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在学校欺负宝君还是宝杨了?”也不能吧。
就他家宝君那脾气,怎么也不是能忍气吞声给人欺负的。
赵启明也不知道这事情该怎么开口,琢磨了一下。“那孩子的心眼不正。”
这事情李卿淑也想到过,俗话说爹蠢蠢一个娘蠢蠢一窝。想想也知道这孙秀娇怎么可能教的好孩子,只是若这宝桂是别人家的孩子,李卿淑也不会瞎操心什么。
可是这赵宝桂毕竟姓赵,这说出去老赵家的叔叔婶婶无缘无故地就这样,连个只有几岁亲娘不在身边的小侄女都不愿伸手帮一把,这不是坏了自己名声吗?
这人活在世上,始终是流言猛如虎。
“我尽量会避着点。”
李卿淑想想还是建议道:“这事情我这做婶婶也不好多说,他毕竟是你们老赵家的人。你若是觉得这孩子心眼不正,你二哥肯定是指望不上他,可是你不如告诉妈,趁着孩子还小能掰过来的时候就趁早掰过来。”
“若是她以后犯了什么事情,还是你们这些做叔叔伯伯的头疼。就你二哥那性子,我不说你也知道。”
看着妻子的目光,赵启明也知道这是出于一个母亲的善良。设身处地的想着万一宝君或宝杨做了什么错事,他们也希望别人能告诉自己,趁着孩子们还未彻底学坏酿成大错之前可以教好,而不是默不作声继续放纵着他们一路错下去。
“我知道了,这事情我会和妈提,你也别太操心了。”
……
对于李卿淑的提议,赵启明放在了心上,次日就去大哥家找了他家老太太。
也没说是专门为了赵宝桂一个孩子,就说之前那孙秀娇把孩子们放任的放任娇惯的娇惯。她们怎么说也是老赵家的种,这二哥赵启才是个万事不管的性子,真放任着孩子自己长大,天知道一个个的会长成什么样的歪脖子树呢。
朱氏觉得她家老三讲得确实颇有道理,于是就有了如今每周的赵家思想大会。
赵宝君看着正襟危坐在主位上的老太太,觉得她爸的杀伤范围是不是大了一点。说好的是单独给二伯家的几个孩子开小灶呢,为什么她和宝杨也都中了招。
哦,准确地说,除了已经出去参军的赵宝鸿之外,老赵家的宝字辈全都未能幸免于难。
“宝君,你有什么想说的?”朱氏看着正神游天外盯着鞋面也不知道在想什么心思的孙女,开口问道。
赵宝君还在想着,最近这王大丫怎么总是不见人影的事呢,没想到却被她奶点到了名。
赵宝杨用脚踹了一下宝君的脚后跟,赵宝君一脸迷茫的看着宝杨。“怎么了?”
赵宝杨:算了,这丫头没救了。
随即赵宝君又似乎反应过来,如今这是正在开老赵家的思想大会呢。
她抬头看向她奶,“奶,我知道错了。”以她加上上辈子的经验来说,这时候开口认错总是最好的选择。
谁知道今天朱氏不愿意就这么轻轻地放过她,打算来个杀鸡儆猴,而倒霉的赵宝君就是那只猴子。“你错在哪了?”
“我……我不该开小差。”赵宝君声音弱弱地说。
朱氏:“嗯。”
就在赵宝君松一口气以为可以逃出升天之时,她奶的一句话却打破了她的幻想。“既然你这么快就知错了,那你就把红宝书抄一遍吧。”
“什……什么?”赵宝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她一脸悲切地看着她奶的眼睛。
这处罚怎么就和以前那些大宅门里的老太太罚抄不听话的家眷一模一样呢。
“奶……我这才三年级,好多字还不认识呢。”
朱氏若有所思的点点头,“确实……那正好,你一边抄书一边认字吧!”
赵宝君顿时觉得生无可恋,不就开一个小差吗?这处罚是不是太重了呀。
她还想做最后的垂死挣扎,可惜朱氏却不给她任何机会。
说实话,朱氏对她那一手比狗爪子印出来好不了多少的字早就有意见。所谓字如其人,这小丫头的字拿出去千万别说是她孙女。
她也是正好趁着这件事情,好好地练练她那手见不得人的字。
“我又没说要你立刻抄完,你急什么?”
赵宝君听到这话,立马脸色由阴转晴。嘴角露出了讨好的笑容道:“奶!那等我六年级认字认得差不多后,再抄给你?”
“那等你嫁人之后再给我吧。”朱氏讽刺地说。
可惜赵宝君没有感受到她奶这句话里的嘲讽之意,还傻乎乎地点点头,两眼放光的说:“哎!好的。”
“好什么好!”气得朱氏把桌子拍的“砰砰”直响,底下的一溜或大或小的孩子们都被她这突如其来的大发雷霆给吓住了。
这老赵家的祖宗不知道那个家伙造了孽,才让这丫头投胎成了他们老赵家的子孙。
“你每天抄两页交过来,那字必须写得端端正正。”她又想了想,说:“就以宝杨的字为标准,只准好不准差。”
朱氏又想起了这丫头的那一肚子坏水,眯着眼警告。“你不要想偷懒找别人替你写。”
好吧,这是连她唯一的退路都断了。
于是赵宝君开始了每日和红宝书做斗争的艰苦日常。
……
“大丫,你最近这是怎么了?”赵宝君拦住了对她有些躲躲闪闪的王大丫的去路。
52书库推荐浏览: 顾小童 穿书 种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