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光诚是忙里抽空回来,城里还有很多事要处理,不过发生了丁海的事他不再放心把家人留在紫音镇,跟高镜商量后准备一家子搬往西华城。
只是高家人这边还没准备好,宣良就派了衙役过来请焦光诚速速回城,说朝廷来了圣旨,宣旨的官员两日内就要到西华城了。
焦光城只好把身边的侍卫留下,独自赶回西华城。
焦家的地早就租给别人种了,可高家的地却有一大半是自己种的,要搬去西华城得先把地处理好,还有一些祖辈留下来的产业也需要做安排,不是一两天功夫就能安排好的。
而两天后的晌午,西华城内听完朝廷礼部的人宣读完圣旨的焦光诚和宣良怔了良久。
府衙的主簿见宣读圣旨的官员已不悦的皱起了眉头,忙悄悄扯了扯宣良的袖子,而焦光诚也是刚刚回过神来,与宣良接旨谢恩。
两人将朝廷来的人安顿好,这才有机会说话。
“焦大人,你之前真不知道傅爷其实是当今皇上的亲孙子?”宣良紧张得满头大汗。
怪不得那傅爷和那秦大夫那么关心百姓生计,原来那傅爷竟是皇孙!
堂堂皇孙居然会出现在他们这西华城,他是想都不敢想啊。
不止他不敢想,那时祥恐怕做梦也想不到他儿子时大壮得罪的人竟然是皇孙吧?
那时祥作威作福这么多年,也是他得到报应的时候了。
正文 第1865章 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1886
焦光诚难掩心中震惊,说道:“宣大人,我也是才知道。”
宣良也看出焦光诚刚才乍听到圣旨之时的惊愕不比自己少,也没怀疑他的话,而是询问着他的意思:“焦大人,你说我们是不是要亲自前往‘紫音镇’把皇孙和夫人接到西华城来?”
宣良之所以能重掌西华城政务也是因为焦光诚拿下了时祥,而宣良也听闻焦光诚的妻子高氏与那秦大夫也就是皇孙的妻子关系不错,所以才会让焦光诚拿主意。
之前不知道傅爷一行人的身份也就罢,现在知道傅爷是皇室血脉,是皇上亲自承认的皇孙,他不能装作不知道,把他们留在“紫音镇”那个偏僻的小镇上。
焦光诚想了想:“宣大人,我觉得傅爷和秦大夫既然在‘紫音镇’呆了那么久不愿意离开,自然有他们不离开的理由,而且我觉得他们好像也不愿意公开身份,我们若是贸然去接人,闹得人尽皆知,说不定会给傅爷和秦大夫造成不便,让他们不喜的。”
“焦大人的意思是我们继续装作不知他们身份?”宣良问。
焦光诚沉吟道:“要不我回去让我夫人试探一下秦大夫的意思?”
“这个主意好!”宣良高兴道。
不管傅爷和秦大夫愿不愿意公开身份,不管他们高不高兴也有焦百户在前面挡着。
宣良被时祥压迫多年,如今是抱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态在这西华城呆着。
傅翰文和小若本来就打算到西华城呆段时间的,索性和高氏母子仨一块先去了西华城,而高家人还要再等半个多月,地里的庄稼收成了才进城。
不过傅翰文和小若一行人到了西华城后不愿意住进驿站,而是自己租了个大院子住下。
傅翰文和小若不喜欢麻烦,所以不愿意公开身份。
到了西华城后,小若从空间取了大豆、土豆和一些竹苗出来交给宣良,让他给乡亲们发放种下,有空的时候夫妻二人也会到地里帮乡亲们干些农活,教乡亲们如何沃肥,改变土壤质量以提高产量。
傅翰文和小若在西华城呆了将近一个月,西华城附近起了很大的变化,乡亲们除了改善土壤质量,还有了维护水利的意识,将各堵住的沟沟渠渠该挖通的挖通,该扩大的扩大。
一时间,西华城的百姓都忙得脚不沾地了,就连守城的守卫也被焦光诚给派了一部分去帮忙。
附近几个城的知府正不知道如何提高政绩,打听到西华城那边的改变也有样学样的修起水利,沃起肥料来。
小若得知此事后也往周边几个城送了些大豆和土豆种,她空间里就这两种东西的产量比较高,也容易存活。
这段时间傅翰文和小若与焦光诚一家走得很近,特别是小若和高氏非常聊得来,两家人经常不分男女在一块吃饭。
焦光诚给焦乐童在西华城找了一间书院,书院的夫子对焦乐童进行了考核,对他很是满意。
正文 第1866章 焦光诚受益良多
1887
在焦乐童入书院前一天,小若从空间里取了一套之前想买给儿子,儿子却嫌笨重而不要的文具提盒送给了焦乐童。
焦乐童长这么“大都没见过文具提盒,又惊奇又欣喜的将文具提盒打开,见里面的笔墨纸砚都是上等货色,除了这些,旁边还有块缝成一笑脸的擦手用的棉帕:“秦大夫,您这文具提盒是从安鹤城带来的吧?”
在西华城他都没见过这么特别又实用的“文具提盒”呢。
小若笑了笑:“不是,文具提盒是请人做的,里面的笔墨纸砚是另外买的,不过买的时候挺久了,一直没用,我也忘了是什么时候买的了,你如果用得上就收下,不然放久了也会没用的。”
52书库推荐浏览: 沁温风 种田文 甜宠文