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官员便解释起来。
他们县的这条河,上游有青州的一支水脉。不过流经本县时,又汇聚了其他几条山林溪流,故此下游的水,倒是比他们青州上游更多。
于是到了夏天炎热缺水的季节,青州就会设立堤坝,截住他们境内的那一小支水脉。不过对本县,倒是影响不大。
那县令是个老好人,还怕殿下怪罪青州官员,忙道,“这截水之事,在附近郡县都是常事。只要下头有水,就不会怪到上头人家。”
是啊是啊。
一群官吏丝毫不觉,纷纷附合。
汉王殿下的眉心,渐渐凝重。
居然,还是常事?
第412章 出师
汉王殿下没再追问截水之事,只问起另一桩事,“既然本县多出这么多人口,田地够种吗?”
肯定不太够了。
但本地县令很是骄傲,指着远处层层叠叠的梯田道,“所以本地县官从数任之前,就开始带着百姓烧山垦荒。象那儿的一大片田地,原先都是山林。这几十年来,几乎挖掉半个山头,才有今日这等规模。
至于挖下来的土,我们也没浪费,就在对面的那些湖泊周边,填土种了庄稼。只要不遇着灾年,本地百姓糊口,还是够的。”
那之前回话的老吏,又帮忙道,“湖畔边坡历来肥沃,不论种菜种庄稼,都极好养活,尤其是喜水的芋头。若殿下不嫌弃,咱们也送您几颗尝尝,很是粉甜。和肉一起蒸,最是鲜美不过!”
正是正是。
一帮子官吏们纷纷附合,简直都想为自己,和治下百姓的勤劳机智,鼓掌点个赞了!
这等移山填湖的,多有气魄?
却全然不知,汉王殿下微垂凤眸,才勉强掩住那抹怒意。
一群蠢货!
他这一趟下乡,就是整整三天。
谭迎春除了头一天看美娘那般气色,打趣了几句“雨润红姿娇”,后头倒是担心起来。
若不是遇到正经大事,这小别新婚的,又天晴路干了,怎么也不至于冷落美娘,数日不归吧?
美娘倒是比她更沉得住气,“皇上让他来,本就是做正经事的,能早些发现问题,才是好事呢。正好咱们也抽空,瞧瞧这边有何可做的。”
于是谭迎春便拎上儿子,随她上街了。
她们此来虽是探亲,但也当真是要考察市场。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才能增长见识,开拓眼界。
或许本地并不如芜城繁华,但总有其特色,说不定就能学到好东西呢?
逛了三天,除了搜罗到一些本地特产,还当真让她们发现一样好物。
是个本地的婆婆,十分会梳头绞面。而且她给妇人绞面时,扑的一种自制香粉,格外细腻白嫩,十分好用,比宫中之物都不差了。
美娘当即就想买她的配方,但这婆婆却狮子大开口,报了一千两的高价,还说是从前朝宫廷传下来手艺云云。
可美娘回头一打听,这婆婆祖上八辈,都没人离开过本地。
啥宫廷秘方呀,分明是自己学会的绞面手艺,估计那香粉也是她私下琢磨出来的。分明想坑外地人。
谭迎春当然不高兴,这样没诚意,不做拉倒。
但美娘想想,却是价都不还,当真拿了一千两的银票,管那婆婆买配方了。
她的理由很简单。
就算这婆婆的配方,并不值一千两银子,可她包装的故事值啊!
回头用到原林的产品上,说是前朝宫廷秘方,又该卖多少钱?
这一千两银子看着是挺贵,可摊上一二千盒,也不值什么了。
谭迎春惊了。
“美娘你出师了!不不,你比我厉害多了!”
都懂得包装营销了。
回头找到了那绞面婆婆,更是惊呆了。
她开这样的高价,无非是漫天要价,谁知还当真有人买了?
看美娘出手如此阔气,想来不是寻常人物,绞面婆婆只得说了实话。
“这都是我自己瞎琢磨出来的,不是啥宫廷配方。”
美娘一笑,“我知。所以这一千两银子,也不白给你。你收了之后,以后便拿着这个钱做别的营生,再不可做这买卖。更不可把这配方卖与第三人知晓,如何?”
那婆婆诧异之极,“我若有了这么多钱,还做什么绞面婆啊?大可买田买地,做个财主多好。”
那就行了。
美娘道,“你若同意,就把这文契签了,我也不怕老实告诉你。我们家可是在官府里有人的,你若是卖了之后又反悔,那恐怕,全家都是要到牢里去过下半辈子的。”
那婆子正色道,“你若真给我这么多银子,我还反悔,那还是个人么?只是一千两银子呢,你不会诓我吧?”
美娘道,“你若不信,我现就命把银子搬来给你。只是你敢收吗?”
还真不敢。
别说足足一千两银子,就是十两银子,她们那样小门小户的人家,都害怕给人知道了。
于是最后,还是美娘替这婆子拿了个主意。
先给她一百两银子,拿回去置田置业。待回头她家换了大房子,诸般稳妥了,再给她余下的九百两。
只是这九百两,美娘嘱咐她别太早告诉儿孙。省得儿孙一朝忘形,得意败家,反招来祸事。
52书库推荐浏览: 桂仁 种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