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傅惜华要如何在背后说她小肚鸡肠那些,有人会听吗?
你若大方,怎不主动求和?
当全天上都知道二人不和的时候,其中一个再说别人坏话,没人会听不说,只会越发落得下乘。
只是对于这件事的始作俑者,写书的长春道长来说,美娘就是他的十足小幸运星啦。
当年要不是因为救她,汉王殿下也不会为他修起白龙观。
若没有白龙观,自己也得不到官身。后若不是跟美娘合作原林产品,如今哪有源源不断的分红,供他做善事?
现在还帮他圆了出书梦,真是可喜可贺!
在翻看了汉王殿下带去的画册后,长春道长简直就象打开了一扇新大门。
原来书还可以这么写!
对美娘发动众人来改他的书,老道长没有任何不满。反而把已经收拾好的行李又打开,他不上京了,不回白龙观啦。
决心蹲在边关,把书进一步完善!
民用和军用,还是有区别的。按这个路数,完全可以出两套嘛!
他还想写一本自己毕生的行医心得,回头一并交给美娘去“翻译”出版。
边关人少清静,正好安心写书了。
只不过那个谭家三妞,对,就是谭迎春,老道长还有很多问题跟她探讨。已经专门记了厚厚一本,就让汉王殿下送去吧。
回头,当燕成帝收到经汉王殿下定稿的卫生防疫小画册时,已经预见到,此事回头再推广起来,都容易了许多。
当然,皇上收到的,虽是儿子亲笔,却不是第一版的原稿了。
真正原稿给了谁,皇上心里有数,只是懒得追究。
一本书而已,他还不至于这么小气。且是为国为民的好事,又不是原稿就更香。
哼!
御书房里,燕成帝忍不住感叹。
“这丫头若是个男儿身,光凭此事的功劳,都很该封她个官儿做做。”
李大海没接话。
心中却想,这丫头要是个男儿身,汉王殿下第一个得疯。
不过眼珠一转,他赔笑,替美娘讨了个赏。
第303章 归来
李大海觉得,说啥都是假的,拿到好处才是真的。
横竖皇上又不会选美娘给儿子当正妻,如今连侧妃也不可能了,何不要点实惠?
燕成帝笑骂,“你这老奴,受了人家多少好处?倒替她讨起赏来。”
李大海叫屈,“要说老奴也算明里暗里,照拂她多时了。可这丫头倒好,临走连颗糖都没请老奴吃过!”
此事皇上自然知道,否则也不会这么说笑。
仔细想来,美娘这丫头真是特别懂事。
她对派去上官府中伺候的下人,都很大方,唯独对宫中的人,十分小气。
不跟任何人结交示好,更别提送礼了。
甚至走时,听说有些贵女,比如王家小姐,想跟她日后交个笔友啥的,美娘都婉言谢绝了。
她要离开京城,就是彻底离开,不留分毫。
要不是出身实在太低,又小气的不许儿子娶妻纳妾,皇上还真挺有心成全她和儿子的。
这样聪明能干,又知进退的女孩,谁娶到都是福气。
但暗自惋惜的皇上,却是不知,美娘是没请李大总管吃过糖。但却通过上官府里,一直照顾她的秦姑姑,悄悄给李大总管留了句话。
要是秦姑姑,或是李大海哪天遇到难处,去找薛家人,不管是要钱还是干什么,总能帮他们一回。
这就够了。
象李大海秦姑姑这种人,该攒的银子都攒够了,留一份人情,一个退路,心里才更踏实。
只是燕成帝想想,美娘又立一功,确实该赏,又不知赏她什么才好。
牌匾都给了一块,若只是些金银珠宝,也没啥意思。
李大海乐呵呵问,“那那皇上能不能赏林姑娘一个皇商?她做起生意来也便利。要说她那乌发膏,如今都被列入贡品,年年都往京里送好几车,也确实有这个资格了。”
哎,
这主意倒是不错。
给个小皇商的资格,税是不能免,但美娘外出做生意就方便多了。地方官府也不敢盘剥,估计儿子也能高兴。
咳咳,
棒打小鸳鸯的皇上,心里还是有几分内疚的。
于是,痛快下了道圣旨。
只这些热闹,美娘统统不知道。
她在办完宴会之后,就离开了京城。
二月底,平安回了芜城。
前来迎接她的,除了秋大姑等自家人,还有江州知府虞亮的大公子虞君诚,领着不少本地官员,及名流士绅。
因为美娘这次回来,可是带回了一块皇上御赐的牌匾!
这可太荣耀了。
所以就算是给美娘私人的,也很值得地方乡老们,共同庆贺。
但也因为只是一块私人牌匾,以虞亮的身份地位,若是亲来迎接的话,又有些拍马溜须之嫌。所以他派出儿子,倒是最合适不过。
只是让美娘没想到的是,在前来迎接的人群中,居然还有她亲爹!
林俊仁。
要说这几年她嫂子霍红儿,可是把林家上下管得服服帖帖,怎么又让林俊仁跑出来了?
许多话在外头也不好问,美娘略客套几句,便表示要回家歇歇。
52书库推荐浏览: 桂仁 种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