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夜里,这首打油诗送到皇上跟前时,燕成帝大怒。
他又没立即给江州知府定罪,还派了御史前去彻查真相,怎么就成了包庇护短了?
既然如此,那他就包庇护短一回,让这些臣子清醒清醒!
次日上朝时,燕成帝故意正式放出代州开采出石炭的消息。
群臣果然一下激动了。
又听说皇上说,汉王殿下到底年轻识浅,担当不了开采大任云云。
一大帮臣子纷纷跳出来,表示愿为国分忧。
挖矿可是最有油水的差使,谁抢到都是要发啊!
皇上冷笑,“众爱卿如此愿意与国分忧,不如捐点银子吧。汉王在边关挖矿,很是辛苦。朕这父皇想要打赏,都舍不得动用国库。”
糟,
这是被皇上坑了!
才想要撤,皇上却亲自从袖中摸出那首打油诗,念给众人听了,然后问。
“为民作主,却不为你们这些当官的作主,朕父子俩就是不合时宜,不知进退的昏君和蠢王?”
群臣再不敢啰嗦,老老实实交钱退朝。
待出了金銮殿,秋风一吹,不止一个大臣觉出汗湿衣背。
皇上,这是越来越手腕强硬了啊。
而傅德厚,快哭了。
他就是方才跳得最欢的那几个笨蛋之一,如今却是要大大的破一注财。
太倒霉了!
可如今掌握聚宝盆的他,不甘心白出这笔钱,明知冬天将至,不适合出海打渔。还是打定主意,要逼着那些渔民卖命。
然后果真,逼出了人命……
芜城,白龙观。
赶在重阳节前,汉王殿下的回礼,先由老张送到了。
整整两大箱子的马尾,一束一束,分了颜色,整理得整整齐齐。
还有一车做衣裳的各色毛料,及做靴子的牛羊皮。另有两大车长春真人研制的羊油膏,全都一桶桶的分装好了,方便售卖。
老张说,还有几车精制火炭,薛慎的手下押运着在,回头会再送来。
当然,为了避嫌,如今闵柏可不再动不动就提他师姐,都是孝敬秋大姑的。
可秋大姑她,深表妒忌!
第229章 回报
遥想当年,秋大姑才开始学琴时,想寻些好马尾,得费多大工夫啊。轮到自己徒弟倒好,张嘴就有人送上门来了。
这嘴,还是自己张的!
可要不要送这么多?
就是自家徒弟,秋大姑都森森妒忌了。
可老张又不识相的掏出一本图册。
上面画的,都是大毛衣裳和靴子的样子。
汉王殿下为了解决边关的冻死牛羊,终于说动朝廷,开了禁令,不再制止民间百姓穿皮靴了,牛羊皮的都可以。
只是牛皮要来路清晰,羊皮就不做限制了。
汉王殿下一直惦记着师姐没有皮靴穿,所以特意赶在入冬前送回来呢。
还怕民间工匠做不好,命人交待过王府工匠的。
反正如今主子不在,也没啥事做。工匠们精心绘制了图册,老张捧来献宝。
可秋大姑,挺想翻白眼的。
净拿些小姑娘的式样来,有没有考虑过老人家的感受?
秋大姑心中冒着酸水,假假客套,“那你们王府,还有没有多余的老木料啊?这学琴,准确辨别各种木料也很重要呢。”
老张一怔,随即一拍大腿,“这个有啊,大把!回头就把各种料子,给您送些来!”
之前为了修王府,存了不少好木料的。
后面修灯塔和渡口村,那些太高级的都超标了,也不能用,如今都存在王府库房里呢。
秋大姑,不想说话了。
挥手打发人,“美娘不在,你去故园找她吧。顺便也让她给你做两身衣裳,辛苦你这跑来跑去给咱们送东西了。”
实在是妒忌徒弟的狗屎运,非要她破点财不可!
老张一听,高高兴兴的去了。
做衣裳哪,他就不要了,给殿下吧。
上回那两套里衣,殿下可是爱惜得很呢。
如今长高了,还死活舍不得换。
当然,注意低调,低调。
别看老张长得粗,心里明白着呢。
故园。
梅姨看过顺心针线铺这一批送来的货色,很是满意。
这一年多下来,双河镇的妇人们,生意做开了。胆子大了,品种花色也更多了。
不仅做了络子,荷包,还做了香囊腰带等等配饰,有些还真挺别致的。
如今每月针线铺子前三名的考核,一直保留着。
但想上榜,却越发艰难了。
得知其中许多花样,还是小哑巴赵福设计的,梅姨对这个白净斯文的孩子,更加多了几分怜惜。
“……这样上进的好孩子,将来定是有出息。往后也不必赵大爷你送来送去,让下人陪着过来就好。你来我还要讨价还价,但阿福过来,我保证价钱公道,绝不欺他。”
赵盛十分感激。
世上还是好人多啊。
儿子虽说小时候落下残疾,可自从接触针线生意开始,一直得人关照。
如今那顺心针线铺,做得稳稳当当,收入比他做兽医都强。
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只是之前周娟怀了身孕,家里事情又多,他一直抽不出空来。
52书库推荐浏览: 桂仁 种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