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机器人格斗这种,你是压根不知道对方是什么形态。
高的矮的长的短的圆的方的,是拿锤子锤还是拿铲子撬,是耐力型的还是爆发力型的。
这就好比是让一个跆拳道世界冠军,轮番去打扒相扑的、击剑的、太极的、拳击的、武术的……各种各样的世界冠军。
如果“大家”的长相和功能都一样的话,是不是有遥控操作,其实并不算是太高的难度。
只要历史数据足够多,很容易就能找出自己“同类”的破绽。
机器人格斗大赛的这种情况,要比跆拳道宗师轮番打的难度还要高。
人类的形态变化,无非也就是高矮胖瘦,总不可能有机器那么多奇形怪状的人出现。
在拿到世界冠军之前,李天乐和李天佑只醉心于研发“更聪明更能打”的格斗机器人。
并没有兴趣把自己在机器人领域的造诣运用到其他方面的想法。
这次到纽约参赛,两兄弟的人工智能格斗机器人终于摘下了BattleBots的桂冠。
拿到机器人格斗大赛的冠军之后,李家兄弟就觉得需要找点新的兴趣爱好。
他俩感兴趣的事情不多,除了机器人,就还有女人。
颜滟作为高级定制级的设计师,测量过很多超模的尺寸,制作过很多超模的人台,对于最完美的人体比例,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
就因为这样的“人体测量”细节,李家兄弟,第一次把自己在机器人制作方面的才华,从长相无比“磕碜”的格斗机器人领域,延伸到了人工智能仿真机器人上。
然后就有了Master Y,这个让Y·Y品牌,以全新的商业模式在潮牌界异军突起的,“大师级”机器人。
第267章 闪亮登场(6)
Master Y是一台造价非常昂贵的机器人,最贵的不是Y大师“耗费”的材料,而是Master Y的“大脑”。
Y大师想要让变得更加“聪明”,就需要有大数据。
通过机器学习,Master Y接受的教育多了,就会越来越聪明。
在过去两年的实战里面,经过试错和大量粉丝的人工“找茬”,Master Y的能力也得到了质的飞跃。
比起人工“质检员”,Y大师的工作能力就算没有高出几千倍,至少也有几百倍。
试问,哪个质检员可以全年无休,一周工作七天,每天工作24个小时?
在质检的同时,直接将“合格品”给包装好接上物流系统,进入到上架程序。
然后把“不合格品”退回去,还会给出一个列表,告诉“制作人”有哪些地方是有问题的。
Master Y,是全球最顶级的人工智能实验室出品机器人。
Y大师可以做很多事情,并非只有一个扫描衣服材料和做工的功能。
用这样的机器人,来扫描一件衣服,也只有不差钱的李家兄弟才能够想得出来。
但好在,机器人的“大脑”,创造起来非常昂贵,但是复制起来,就相对要容易得多了。
从这一点上来说,“人脑”是没有可能实现的。
哪个人聪明,就复制一堆,对于现有的科技水平来说,还处于科幻阶段。
潮牌Y·Y,纯粹就是个“玩”出来的品牌。
创意总监是觉得高级定制受众太单调,需要潮牌来让自己保持点激情。
品牌总监是觉得奢侈大牌试错成本太高,需要有个便宜点的潮牌小店来积累经验。
技术总监是觉得一边测量超模的尺寸,一边做机器人,可以让他们把对女人和对机器人的两大兴趣爱好结合在一起。
大家都玩得不亦乐乎。
尤其是李家兄弟,Y大师明明更应该是“男性”的,非要做成“女性”,明明可以用同样的外形来复制的,非要拿不同的超模的数据来做。
玩着玩着,就玩出了现在这么大的动静。
…………………………
2015年5月,颜凌来到美国之后,接受了一个专访,回答了很多网友和粉丝关心的问题。
主持人:Y·Y是怎么发展起来的?
颜凌:这个问题不太好回答,因为我也不太清楚,玩着玩着,就完成现在这样了。(颜凌实话实说。)
主持人: Y·Y为什么一个月就只开半个月的时间?
颜凌:这个问题可不可以不回答?
主持人:这属于商业机密?
颜凌:并不是,我只是不太想要说谎。(颜凌说话的语气,带点自嘲也带点幽默。)
主持人:你这样说,我就更没有理由放过你了。
颜凌:在媒体面前是不能说谎的是吗?(颜凌颇为遗憾的问。)
主持人:也有人会说,但基本上都会被拆穿。在这之后就会需要更多的解释,然后会有更多的人去采访。
颜凌:我还以为,最多鼻子变得更挺拔一点呢?
(颜凌说话很幽默,幽默完之后,就开始披露真相。)
一开始,是因为没有经验,也没有考虑到粉丝的热情,开了半个月,就青黄不接,没有东西可以卖。也不知道接下来这个店还要不要开,要怎么开,所以就关门去找创意总监商讨对策去了。
52书库推荐浏览: 飘荡墨尔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