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礽沉默。
这个情况他已经有留意到,京城的女孩子们出嫁,越来越厚重嫁妆就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刚刚富裕起来的父母们,生怕他们的女儿将来再过他们以前的苦日子,就尽可能的多给陪嫁,让女儿在婆家底气更足一些。
而要娶媳妇的人家那,在给儿子准备好尽可能丰厚的聘礼后,当然是想给儿子找个家世相当,甚至是更好的,能对儿子有所帮助,至少不拖儿子后退的岳家。
姑娘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什么人品才华也看不出来;男儿家能做出一番事业,成才出名一般至少要三十岁以上。
所以,什么家风名声,好女不穿嫁时衣,好男不吃分家饭,这些都是虚头八脑,不顶吃不顶穿的东西,都无须考虑,直接简单粗暴地去衡量着,可以具体物化的陪嫁银子或者是聘礼数额最为实在。
就好像是历史上古华夏的二十世纪一样的情况。因为朝廷的各种新政策先富裕起来的这一部分人,也确实都是暴发户的心态。
他们要把以前吃的苦,受的难,都给一样一样的享受补偿回来,尤其是在儿女们的身上,想让年轻的儿女们都一生不为生计烦恼。当然,这本也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的事儿。
不说他们这些平民老百姓,就算是朝廷大臣们,也是一样的心理。他们跟着康熙皇帝当年吃了很多苦,现在日子刚刚好了一些,就理直气壮的要求要享福,不答应就是皇家和朝廷的无情无义,不体恤共同患难过的老臣。
就连皇阿玛自己也是这么个心态。
修建园林,温泉山庄,避暑山庄,前几天又在计划明年的第三次南巡。至于后宫的大大小小主子们的日常吃穿用度就不用多说了,简直是···哪有以前的“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所以,其实,整个大清国从上到下,都是个暴发户。
从明朝末期的各种自然灾害和战争**,饥不择食,民不聊生;到大清初期的各种民族矛盾以及八年内战,朝野震荡,体制全无。上下整整有一百多年的乱世时期,把王室贵族,士族豪绅,平头老百姓,几代人都折腾的好像惊弓之鸟一样。
他们,其实不过都是被穷怕了,饿怕了,乱怕了。
现在好不容易机会来了,当然都是要迫切的努力吃饱穿暖,注重物质,可着劲儿的享受着太平盛世。忽视了精神层面的追求,和家庭文化氛围的培养简直不要太正常。
第120章 飞机
尤其是这几年大清境内各个地方都有兴办各种新式学院, 农工商军这四个阶层的慢慢崛起, 也在猛烈的冲击着原本“万般皆下品, 惟有读书高”的世俗价值观。
各种让人眼花缭乱, 纷繁杂乱的新思想横在人们的面前, 让他们迷茫无措, 痛苦纠结。
各地女子学院的兴建, 对于这一千年来的男女大防,男尊女卑的情况,当然是有很多良好的改善, 尤其是对于汉家女子的放足,有着很大的促进效果。
首先, 学院的女学生是不允许缠足的;再次,当大部分的女孩子们不以小脚为美, 崇尚天足以后, 有这些女学生带起来的天足风潮,又大大的影响了大清各个阶层家庭的女儿们。
大清的男子们从一开始坚决抵制,到现在被迫无奈的慢慢接受, 有的接受能力良好的男子, 甚至是渐渐的开始欣赏女孩子们从“三从四德”的压抑束缚中释放出来的, 天然质朴, 爽朗活泼的美好性情。
所有的这些变化, 就好像是曾经历史上的民国初期的时候,那些新旧中西各种不同的观念,在激烈的互相冲突一样。自身思想转变的阵痛, 以及传统家庭观念的束缚等等,都严重的影响着这些年轻的少年少女们平和的心态。
可是,这才只是一个开始,再等个几年,等这前两批女学生们都长到十五岁,过了行笄礼开始说亲事,那才是头疼。
虽然学院里面并没有教授任何“婚姻自由,恋爱自由”的观念,但是学了一身本事的小女孩们,是肯定不会再乖乖的接受家里长辈们安排的亲事的。
胤礽有些烦闷的皱紧了眉头,漂亮的桃花眼里满满的都是忧虑。
将来,只希望不会发生曾经的历史上民国时期的那样扭曲人性,毫无人道的惨剧。
因为一方逃婚,悔婚,合离等等引发的各种恶**件;保守刻板的父亲,只是因为不满意女儿不同意嫁给家里安排的人家,就一气之下把平时当做掌上明珠疼爱的女儿直接给溺死了事。
尽管从理智上来说,这些都是一个社会发展必须要有的转折过程。就好像人吃饱饭了,要休息休息,消消食儿才好继续做其他的正事一样。
可是,嘟嘟刚刚的提醒也对,这都是发生在他眼皮子低下的事儿,不是长长的历史画卷上那一抹阴暗的色彩。
叹了口气,把刚刚所画的图纸送给了黄履庄,准备回到毓庆宫换身衣裳,到乾清宫用晚饭的胤礽,没想到三格格正焦急的在毓庆宫等他。
三格格看到他回来后,长长的舒了一口气,姐弟俩来到毓庆宫的书房,还没坐下来,三格格就兴奋难当,急不可耐的甩了一个天雷过来。
把胤礽直接就别炸晕了。
眨了眨眼睛,少年太子有些不确定的问道:“三姐姐,你说你喜欢上了一个汉人少年?非常的会作诗作词?才华横溢;非常的温柔有礼,还没有什么男尊女卑的想法?只是家里有一个打小儿定亲的表妹?”
52书库推荐浏览: 痒痒鼠 爽文 穿越重生言情 种田文 清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