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肃认为,姑父的学说,不光是发展了儒家经典,更是直接批判了程朱理学,以及一些阳明心学的偏激言论,与目前皇上,太子殿下的行事风格很是相符。皇上和太子殿下,也一直都对姑父的人品学问很是尊敬。”
“而汉人儒家这方面,以姑父在江南士林的地位,程朱学派也会给你们这个面子,毕竟大家名义上还都属于儒家文化。
“因此,有你们三位在中间缓冲,皇上和程朱学派暂时就不会这么剑拔弩张,直接撕破脸皮。当然,如果能邀请到黄宗羲先生或者是他的学生来学院任职,那是更好。”
师兄弟三人互看一眼,同时有了决定。
既然皇帝老儿和太子那个小金童下定决定要大干一番,富国利民,身为汉家的读书人的他们,当然也不能落后了。
没瞧见黄履庄那个墨家的痴小子,在太子殿下的“玩具处”混的风声水起的模样?他们儒家的文人又岂能都是老古板,软脚虾?
于是有点儿露出本性的王启之,走上前用力的拍了怕徐元文大人的肩膀,嬉皮笑脸的玩笑道:“公肃兄你尽管放心,虽然程朱学派那些“假和尚”确实不讨喜,可好歹大家都认识多年了,自是不会袖手旁观。”
“以后有我们和那帮天天喊着“存天理,灭人欲”,“三纲五常”的“假和尚们”打擂台,他们也就没空去找皇上和太子殿下的麻烦了。”
好像又回到了很多年以前,大家一起跟着顾炎武先生进学,意气风发,指点山河的年少时光,徐元文大人忍不住的笑了起来,“谢谢三位兄弟仗义相助。”
“公肃还有一个消息,你们应该会感兴趣。皇上已经决定邀请梅文鼎先生进京讲学,或许还会让他担任太子的算学历法老师。另外石溪道人也将会不日到京,担任太子殿下的书画老师。”
王启之冷哼一声,“那帮真和尚就是鼻子灵,窜得快。”
“公肃兄,王翚和王原祁都在京城,皇上怎么会同意石溪道人进宫?” 这天下人谁不知道满人皇家对于佛门的忌讳。皇上居然敢让太子殿下跟着石溪那个脾气古怪的僧人学习书画?
姚谨之此时开口问道:“可是画风不同的原因?”
虽然大家都说王翚以清丽之笔,名倾中外,王原祁以高旷之品更胜一寿。
可是以太子殿下的灵性,他当然可以发现,王翚的画风虽然集百家大成,圆浑雍容,却是用笔刻意,构图拥挤。王原祁虽然也是学习黄公望的画风,用笔沉着,肆意山水,但是笔墨钝滞,格局平庸。
“谨之说的不错,石溪道人的画风笔法,性情为人更适合教导太子殿下。”
徐文元觉得,皇上估计只是让太子殿下随手学学书画,又不需要太子殿下将来做个画家,当然也就更不想让王翚或者王原祁这些臣子,把太子殿下的灵性给教导没了。
更何况,石溪道人还是以佛家代表的身份,进宫授课。此举正好可以告诉天下人,佛门中人对于皇上和太子殿下实行改革的支持态度。
文平之稍作沉吟,接着问徐元文大人,“如此说来,太子殿下当是还需要一位书法老师或者音律老师?”
“正是如此。”徐元文大人丝毫不奇怪文平之的想法。他们江南士林也确实是应该,推荐一个人进宫接触太子殿下。
“说起来这书法老师,里面还有一桩公案。当时皇上是已经决定了的,让汤斌大人做太子殿下的老师兼詹士府詹士。”
“但是太子殿下本人不同意。其实太子殿下在关于给汉人女子放脚那件事中,就已经表明了他对于程朱理学那些“三纲五常”的不满。”
“皇上也曾经和臣子们提到过,太子殿下认为汤斌大人是个可以造福一方百姓的父母官,进宫做老师讲学却有些不合适。”
“于是疼爱太子殿下的皇上,就把汤斌派到了云南任职,恢复当地生产。汤大人举荐钟大人作为太子殿下书法老师一事,也就不了了之。”
“后来皇上倒是曾提过,让傅山先生进宫做太子殿下的书法老师,但是傅山先生以老迈为由,没有同意。于是此事就一直拖延至今。”
“惭愧,愚兄刚刚想的也是傅山先生。傅山先生不光书法一绝,对于老庄思想更是深有研究,应该是极为符合太子殿下的要求。”
王启之听到这里,建议道:“师兄和公肃兄不用担心,你们看我们老师那么倔强的脾气,现在不也是软化态度了吗?傅山先生应该也会如此。我们请老师给他的好友傅山先生去一封信,劝劝看?”
“新办的学院都要把庄子和墨子,韩非子和孔子一起拜祭了,他这个“庄子的大弟子”还不赶紧的出来溜溜,天天躲在家里做什么?”
“有道理。待会儿正好在给老师的信中提及此事。”姚谨之很是赞成。“这个沥青的官路一修出来,南北书信来往真的是方便快捷了很多。”
“可不是都这么说嘛?谨之,你可能还不知道,皇上修这个沥青路,乃是有大用处的,叫大清国长远规划之一。” 徐元文大人顿了顿,“三位兄弟,今儿我们也就在这里随意聊聊。公肃说的消息暂时还没有公开。”
“我们几个人的嘴巴,公肃兄敬请放心,绝不外传。”王启之抢先回答。
“公肃自是清楚你们的为人,不过还是要嘱咐一句。” 徐元文大人笑了笑,接着说道:“天津的几个作坊工厂,三位好友可都有听闻?”
52书库推荐浏览: 痒痒鼠 爽文 穿越重生言情 种田文 清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