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生活中有这样一个熟人,那简直就是上天给予的惩罚!
只能说这些同行还没有体会到其中的真谛,本来小说中的人物就不会来到现实中,根本不用做这种设想。只要在小说中足够酷炫就可以了,何必管那么多?更别说颜飞飞那么聪明。人都是崇拜强者的,他这样聪明的人本身就足够大家喜欢了,至于那些‘小毛病’,反而让他脱离了高高在上的‘神’的形象,成为有趣的‘萌点’。
第二个案件其实是一起交换杀人案件...这种案件大概就是你帮我杀人,我帮你杀人。因为不是熟人作案,所以不容易筛选出嫌疑人。
更重要的是这次的交换杀人事件其实是大型交换,而不是两个人!
事情起源于一次破庙避雨,那一天是个晴天,但傍晚大家下山的时候遇到了突如其来的滂沱大雨,只能急匆匆破庙避雨。来此避雨的人有六七个,砍柴人、登山者、挑茶水卖的小贩、货郎、采药人、普通过路人。
这些人因为这场到了晚上都没有停下来的雨只能落脚在破庙,围绕着烤衣服的篝火,大家开始聊天。或许是因为投缘,或许是因为别的什么原因,很多平常生活中不好对朋友吐露的话,现在面对这些根本不认识的人却能够说出来。
特别是大家都说起了自己无比痛恨的人,更有共同话题了——如果可以,真的恨不得杀掉!但是不能够,因为没有人想惹麻烦。
但是话题到此发生了变化,不知道是谁提起,可以交换杀人——这样做的话,只要仔细筹划,谁能知道是自己杀的呢?
所有人将自己想杀的人写在纸上,将这个人的行为特点以及自己设想过的计划写上去。然后放进信封里(幸亏其中有一个货郎,这些东西都是齐全的),剩下的事情就是抽签了。如果抽到了自己本来就想杀的敌人就放回,不然这就是自己将来要杀的对象了。
不可以中途后悔,因为如果没有杀人的话,其他已经杀了人的人就会觉得不甘心,而且觉得这人是个危险!因为这个人知道大家所做的事情,然后自己却没有沾手人命!这样一来,自己就会落入危险当中。
谁都不能肯定会不会有人知道自己的底细,然后让自己永远‘闭嘴’。
如果说先下手为强,立刻去告发,这也是很难的。一方面不认识其他人,说不出犯罪者,说不定会被当成是捣乱的。另一方面,自己也是参与者,说不定自己写下的仇人已经被杀了...自己也脱不了干系。
总之,这是一个开始就没办法中途说不玩的游戏!
如果说上个单元的故事强调‘恶’是有理由的,杀人者之所以会成为杀人者,受到过去经历影响很多。那么这个单元就恰好相反,强调‘恶’的意外性,有的时候只是一个小小的契机,或许就会完全不一样。
如果那一天没有下雨,如果那一天没有提及那个话题,如果那一天...总之随便一个程序不对,或许就不会有这场盛大的罪恶了。
罪恶其实很容易,行差踏错一步就是了,一念天堂,一念也可地狱!
第571章
《颜飞飞传奇》在正文两个大案件完成之后,已经给人以一种‘神作’气质了。这种气质很难说,读者知道这不算是最主流的那类作品,但就是觉得写的很好,能让每一个读者为之深思。
这个时代的作品在深度问题上其实和后世没什么两样——既有非常有深度的,也有非常浅薄的。之所以后人大多觉得先人作品比当代更有深度,这大概是另一种程度上的幸存者偏差。毕竟,那些根本拿不出手的作品根本无法在历史上留下深刻的痕迹,为大家所知的,要么是有特别意义的,要么就是确实有深度的。
有深度的作品无论在哪个时代其实都是少见的,而《颜飞飞传奇》这种类型的‘深度’更是少见。连翘在其中探讨的是罪恶、人性、悲悯、正义、邪恶等等内容,这些东西并不是此时作品常常讨论的......
而在仅仅两个大案件出现,大家已经为人性中美好,以及不那么美好的东西震惊——华夏传统的哲学虽然也有向内探寻,但在这个时代,远远没有达到深入的程度。此时读到《颜飞飞传奇》这样的东西,其实是有些超前的。
但,即使超前也并非不能理解,探究内心的课题相比起其他硬核课题有一点不一样,那就是如果真的是那么回事儿,当事人自己能做出相对靠谱的判断。毕竟心理问题什么的,经历丰富一些,心思细腻一些的人,多多少少都能有所感知。
或者说,即使没那么容易感知,也能明白其能不能逻辑自洽,是否说的有道理。
更妙的是这两个故事相互映衬,前一个似乎是在说‘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这个世界上没有无由来的恶。这一场灭绝人性的午夜丧钟,其实在很多很多年以前就已经开始酝酿。
而后一个,则是告知大众‘恶’是一个多么意外的结果,他或许来自微妙的意外。只是因为命运的一个小小玩笑,他就不期然诞生了。只要进入到特定的情境、特定的时间、特定的人物中,即使是生活中最普通的人、最普通的事,也有可能爆发出普通人从来没有设想过的‘罪恶’。
罪恶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艰难!
这种互相映衬,彼此对称的故事,仿佛是背道而驰而又彼此相似的镜里镜外。说实话,这样的故事大可以分开放置,但是在开头两个大案件用出,总有一种结构上的精巧。如果读者足够深入,甚至会产生‘宿命’一样的感觉。
52书库推荐浏览: 三春景 穿越重生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