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二美_桂仁【完结+番外】(241)

阅读记录

  所以美娘就琢磨着,能不能开个杂货铺,专卖这些受欢迎的乡下土产?

  苏栋道,“这事是希光姐想到的,她成天在家记账,最清楚这些事不过。如今要带货的越来越多,除了鸡鸭,就数这米酒问得人多。鸡鸭不好伺候,但米酒这些好放的,搁铺子里也不怕坏。还有年关近了,城里不少人家让我们去乡下收些熏鱼熏肉糍粑,又怕带的不中意。我就想着不如开间铺子,随人来挑,总卖得出去。”

  谁知上官先生在隔壁听到,“那熏鱼熏肉糍粑我也要!还有乡下炒米那些,多收些来,好吃着呢!”

  秋大姑道,“腊鸭也好吃的,杨公公应该会做吧?赶紧去问问。”

  江婉婉去了,不一会儿回来笑说,“杨公公说,腊鸭这些都会做。还说过两天就冬至了,他正算着做风鸡腊肉那些东西,又怕在观里杀生不好,正想来讨个主意呢。”

  秋大姑嫌弃道,“确实不好,我讨厌做时的腌臜味道。让他去苏小子那里,做好了再回来,横竖吊上就没事了,回头吃不完还可以拿出去卖钱。”

  说到过年,大家都高兴。

  林俊武也插言,“到时我去帮忙,给你们做些定州老家的风味尝尝。”

  美娘拿来纸笔,商议着要什么,一样样记下来。

  上官令捧着个男弟子孝敬的紫砂壶,晃过来了,“你们若在乡下遇到有杀牛的,买上几十斤来。还要些牛大骨牛肚,炖汤做卤水。”

  百姓一般是不杀牛的,毕竟律法在那儿摆着,且也要耕田出力。

  但到年底,总有些老弱牛会“意外”跌死,咳咳,官府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总共算下来,钱可不少。

  正说要不要减些,美娘却大方道,“买吧买吧,等年底我那原林能交第一批货时,总能赚回来。辛苦一年,总得让大家吃点好的。”

  上官令摸着肚子,十分高兴,“世上银钱什么,都是假的。唯有吃到肚里,和学到肚里的本事,才是真的。丫头你这点,倒看得明白。”

  “我教的么!”秋大姑又开启自吹,不过总算补了句,“您也教得好。”

  美娘却道,“便如此,您二位也不可多吃多占。平常该出去蹓弯,还得出去蹓弯的。”

  二老瞪眼,众人皆掩嘴偷笑。

  转眼又到九号,该是上课的日子。

  这日薛慎中午就到了,跟师妹汇报了原林的装修情况。

  嗯,那会所就叫原林了。

  连匾额都顺带用了官令亲笔提写的那一块,已命人刻去了。

  薛师兄混了顿午饭,又喜滋滋试了师妹刚拿回来,给他们做的新衣,十分满意。

  美娘给几人做的,皆是一套外头能穿的体面衣裳,和一套家常衣裳。

  唯有闵柏两套,皆是家常。薛慎这两套,却都是体面衣裳。

  薛慎这回不钻牛角尖了。

  知道师妹心疼他过日子不易,也没犯那自尊心过盛的毛病,还央着师妹再给他打两只络子来配。

  美娘给他聒噪得不行,只好拿了线来,现给他打了两只。

  眼看天色将暗,都要准备晚饭了,小殿下却仍是没来。

  想他大概是封地上有事,也不等了。

  照着时辰吃了晚饭,上官令便开始给大弟子上课,美娘旁听。

  直到课都上完了,薛慎在那儿一边琢磨,一边记笔记。

  师弟来了。

  他的头顶肩上,全是白雪,小脸在朔风里吹得青白,嘴唇乌紫,眼睫毛都结着一层冰碴。

  薛慎吃了一惊,“这是出了何事?”

  再怎样,也不至于大雪天里骑着马赶来吧?

  便是小殿下想,底下人不拦的?

  定是出事了。

  闵柏抖着唇道,“边关爆发疫情,徐太师在父皇面前举荐,要先生和长春真人,前去求雪施救!”

  薛慎手中的毛笔落地,满屋皆惊。

  第183章 同心

  闵柏今儿会迟到,不仅是因为突然收到京城急报。更多的是,为了安排应对之策。

  “……先生和真人若是托病,难免引来世人口舌,有损清誉。故此弟子已经命人收拾行李,并给父皇上了奏折,回头由弟子代先生和真人前往边关吧。”

  “你,你去?”薛慎差点咬着自己舌头。可随即明白,这是最好的选择。

  徐太师既是在朝会上说了这样话,摆明就是要坑先生一把。

  上官令和长春真人是可以托病不去,但肯定会招来一些小人的攻击。

  说他们沽名钓誉,不肯救百姓于水火。

  容易的善事才做,一看有危险,两只老王八就开始装死了。

  闵柏知道,这事归根结底,还是因自己而起。

  若不是他请了长春道长主持白龙观,又拜了上官令为师,徐太师也不会这样难为二位老人家。

  为了维护二位老人家的名声,只能他亲自跑一趟了。

  就算他求不来雪,也救济不来苍生,但好歹人家再骂的就是他了,跟两位老人家无关。

  否则父皇身上的压力,也太大了些。

  世人迷信,遇着什么天狗食日,地震时疫,都会归罪于到帝王失德上。

  燕成帝如今是站得牢了些,但根基也不甚深厚。端午那会子的大洪水才平息下来,边关又闹起病害。

52书库推荐浏览: 桂仁 种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