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多月的时间,对于异国恋来说,实在算不得是有多长时间没见,但齐亦现下危机感爆棚,不去看看,总觉得有哪里不对。
“你终于决定要离职了啊?”颜滟听到这个消息就开始兴奋。
“嗯。有些事情多想几遍也就想通了。”齐亦给了颜滟一个确定的回答。
“哈哈,这就对了嘛,现在这个才是我认识的齐亦呢。”颜滟很开心。
“你的意思是你经常会遇见你不认识的齐亦?”齐亦有事没事就喜欢纠正颜滟说话的逻辑。
“诶,你怎么不催我去卸妆、洗澡、睡觉呢?你不知道熬夜影响皮肤质量吗?”颜滟有事没事就喜欢转移话题。
“我女朋友天生丽质,都不知道熬了多少个夜了,皮肤还是好得无与伦比、无懈可击。”齐亦最后用的这两个形容词,是他以前劝颜滟不要熬着做设计的时候,颜滟自己整天挂在嘴上的。
“那好吧,我们聊聊你是怎么想通的吧。”颜滟既然要转移话题,一个不成就再换一个。
“好,回头给你剖析我的心理斗争过程。你今天又是长途飞行又是去晚宴的,赶紧洗完澡睡觉去吧。”齐亦上一句话,本来就是想要劝颜滟去睡觉的,结果被颜滟率先抢走了自己要说的话。
第194章 一些改变(1)
齐亦的工作,最近要发生一些改变。
这些改变,本来应该发生在两个月之前。
也就是在齐亦到墨尔本参加完颜滟的毕业典礼之后。
只不过,齐亦的墨尔本之行,差一点就阻止了这些改变的发生。
…………………………
四个月之前,帮颜滟搞定去菲拉格慕实习的Ian就离开了Barclays(巴克莱)的投行。
离职之前,Ian需要完成两个大的项目的交接工作。
可能因为知道Ian要走,他手底下的Analyst(分析师)和Associate(助理经理),除了想要以后可以跟着Ian走的两个人,其他的都开始心猿意马,多少有点另寻出路的意思。
工作效率和热情都大不如前。
想要跟着走的两个助理,是都已经跟着Ian工作了两年的,最底下收集资料的那些初级分析师,因为刚到公司不久,害怕领导的变动会影响自己的工作,每天的工作重心都放在了寻找新的位置这件事情上。
不完成交接,Ian没有办法安心地离职。他对自己经受过的项目是有要求的。
两个项目中的一个,已经进入到收尾的阶段,剩下的工作主要都是文档资料就还好,Ian的两个助理加个班,顶多也就Ian自己再重新上阵,看看资料的完整度。
但另外一个项目,才进行到一半,底下的人做了几个月的数据分析,因为结论自相矛盾,没有办法出结果。
基础数据的量太大,Ian就算自己再弄也需要花费比较长的时间,很有可能会影响Ian的顺利离职。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Ian又遇到了齐亦。
齐亦在公司的2011的年会上,拿了一个新员工的奖,他现在已经是公认的巴克莱的“矿工”里面最会开矿的人了。
齐亦在年会上遇到Ian之后,自然要和Ian多聊几句。
入职培训的时候,如果不是Ian带着他上直升飞机,他也没有办法赶去机场接颜滟。
齐亦初来乍到的时候,Ian不仅告诉他去机场的最佳路径,还给他推荐过很多纽约有特色的餐厅。
除了一起开矿的矿工们,Ian算是齐亦在巴克莱认识的第一个VP。
Ian对齐亦一直是非常友善的。
聊天的时候,问起相互之间的近况。
寒暄这种事情,齐亦肯定说自己哪儿哪儿都挺好的,这对于热恋指数超高的齐亦来说,基本上也属于实际情况。
Ian就比较实在,说自己被离职的事情弄得焦头烂额的,尤其是在一个项目的数据处理部分,因为是好几个人分工做的,最终出来的结果完全没有办法整合到一起,他已经被这件事情折腾了一个礼拜了。
齐亦听完后表示,等会儿有时间的话就帮他看一下。
齐亦是随口说的,对于Ian来说,也就是又一个无关痛痒的寒暄。
人走茶凉的道理,在哪个国家都差不多。
齐亦真要帮他看的话,至少也应该让他把已经做好的数据分析资料FW(Forward,转发邮件)给他。
可齐亦什么也没有要,就离开了年会的颁奖典礼现场。
Ian不是齐亦的直属上司,认真说起来,齐亦和Ian的交流也仅限于刚到纽约的时候,算不得有什么深交。
正因为如此,Ian就不太了解齐亦行为处事的方式。
齐亦是那种既然说了要看,就一定会帮忙看的,他对谁都是这样的行为准则,更何况是Ian这个对自己充满善意的人。
作为巴克莱的“矿工”,齐亦调用原始资料的权限要比前台的分析师高很多,这也是为什么齐亦不需要找Ian要现有的资料。
齐亦只需要知道Ian最后在办交接的是哪一个项目就可以了,而这个讯息,刚刚聊天的时候齐亦就已经获得了。
齐亦不喜欢半路接手别人的数据分析结果,很多别人手上的数据,不分析还好,越分析越不清晰,别人分析过的数据,对于齐亦来说,多半都是帮倒忙的。
52书库推荐浏览: 飘荡墨尔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