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她比杨柳还要纤细。可是杨柳却显得玲珑有致,而她则臃肿不堪。杨柳感叹,岁月真是个照妖镜,当年的美人,而现在却是个粗实的村姑。杨柳对着她点点头表示同意,夫妻俩眉开眼笑。
杨柳坐下来,菏花婶子赶紧又给她添上一杯茶,还让杨成夫妻挨着她坐。
杨柳整理了一下衣服,跟在座的佃农说道,“刚才说的急。大家可能没听清楚,这会儿我再好好说一遍。我是东北人,大名儿叫苏柳儿。大家可以叫我苏夫人或柳儿。早些年在省城做事儿,现在想来咱们这儿安家。
既然是要安家,那就少不得要盖房子。我打算在我干爹旁边儿那一片儿石头包的地里盖一栋大院子。
本着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原则,既然咱们村儿都有人,我也省的外头找。
我知道大家正是忙春种的时候,我也不亏大家。你们早些把田种了,回头就给我家盖房子。依照咱们村儿的价钱,男人四十文,女人三十文。我给你们长十文钱,但我不管饭。
你们若愿意,一会儿就到我干爹那儿报个到,当然,我会从中挑一些,不是任何人都要。
若是不愿意,我也不会勉强。好了,我要说的说完了,大家伙儿散了吧。”
求收藏,求评论。
第44章 第四十四章
这么好的事儿,谁能不愿意呢?她刚说完,大家伙儿就跑到杨晨那边儿报名了。
等忙完了,杨柳便带着爹娘去看镇长夫人送她的那两亩盖房地。离他家不远,就在他家左边儿下头大草坪上,离河边很近。
杨柳一边走一边跟爹娘介绍。“你们看,这两亩地,刚好可以盖九间大瓦房,前后还有两个大院子,格局要像城里一样。
正房三间,东西厢房各三间。大小嘛,至少也要像师傅的屋子,一丈五宽两丈五长。中间隔成内外室,屋子大,住着舒服。
村儿里的房子都是一丈二宽一丈五长,按照这个格局,我初步估算我的九间屋子,还有屋子后头的六间小厦,院子外头的围墙加起来大约需要一百两。”
厦子基本和耳房一样,是农村人修在正房后面用来养猪养牛的小房子。
“啥?盖那么多又那么大房做什么?咱家又没那么多人。一百两,老多钱啦。闺女,爹不管你有多少银子,可再多的钱也得省着点花啊!她娘,你说是吧!”杨晨道。
真娘压根儿就没有听到杨成说什么?直到杨晨扯了她一下,“她娘,你想啥呢?”
真娘才一下子惊醒问道,“啊?我我,我怎么感觉像做梦呢?那三十亩上优田真的都是咱家的啦?”
杨柳掏出地契她娘看,上头写了田的品种,数量以及所属人。明晃晃三个大字苏柳儿,下头还盖着官府的大红的戳子。
“是是是,这上头盖着印呐。这田现在已经是我的了。”
真娘搓搓手说道,“我咋像做梦嘞,当家的,你掐我一把。”
杨晨真的上手掐了,疼的真娘哎哟一声。
杨诚笑道,“真的吧?”
真娘连忙点头,揉着自己的胳膊。“真的,真的,不能再真了。”
杨晨又道,“柳儿,九间屋子太多了,咱家没那么多人呐。再说了,你那屋子盖那么大,里头就放张床,两个柜子,不要那么大”
杨柳道,“怎么没人?你们一间,我一间,小如一间,平安一间,师傅一间,一间花厅,织机和杂物一间,剩下两间当客房,这还不算厨房和偏厅。厨房偏厅都设在耳房,偏厅用来用膳,还有茅房,澡房,柴房也修成两边的耳房的形式”。
杨晨道,“那也不用那么大屋啊,两丈五啊”
杨柳道,“就那么大,城里屋子都那么大的。外间待客,里头睡觉,要放好多东西呢。床,衣柜,箱子,镜台,衣架。外间还有罗汉床,墙柜,再弄一个书架书桌,隔屏……”
杨晨见女儿说个没完,打断她道,“等一下……一间屋要摆那么多东西?”。
杨柳笑,“这就大?我们小姐一个人住一大套院子,一排五间房呢!”。
真娘也说道,“书桌就算了,咱家没有读书的人。”
杨柳道,“谁说的?我认字,小茹也认字,平安我也正在教他认字。他是个男娃子。多读点书有好处,我还打算让他去考功名呢。
虽然年纪大了点,但咱家现在也不缺那点儿钱。读个十年八年总能考上个秀才吧。
咱们杨家不能再像以前一样在地里刨食了。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爹,考个秀才就可以见官不拜,可以免徭役,免兵役。考个秀才就能获得朝廷赏赐的十亩地,考个秀才就能让咱们杨家这个镇子抬头挺胸的做人。我纵然再能干,到底也只是个女人。这个家还是要有男娃子撑起来”
杨成和真娘一阵感慨,谁能晓得自己的女儿如今穿金戴银,识文断字,还有一把子好身手。女儿不再是以前那个胆小懦弱的女儿了。两口子心里一阵自豪,这么出色的女儿是他们家养的。
“柳儿,就算如此,也用不到那么多银子。
爹给你算笔账,咱们村儿所有人家盖房子一间屋顶天四两,咋们去罗家湾儿罗昆山家让他给咱们烧砖,他家有两口窑,一口窑能烧三万砖,普通人家能盖五间瓦房。
52书库推荐浏览: 当米虫的日子 天作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