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尔本,算到爱_飘荡墨尔本【完结】(344)

阅读记录

  不知道人情冷暖,世态炎凉。

  就这样都信,你不被骗谁被骗?

  可被这样低段位的骗术骗的“创业者”还不在少数。

  为什么呢?

  创业者对自己的项目,大多都没有足够的认识。

  他们是真的觉得自己的项目好得不要不要的,“自己的孩子”嘛,再怎么丑,那也是好看的。

  反过来呢,也是一样的。

  也不是每一个“投资人”都比“创业者”聪明。

  被骗的投资人,绝对不比被骗的创业者少。

  很多传统行业的成功人士,有了钱之后,都想折腾个“投资机构”出来,特别是他们的子女。

  太多人听说随随便便投个资,等到上市就能赚到上千倍的利润,这在传统行业是不可想像的。

  动不动就有人说起软银投资马云的上千倍回报,还有像徐小平这样的天使投资人投出的上万倍回报。

  为了讨好这些新鲜出炉的“投资机构和投资人”,很多创业者,都自称为“连续创业者”。

  就是我曾经成功地创立了一个公司,我给它买了个好价钱,现在继续创业。

  这些人很擅长于包装自己的公司。

  没有见过世面的“投资人”,经常就这么被骗了。

  “连续创业者”骗到几轮投资之后,就不干了,“烂尾”的公司,比比皆是。

  回报率?

  当然是负数居多,投了这样的“创业者”你不亏本,谁亏本?

  投资市场,现在鱼龙混杂,国内是这样,美国也好不了太多。

  需要特别厉害的火眼金睛,才能真正找到好的项目。

  所以,华尔街的大投行,早就已经不做“天使”。

  不是在最后一轮的时候介入,就是在IPO的时候介入。

  这个时候,公司的体量已经非常大,你的投资回报率不会那么高。

  但能投个几百亿下去的人和机构,也根本就不会想着有几千倍的回报率,有个几倍,那就已经是天文数字了。

  而且这个时候进去,被投资的公司的前途,基本上都已经是可以比较明确地看得出来的了。

  就算是小小的几倍,赚的钱也已经是“一箩筐”了,但是没有办法成为“投资神话”而已。

  一个投资神话的诞生,需要同时具备两个因素,好的投资人,好的创业者。

  好的投资人很多,经历过原始资本积累的大投行,多少都会有一些眼光独到的投资经理。

  好的创业者,就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一般都是要走一些弯路,经历一些波折,等到最后显露出来真实的实力的时候,可能就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投资时机,有很多人在抢了。

  对于像Y·Y这样,前途非常明确的公司,大大小小的投行都会希望尽早进入。

  颜凌开了个口,说两个月之后,可能会有上市计划。

  可却从来没有听到Y·Y完成天使轮、PreA轮、A轮之类融资的报道。

  Y·Y离上市应该还很遥远,现在投资Y·Y绝对是最佳的时机。

  就这样,继热情的记者之后,很多投资人开始对颜凌感兴趣。

  颜凌在美国生活了十几年,想要通过熟人关系找到颜凌,并不是一件难事。

  颜凌就算别人不见,沃顿的同学让他去见一见的朋友,前嫂子让他去见一见的朋友,他也没有办法全部推辞。

  可是,这见到面,还不如不见。

  颜凌接受媒体记者采访的时候,就只会说“再过两个月你们就知道了”。

  在和投资人说话的时候,就只会说:

  “我这两年连续开了36家店,确实没有什么钱了。

  我也觉得是到了需要融资进行大规模扩张的时候了。

  但是Y·Y创意总监说她够钱开店,暂时不需要投资。

  你们再等两个月,我和创意总监商量好之后,再给你们答复。”

  颜凌的美国之行,时不时地就拿别人眼里压根就不存在的Y·Y创意总监出来当挡箭牌,打太极。

  第269章 闪亮登场(8)

  一家公司,接受投资的时间越早,最后上市的时候,这个公司属于你自己的部分就越少。

  和“富可敌国”的投资机构比钱,颜滟自己现有的那点资产根本就是不够看的。

  但如果公司在发展的过程中,本身并不差钱,也不见得是一定要上市的。

  非上市企业,一来不用公开自己的业绩,二来不用被各个部门监督,三来不用向投资人解释公司的钱都是怎么花的、花到哪里去了,总之如果不需要资金进行“极速”扩张的话,不上市好处多多。

  比如现在,Y·Y这种完全不把钱放在眼里,每个月只开半个月,这么浪费租金、浪费人力物力的行为,如果写进上市公司的财报里面,不被投资人和股民骂死才怪。。

  Y·Y要是上市了,就肯定没有办法继续任性了。

  除非是像Salvatore Ferragamo那样,只拿很小的一部分股权出来做上市,上市的目的简单到只是希望通过公众的监督,来让自己的企业变得更加正规、更加现代,并且能够得到更好传承。

  到了菲拉格慕这样的程度再上市的话,那肯定也一样是投资人挤破脑袋想要进来的。

52书库推荐浏览: 飘荡墨尔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