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东西,一共花了两块五数了数自己的钱,现在还剩十五块钱了。
她想做些买卖,看了街市上,发现今天逢集,她住的这个地方挨着菜市场,说是菜市场,其实就是农家自己种的菜和粮食,拿出来卖卖,补贴个家用。现在政府管的松了,大家都也都不怕被按个投机倒把的罪名。
这里能形成一个小街市,主要是镇子上有个几个小作坊,酿酒的,做小食品的还有一家奶糖作坊。
每个作坊里至少也有十几人,少的也有七八人,林宛打听了,有两家不包吃住。
这边连个中午吃饭的餐馆都没有。
她来的这个镇子里她家不远,半天的路,这里这个小镇,每隔一天逢集市,昨天不逢集,今天还是比较热闹的。
她只有十几块钱,除了自己会做些吃的,别的根本就不实用。
做个简单的吧,她会做鸡蛋饼和烙馍夹菜。简单又不贵。
说干就干,林宛又去街上买了些面粉和鸡蛋。油和豆酱。花了三块钱。主要是鸡蛋太贵了,索性这些都是农家的,没要粮票什么的。
林宛想了很久,做这些和烧饵块差不多的北方吃食。主要是图个新鲜,就算做的不好,也会有人好奇买来尝尝的。回来以后,先是把那个门口的门面打开,把里面简单的收拾了一下。里面除了一个小推车,什么都没有。
不过这样林宛已经很满足了。有个小推车她能推着出去卖。
林宛花了五块钱,在街上定制了一个木架子似的小台面,和两个土炉子,可以放在推车上,里面放个两个煤球炉。一个平底锅
定的木架子要等到明天才能完成。忙了一上午,林宛竟然发现从早上到现在她都没吃一口饭。
看了看外面,赶集的人陆陆续续都回了家,这个时间应该有一两点了
中午的时候,就凭着上一世的记忆,学着做了两张鸡蛋饼。上面涂了些酱,放了些咸菜,夹了片青菜,味道真的很好
吃完饭,林宛又去街上转了转,找到一家卖煤的地方,要了两块钱的煤球。两块钱才有买个十几块儿没球而已。
不过这是必备品,省是省不了的。
唯一能省的,就是广告牌,林宛在院子里找了块儿不大的木板子。
用锅台里烧的木炭,在上面写了鸡蛋饼和烙馍卷菜着两排字。
就等着明天木架子做好了。
七月份的天气比较热,林宛把蚊帐子里的蚊子都逮了个遍以后,小心的处理了下自己身上的伤口。睡了个安稳觉。
第二天一早,林宛待在家里,又把厨房的几个小盆子用开水烫了烫。
下午的时候,推着推车去了木工那里把做饼的木板架子和两个土炉子推了回来。
回来以后,就关着门,把自己写的那块招牌挂在了木架子上面。
林宛怕费煤,今天没敢把煤生着。晚饭过后,林宛和了一小盆的面,在厨房,炕了十来张烙馍。放着明天备用。
又和了大半面盆的发面。等着明天备用。
做好这些后,林宛喜滋滋的给自己擦了下身子,洗了个头,就上床睡觉了。
几天过去,她身上的伤疤慢慢开始掉皮,晚上有些痒,老想上去抓抓。
忍了一夜,第二天天不亮,林宛就把自己唯一一身没有带补丁的衣服拿了出来,一件碎花短袖衬衣,一个深色的肥大的裤子。
第四章 改变
这还是去年哥哥出去给人家扛了两个月的木头,挣的钱,先斩后奏给她扯的布。
回来后妈妈没少数道哥哥,哥哥也不生气,只是憨憨的笑了笑“妹妹大了,从小到大还没穿过几件新衣服。女孩子也该打扮打扮。”
林宛平时穿的,大多都是穿的别人家剩下补了又补的衣服,要不就是妈妈的衣服给她改小了穿。
当时林宛只顾着自己高兴,根本没发现家里,哥哥在说这些话的时候,身上也穿的都是一块块的补丁。
……
林宛把土豆和豆芽都炒了。她准备了四个菜,还有两个凉调的,黄瓜和胡萝卜
她现在没有太多的钱买贵的豆皮和海带。只能将就着,降低些成本。
又把煤球放到灶台里燃着了,把炉子生着后。在上面放上一个铝盆子,一半放豆芽,一半放土豆。油舍不得用,炒菜的时候都是用刷子在锅里刷上一层而已。
不怪她抠门,实在是囊中羞涩,手里没那么多钱去买油了,等她以后挣钱了,一定会多放油。
菜准备好以后,林宛把发好的面放到木架上,平底锅旁边放了一个小案板,其他地方都是些酱料。
看着没有差什么后,身上系了个围裙和袖套,推着车子出去了。
直接把车子放到了门面门口,两边两个长凳子把推车支平。
这个时候,街上一些摊贩已经开始摆摊了。
林宛清了清嗓子,有些不好意思的叫了两声“好吃的鸡蛋饼,馍夹菜”
连着叫了几声以后,见没人过来,林宛也不在好意思在叫了。
低着头,摊了两张鸡蛋饼出来,以免一会儿有人过来买,等不及。
大概八九点的样子,街市上陆陆续续来了不少赶集的。
有一些也是赶早,没吃饭呢,看着林宛招牌上的鸡蛋饼,觉得新鲜,就上前问了问
52书库推荐浏览: 暖金 年代文 穿越重生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