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着实下了工夫,做得极好。
有些却做得平平,甚至还有不小心沾了污渍,也拿来凑数的。
美娘见此,干脆列了张表,把这些络子分了上中下三等,当着她们的面,标上经手人及数量。
有些妇人看着心虚,美娘却道,“我又不会扣你们的钱,只回头这些好卖的,说不定能多给些工钱。不好卖的,说不得日后的活就得少些。”
那些认真做活的妇人听着大喜。
有些知道上进的,就表示愿意把那些没做好的拿回去重做。
还有些人,只一味惦记着想加工钱,其他便再不肯上心。
美娘留神记下她们性情,回头该怎么用人,心里就有了数。
回头她再拿着单子和货品交到针线铺,得葛大娘好一番夸赞。
秋大姑则是例行打击,“还不算太蠢!对了,阿娟要成亲了,她几时能交货?”
美娘自动忽略前一句,只道,“阿娟姐手上的已经做完了,还有些在阿福手上,说后日赵家迎亲时会一并带来。你们真不去吃酒啊?阿娟姐可盼着呢!”
周娟既要回家待嫁,周大娘为挽回名声,便也打算在家摆几桌,请请邻居们,好歹是那么个意思。
周娟也乐意,因从娘家要了间屋,还答应添钱买鱼肉。
是以也请了葛秋二人。
葛大娘摆手道,“我们这身份都不合适。叫她别多想,好生出嫁就是。”
她是寡妇,秋大姑是终生未嫁。象婚嫁这种喜庆场合,为讨吉利,还是不出现的好。
且周娟是再嫁,若惹旁人说闲话,就没意思了。
美娘懂事的点头,葛大娘又问,“你过几天可走得开?若走得开,中秋节前陪你秋大姑去趟芜城可好?”
当然好啊!
美娘很惊喜,却问,“大娘怎么不去?”
葛大娘笑,“前几日下了几场雨,我这膝盖又犯了老毛病,走动不得。再说如今家里还有两条狗,总得留个看门的。本想就小飞陪你大姑去,可他一个男孩子,若有什么事,到底不便,不如你也一块跟去见识见识。”
“重点是给我当丫头!”秋大姑睨着美娘,“到时可机灵点,这些东西卖不出钱来,欠你的银子,我可就赖着了。”
美娘懂了,这是要带她去撑场子啊。
当即盈盈一拜,“是!奴婢听大姑吩咐就是。”
秋大姑嗤笑,把她赶回去准备了。
湖州城,汉王府。
闵柏交待小太监平安,“准备几身常服,过几日,孤打算抽空去芜城转转,体察民情。总说那边富庶,孤想亲眼看看。若能寻着好营生,带回来给湖州百姓造福,那是最好不过了。”
哦,这是打算去挖墙角啊。
平安回过味来,忽地惊道,“殿,殿下,您这是不打算带人?”
闵柏眉毛一挑,“你不是人?”
平安活象吞了个咸鸭蛋,又咸又苦。
王爷无圣旨,是不能擅离封地的。但便服出去逛逛,却是不打紧,且芜城只一江之隔,也要不了几天。但要跟去伺候的人,责任就太重大了。
又要确保殿下安全,又要确保身份不泄露。
他,他一个小太监,何德何能,承担这么一份重任啊!
可小殿下决定的事,就不容更改了。
还格外交待,“此事绝不可母妃知道!”
平安,想哭。
第49章 期许【上架求订阅,求月票!】
中秋节前,周娟赶着把喜事办了。
因是再嫁,并未大张旗鼓。只贴了几个大红囍字,请些邻居友人摆几桌就是。
谁知一早,附近几条巷子的婆娘们竟似约好了一般,带着家中女孩和赶制的小针线,或是几个鸡蛋一包红糖,俱来道喜。
也不要周娟招呼,只央她将那张白纸黑字,盖着官府大印的房契,拿出来看一眼就是。
那上头的字,她们是不认识的。
能有幸看一眼,都象是看着件易碎的稀世珍宝,说不出的小心翼翼。
而办成这件事的小美娘,更是得到了众人几乎敬畏的目光。
又隐含期许。
叶氏见此,一拍大腿,“你们这是干什么?都是邻居,你们往后若遇到难事,一样来找美娘说说就是。若不好意思找她,先来找我也行。谁叫我离得近呢?这就叫那个水,水月亮来着?”
“近水楼台先得月!”一个十四五岁的女孩接了话。
叶氏笑道,“可不是先得月了么?我闺女如今跟着月亮当徒弟,男人还得月亮介绍有活干。这月亮可是个心善,又肯拉拔人的。若不是怕她年纪小,太累着,我都想厚着脸皮把这月亮抱回家,好成天烦她呢!”
众人都笑了。
叶氏这话浅显,大家都听懂了。
往后若真遇着难事,可以来找她,但一般般的鸡毛蒜皮,那就算了。
不过这也够了。
让她们知道,自己身边有个能识字,会说话,还有胆量在县太爷面前,替女子争取的同性存在,大家心里就有了底。
所以不管她们现在是不是有求于美娘,但绝对都是愿意跟美娘交好的。
于是也不麻烦周家,道了贺就赶紧走了。
52书库推荐浏览: 桂仁 种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