个小时才是最好的,今天为了急于出成果,也就泡了三个小时。

  此刻余招弟正坐在厨房边,孙巧则是站在石磨旁边,她的主要工作就是将泡好的大米放到上面的盘子里,而陈靖则脱去了厚厚的棉服,准备推石磨。

  在米浆出口处放着一只有洛桐膝盖高的水桶,磨好的米浆就会顺着这个出口流进水桶中。

  陈靖推着石磨走了有五六圈,就见到有洁白的米浆缓缓地流进了水桶中,洛桐都能闻到一股米香味。

  要想做出好的米粉,这米浆是最重要的,米浆分为粗磨、细磨和精磨。这第一遍就是粗磨,细磨和精磨就是将沉淀下来的米浆下面的颗粒物再上石磨重新磨。

  直到米浆再也没有明显的颗粒物,这陈靖两口子在忙着,余招弟也没闲。

  这米浆在上蒸盘前必须要在蒸盘里刷上一层花生油,主要是防止米浆粘在蒸盘上,到时候米粉破了,不好看。

  这蒸盘很大,洛桐目测了下,估计直径有一米左右,类似的蒸盘一共有四个。

  在蒸盘上刷好油后,她拿来一个铁勺子,在米浆桶中,勺了最上面的一层米浆,将米浆均匀地倒在蒸盘中。

  一边做着,余招弟还一边讲解着,洛桐一手拿着手机拍着视频,一边竖着耳朵听着,争取不放过任何一个要点,这可都是素材啊。

  “这米粉一共分为泡米、磨浆、刷油、放米浆、定位和蒸米浆这六个步骤。”

  第三百零六章 米粉(二)

  “这之前的四步已经都完成了,接下来就是定位了。”余招弟擦了擦额头上的汗,这厨房里有点热。

  也许是因为有事情做,一开始洛桐举着手机拍视频的时候,她还有点不好意思,现在放松下来,也能够对着镜头侃侃而谈了。

  “定位就是将装有米浆的蒸盘放在有开水的大盆中,大约1分钟,,这是避免米粉有厚有薄状况,定位后的米浆就会均匀地粘在蒸盆中。”

  余招弟一边说一边做示范,定位好的蒸盘就放在蒸笼里,这一层摞一层的,一次性放了四层。

  这剩下的就是等米粉出锅了,大概十五分钟后,余招弟掀开笼屉,看看米粉蒸熟了,将笼屉搬到一边。

  刚出笼的米粉就像玉石一样晶莹剔透、富有光泽,还带着阵阵的米香。问清楚接下来的的步骤是将正好的米粉从蒸盘里整张地撕下来,晾晒在竹竿上。

  洛桐直接将手机塞到了站在她旁边的盛栖梧的手中,自己冲到了蒸盘面前。她也知道这才出笼的米粉烫,就手先在凉水里过一下,然后扒开米粉的一角,很容易地就将整张米粉撕了下来。

  这样一连续撕了四张,洛桐才算停手,关键是想再继续也没有了。这第一笼就出了四张米粉,余招弟将米粉晾在竹竿上,解释道:“要晾到七成干才算真正的成品。”

  洛桐疑惑,“怎么才算是七成干啊?一般人也看不出来啊?”

  余招弟笑笑:“也有一个简单的办法,就是只要两张米粉叠在一起的时候,两张米粉不会黏在一起,那也算是成品了。当然了,真正有经验的人是不会用这种笨办法的。”

  余招弟今天一共泡了二十斤陈米,这陈德春一家老小除了牛牛,是全体上阵的。洛桐和盛栖梧也在旁边搭手,一直忙活到晚上七点才算将这二十斤陈米全都做成了米粉。

  这石墨米粉是湿粉,最后一共出了六十多斤米粉,算下来一斤陈米能够出三斤的米粉。一下午大家都很忙,孙巧也没精力再去做菜了,干脆就地取材,直接做的米粉。

  将晾好的米粉切成一指宽的条状,熬上一锅香浓的大骨汤。在米粉上加上一些配菜如大肠、叉烧、白斩肉等等,浇上香浓的猪骨汤,佐以葱姜蒜之类的辅料,吃起来唇齿留香、回味无穷。

  洛桐一次就吃了两碗,主要是她真没吃过。米线她到是吃过不少,但是都是超市买的,根本就没有这个手工做的劲道。这石磨米粉就是比机器加工的要更劲道,更有那种米香味。

  吃饱喝足,几人在客厅里商量这米粉的定价之类的。盛栖梧找出纸笔,给他们计算成本。“这一斤陈米可以出三斤米粉,陈米的价格是2.2元一斤,那么米粉的价格可以定为8块钱一斤。”

  “8块钱?会不会太高了?”孙巧惊讶,本来她的心理预算是4块钱一斤的,哪知道盛栖梧直接定这么高?其余人也将怀疑的视线投向盛栖梧。

52书库推荐浏览: 子曰与诗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