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怎么行?
可乔二再发愁,他一老太监能怎么办?
然后这一年元宵,听说汉王殿下带回宫一个小姑娘。
乔二顿时精神了。
一晚上翻来覆去的睡不着,整了两盆上好的茶花,一早带着露水就给人送去了。
送了他也没走。
远远的躲在一丛竹林后等着,终于等到殿下,带着一个花骨朵般的小姑娘出来了。
小姑娘的头上,正戴着一朵他早上送去的粉嫩茶花。看起来和殿下,登对得不得了。
那个美呀,就跟一对能走路的山茶花儿一样!
乔二高兴得不得了。
他才不管什么门第出身,只要他家皇上高兴,不那么孤零零冷清清的,娶谁都可以。
后来,听说殿下在高祖圣碑前,果然娶了那个小姑娘时,乔二高兴得跑去给他的百年老山茶,又浇了一回水,还絮絮叨叨说了半宿。
他都想好了,要从这棵老山茶上多分几株花出来。
回头殿下有一个娃娃,他就种一盆花。
统统养成十八学士,开得漂漂亮亮的,让小娃娃们瞧着就高兴。
掐了也不打!
反正他都这么老了,最不缺的,就是耐心了。
等他再活到一百岁,总能瞧见他家皇上领着孩子们回来的那一日!
谁叫他是吉祥乔二呢?
第435章 家人
殿下一面享受着小媳妇无微不至的照顾,一面喝着鸡汤,只觉整个人从里到外,都暖烘烘的。
更别提,还有秋大姑葛大娘的嘘寒问暖。甚至连一向严格的上官令,都命人给他温了一杯暖酒。
“且喝一口,也搪搪寒气。”
殿下受宠若惊,双手捧杯喝了一口。心底郁结的那股子闷气,便当真随着酒气发散开来,再无阴霾。
只左右一扫,那默认的大舅兄,郑飞扬怎么不见?
秋大姑笑言,他早几日就回双河镇去了。
一是祭祀亲爹先祖,二是与江婉婉摆酒成亲。
要说当兵的就是神速,从郑飞扬决定成婚,到带江婉婉回老家拜堂,赶在年前,全部搞定。
当然,一切从简。
这亲事只要能订下,于江婉婉就是意外之喜,高兴得什么都答应了。
待到年后回来,他就能直接回军营复命,往后也能安心奔前程了。
殿下当即道,“这等喜事,怎不早与我说?总该送个礼的。”
秋大姑道,“这可真用不着你。小飞那孩子不愿张扬,连我们的礼都没收呢。说要送的话,将来等他孩子周岁,我们再送就是。原我还说,把他这些年存在我这儿的俸禄,置办些田亩商铺,他也没要。全换了银钱,给了她媳妇。”
听她说得忿忿,略有些婆婆作派。
殿下倒是挺能理解。
到底秋大姑是看着郑飞扬长大的,自然私心向着他些。连美娘不也觉得寻常人,配不上她小飞哥哥么?
“郑兄是个磊落之人,娶妻大事自然坦荡,这亦是他待人真诚之处。且成家立业,总得经一番辛苦,方懂珍惜。我倒觉得郑兄这样,挺好。”
他这么一说,秋大姑也想明白过来了。
郑飞扬不愿收她们厚礼,只怕也存着想要和江婉婉共患难的心思。
若是江婉婉懂得珍惜,能凭二人双手挣起一份家业,岂不更有成就感?
她听得点头,“到底还是你们年轻人,更懂年轻人。我们是老啦,就想不到这儿。”
“您老可不老!”美娘正好笑着指挥丫鬟,摆上一盘秋大姑爱吃的酱肘子,“这肘子,还能吃一大盘的不是?”
秋大姑指着她笑骂,“今儿过节,你可不许管我!我就爱多吃几口,怎么了?总好过有些人,大半夜的偷吃糍粑。”
大家顿时都笑了起来,殿下赶紧给媳妇解围,“吃菜吃菜!我先敬各位长辈一杯,祝你们福寿绵长,和乐吉祥。”
一家子高高兴兴,举箸开动。
只是众人都很有默契的,没问殿下为何饭都没吃就跑了来。
徐贤妃刚一回湖州,他们就接到消息了。
用脚趾头想,都知道殿下为何刚进门时,脸色那样难看。
哎!
大过节的,就别提那个扫兴的人了。
酒过一巡,殿下还格外称赞,葛大娘亲手泡的酸萝卜好,“就着这个,我都能吃三大碗饭!”
葛大娘笑得跟朵老菊花似的,“我一乡下老太太,没啥本事,就会这个了,难得殿下不嫌弃。也是过年大鱼大肉吃得多,怕你们腻味,才想着上一碟子换换口。”
秋大姑跟老小孩儿似的,忙忙抢功,“这些萝卜泡得好,可都是我挑的。要依你葛大娘,选的全是歪瓜裂枣。我就说这些长得好的,肯定不一样。”
葛大娘鄙视,“做泡菜又不是摆盘子,丑点俊点有啥区别?关键是我那萝卜种得好,水灵!”
秋大姑啧啧揭老底,“好意思说么?统共也就在那指手画脚的瞎指挥一通,哪就成你种的了?你挑的水,还是你施的肥?”
……
老人家这么一逗趣,倒是气氛更好。
殿下眼底带着笑,只觉这才象个家。
这才是一家人,该有的模样。
52书库推荐浏览: 桂仁 种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