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俊仁也是实在逼得无法,现在只好去到黄家客栈,给人写信维生。
美娘很是意外,“他这样的,黄大叔还肯收他?”
名声都这样坏了,还得罪过人来着。
叶氏笑,“你这有一年多没回去,咱们双河镇,可是大变样了。自从汉王殿下开了个渡口村,往那边做买卖的人就多了。也亏得韩县尊,去年很是领着大伙修了一回路。说路好走,肯定有人愿意来。便是路过,咱们也能赚几个茶水钱。”
而事实,就跟他说的一样。
因为双河镇的路最好走,就算是稍微绕一点道,客商都愿意往这里走。
如今镇上跑买卖的人家多了,要带信,要用到文字的地方都多。
黄家客栈身为镇上唯一一家客栈,住的客商多,每天打听的人就更多了。
黄老板一想,不如就把林俊仁叫了来。
他毕竟在衙门呆过,对各种文书都熟,有他在那儿办事,倒是方便得多。
不过黄老板也不白做这生意,给了林俊仁一张桌子,却也要收他每日的茶水费。
各项收费,明码标价,林俊仁每天收的钱,都记在客商帐上,回头一并结算给黄老板。然后每日发给他自己一半,另一半到了月底结算。
这叫做担保费。
就怕林俊仁做事不尽心,坑了别人。
如此一来,林俊仁每日只能挣个家用。月底那钱,又被霍红儿要走了,说要攒起来买地。
美娘惊讶,“这主意好啊,她怎么想出来的?”
叶氏却笑,“天天吃着你那鸡蛋,她能不尽心么?要说恶人自有恶人磨。也亏得你嫂子,如今算是把你家人治得服服帖帖的。就连你娘,都独自种着一大片菜地呢。”
那没得说。
做得好,就当奖!
看美娘又想掏银子,叶氏忙拦着,“你之前给的十两银子,我都没用完。回头就给你侄子买了银锁片,还扯了大红尺头做衣裳。你这钱先收着,你嫂子说,等年下孩子百日能见风了。就抱来见你,到时你再送她就是。”
第221章 画眉
要说霍红儿也挺聪明。
再怎样的血缘,不走动也亲近不起来。
所以才想着回头要把孩子抱到美娘跟前来,让她见了欢喜,才记得住这个侄儿。
且她与美娘并无血缘,想讨好小姑,反而更加用心。
这回叶氏过来报喜,哪怕家里没啥钱,也不知美娘爱吃什么。但霍红儿还是逼着林家人,早早的腌了一百个金黄流油的咸鸭蛋,连坛子带泥的,请叶氏花钱雇人带了来。
因美娘也生在七月,说是算给她庆生。
这事她要不提,美娘自己都快忘了。
这段时间成天忙得昏天黑地,哪有这个心思?
叶氏趁便,也拿出了叶蓉的礼物。
她的针线长进了不少,在叶氏的帮助下,给美娘做双布鞋,很是精巧。
美娘道了谢,自然问起她和小宝怎么没来。
叶氏笑得自豪。
女儿大了,也是有美娘做榜样,她开始知道分担家务。如今有邻居们看着,她都敢自己当家,让叶氏出门了。
这邓大婶针线好,人也越发能干,如今她婆婆连家务都不要她操心,只放手让她专心干好铺子里的活计,这回便带她来交货,也一并开开眼界。
她们这回的路费,还是小老板赵福给的。
说往后干的好的妇人,都有机会轮流来。可是鼓舞得一帮子老少娘子,更有干劲了。
这边说起众人的成长,又看过顺心针线铺交给梅姨的针线,那边咸鸭蛋便捧进了厨房。
杨公公瞧着都惋惜。
上回送小菜时怎没想到这个?
要是想到,给殿下腌几坛子,一并送去多好?
江婉婉说,“如今腌也行啊,还在季节里。等送到边关,估计就好了。他们那北方,大概也不养鸭子,算是个稀罕物了。公公您会做松花蛋吗?那个也好吃。还有螃蟹,不用等大螃蟹,就用这时节的小蟹,做成蟹酱,拌饭拌面条都是极香的。从前还是我母亲家的亲戚送来一坛子,我统共也就吃过一回,好吃着呢。”
好主意啊!
杨公公一拍大腿,说干就干。
没多久,又一堆打着“林姑娘”旗号的东西,开工了。不过这回,好歹给正主打了声招呼。
林姑娘,哎,也就淡定的接受吧。
只等着叶氏她们回去的时候,便把林俊武得了官身的好消息,也带了双河镇。
美娘才懒得写信给他们报喜,只口头说一声便是,爱信不信。
乡亲们听说纷纷恭喜,林俊仁越发心酸得不行。
着实翻来覆去失眠了好几夜,睡不着。
他想不通啊!
为何自己辛辛苦苦努力了半辈子,啥也没落着,却被那个书都没正经念过的弟弟办成了?
林方氏,同样睡不着。
她想着这些年辛辛苦苦跟着林俊仁,实指望他能有出息,好夫荣妻贵。怎么却是他那个乡下弟弟冒了头?
林方氏倒是没想着当初嫁弟弟多好,毕竟年纪差距太大。
她只觉得,既然林家人能有出息,那读了书的林俊仁才应该是第一个啊?
若他没成功,只能证明是他不努力!
52书库推荐浏览: 桂仁 种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